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云南民航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即将通航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3-10-12 20:21:00

由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运营管理的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吴哥机场”)即将通航。该机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也是中方企业在海外实施“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的第一座国际机场。记者了解到,近日,吴哥机场已顺利完成非商业试飞运行,具备通航条件。

吴哥机场外景图

“强保障” 确保如期通航

为做好吴哥机场的运营筹备工作,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计划安排,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始终保持高站位,紧紧围绕“10月16日通航”的阶段目标,面对“边建设、边筹备、边运行、边整改”的工作现状,落实落细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中柬建交65周年献礼。

记者了解到,举全云航投之力保障吴哥机场通航,是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为整个工作定下的主基调。为此,集团领导班子带领职能部门多次赴柬召开现场工作会,了解工作进度,解决存在的问题,从人员、资金、技术、管理等多维度予以全方位支持。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还组建专班,成立了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总裁任双组长的机场运营筹备工作领导小组,选派拥有机场建设、筹备、运营丰富经验的副总裁常驻吴哥机场建设管理现场,带领云南民航76名业务骨干,统筹推进项目各项工作。

作风优良才能打胜仗。在确保吴哥机场通航前期工作中,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大力推行日通报、周检查、月调度工作机制,通过领导班子早碰头会、运营团队晚讲评会、周督查督办、集团月调度会等措施,全员“6+1”“白+黑”,全力以赴抓筹备、赶进度、促提升、保通航,提前11天取得柬民航局颁发的机场使用许可证,圆满完成非商业试飞运行等通航前各项重要节点任务。

吴哥机场外景图

“重安全” 确保顺利通航

为抓实员工工作职责,云航投集团在吴哥机场的管理团给团队小伙伴们都做了“一张表”,对标国际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汇总了各部门、岗位安全工作职责清单。各部门员工“按单执行”,不仅能快速掌握岗位工作要点,还能减少差错风险。他们还构建起了责任体系“一张网”,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每日进行危险源识别整改,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细分到岗。另外,建立了机场、部门、调度中心三级值班管理制度,每日对模拟航班保障情况进行讲评,保证问题隐患不过夜。为增强机场安保管控能力,他们先后部署了围界监控、门禁管理等系统设备;为抓好设备管理,他们通过建立设施设备“一张证”,为设备制作了“身份证”,将设备基础数据、故障信息、维保纪录等纳入其中,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控。

记者还了解到,在云航投集团的带领下,吴哥机场运营筹备团队获得了柬民航局对机场净空及电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双方达成政策保障一致意见,后续将继续优化,以确保净空及电磁环境安全;他们还与暹粒政府、宪兵队签署安保协议,定期到机场开展巡逻巡视,营造机场安全环境。

吴哥机场外景图

“优服务” 确保通航品质

运行保障效率影响着通航服务品质,云航投集团为此制订了通航服务保障方案,每日对通航当日天气进行预报,坚持特殊天气100%预警,提前谋划备选方案,全力保障通航。

聚焦优化乘机体验,机场完成了免税店、餐饮和副食店、行李打包等保障性商业招商,以满足旅客基本需求。另外,服务人员还积极开展服务礼仪培训,细化老弱病残孕、首乘旅客、要客、商务旅客服务流程,设置中国旅客机场问询专柜,多措并举为全球旅客提供具有云南机场特色的出行服务。

聚焦员工服务保障,建设了两栋员工宿舍和两个员工食堂,菜品、休闲生活设施等均按照国内员工和柬籍员工不同生活习惯配备。为了方便员工通勤,还开通了机场至市区每天3班员工通勤车,以方便员工上下班和生活用品采买,帮助员工消除后顾之忧,确保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通航筹备各项工作中。

吴哥机场外景图(本文图片均由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提供)

“稳运行” 确保高效通航

对吴哥机场的运营筹备管理,是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探索机场管理运行新机制的落地。通过结合中国民航和云南机场成熟管理经验和做法,尊重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提高机场运行保障和队伍管理能力。

吴哥机场通过平移老机场航班计划,每天开展模拟试运行,完成了72小时满负荷、高峰小时、重保等多种场景交织叠加下的测试工作,检验了机场设施设备、制度流程,提升了员工队伍素质、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通过系统培训,按照当地法律,完成了柬埔寨400多名员工社招和暹粒老机场员工接收工作,利用中英柬三语完成了上千小时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员工业务能力。为规范机坪保障作业,健全机坪运行“标准、程序、操作三统一”的管理机制、机坪作业“手指口述”工作流程,结合当地员工工作特点,建立“航班长”负责制,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确保航班保障安全有序、作业流程规范顺畅。(《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 通讯员王杨鑫)(编辑:张彤,校对:孙文瑾,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