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物联网浪潮来袭 筑牢机场安全屏障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2-09-02 13:35:00
  加拿大Genetec公司是一家从事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公司,业务涉及统一安全、公共安全、交通运营和商业智能等。该公司业务开发经理西蒙·巴恩斯对机场各类物联网(IoT)设备所带来的风险及是否有必要采用联合方式强化网络和现实安全以确保互联网安全进行了评估。
  智能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为机场运行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巨变。创新技术正直接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并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
  物联网设备承担人工杂活
  物联网将以不同方式连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民航业也不例外。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提高现有空中交通系统的容量和效率,同时提升旅客体验。因此,以前分开的IT系统通过新建立的网络连接起来,包括传感器或执行器在内的最新IoT设备成为新的复杂基础架构的一部分。
  创新技术为机场的许多重要领域带来影响,安全领域便是其中之一。特别是IoT,机场的安全团队正使他们的工作符合现代化要求,以保障旅客、机场员工和航空公司员工顺利出行。
  在全球范围内,43%的机场正在实施物联网计划以监控现场位置,约59%的机场正在采取网络安全措施以消除常见的网络威胁。物联网安全设备对安全团队而言的确是无价之宝。安全人员可利用IoT工具防止入侵以保障机场围界安全,控制进出航站楼或跑道,以及协助海关进行出入境检查。
  过去耗时费力方能完成的工作如今都由机器自动完成。IoT设备承担杂活后,安全人员就能时刻专注大局,随时了解哪些是紧急工作,哪些是干扰事项。
  IoT设备为机场运行提供高效且有效的安保,提高了整个机场的实时可见性。然而,一旦管理不善或配置不当,风险就会增大,使网络入侵有机可乘。
  显然,要协同强化网络和现实安全以保护大众和数字财产安全。
  物联网创新强化现实安全
  IoT设备正为现实安全领域的数字转型铺平道路。机场安全团队需要在作决策时获得更多有用且具有操作性的数据。
  IoT设备能够捕捉和分析信息,以便安全人员更快发现安全威胁,制定可靠的标准程序以防止类似安全威胁再次出现。
  机场围界防入侵系统是机场安全防范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作用非常重要。目前机场安全措施主要集中在航站楼内,包括人防、技防和物防等,形成了戒备森严、功能完善的航站楼安防体系。机场围界电子防入侵技术发展经历了第一代视频监控防入侵技术、第二代以信号驱动为特征的防入侵技术,正逐步过渡到以目标驱动为特征的第三代防入侵技术。基于激光雷达(LiDAR)的技术可精准探测机场围界的安全威胁,使安全人员在警戒线处锁定安全威胁和入侵者,提高了机场围界的安全水平。
  中国科学院与上海机场集团在共同应用和示范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级三维”传感器网络综合防入侵系统。“三级”是指预警区、报警区、出警区。在预警区,在机场围界外部设置范围可调预警区域,画地为牢,排除外界干扰,友善提醒无意靠近围栏的行为;在报警区,对目标入侵过程进行报警;在出警区,非法入侵成功后紧急报警,立即出动警力。“三维”是指低空、地面、地下三维立体报警。通过低空探测,对抛物、翻越和低空飞行器等入侵行为进行报警;通过地面栅栏,对攀爬、破坏等入侵行为进行报警;在地下部分,对掘地入侵行为进行报警。
  物联网摄像头高效规划资源
  如果触发警报或需要追踪多个目标,机场也可以选择连接高清IP网络摄像头的传感方式,锁定目标区域进行可视化确认。视频运动分析检测技术是指用计算机对监控视频信号进行分析,提取目标检测区域内活动物体的活动特征与活动信息,并与预先制定的报警规则相比较,当发现异常行为时(如不允许侵入的区域出现了侵入行为),则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监管人员查看。
  安装IoT摄像头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允许用户更好地了解旅客行为。基于实时视频分析,可以优化机场运行,更高效地规划资源。启用物联网摄像头可以帮助机场更好地了解旅客和员工的行为,有利于流程优化和减少停机时间。
  AI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为IoT摄像头创造了新的应用可能性。如今,视频分析或基于AI的面部识别等复杂应用可以直接在摄像头上运行。机场的安全摄像头不仅提供视频数据,而且还将这些数据(实时)与数据库中的图像进行比较,从而检测出旅客进出机场设施以及航站楼内旅客的运送方式,然后根据情境进行解释。
  提高机场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机场在保证高标准安全的同时,还必须为越来越多的旅客办理值机手续。安全摄像头的物联网应用可以通过优化这些领域的操作提供支持。自动面部识别意味着可以发现警方通缉人员,从而提高登机区安全性。安全摄像头可以利用智能显示屏分析和控制访客流量,实时向旅客通报候机时间和任何运行异常情况。空中交通管制塔台的摄像头系统可分析跑道违规行为,并通知机场管理团队。通过接入其他数据源(如天气数据、交通数据和航班预订数据),系统还可以进行有关潜在运营中断的智能预测。视频分析可用于早期发现可疑行为,无论是敏感区域的员工还是行为异常的旅客。安保人员可以使用摄像头系统在整个机场实时跟踪可疑人员。
  机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并非每个问题都与客流有关。机场还是大型零售中心,物联网摄像头也可以应用于这些环境中。分析购物者行为有助于管理商店内的排队和零售区域内的整体移动,以及按年龄、性别或情绪分析购物者统计数据。
  在人们进入航站楼之前,摄像头还可以提供车牌识别,收集涉及车辆或个人的事故数据,并提醒安保人员注意机场内的异常或可疑行为。
  缩短旅客在机场的等候时间。机场运行中常见的瓶颈是安全检查,这很容易导致等待时间过长和操作不规范,可能让旅客感到沮丧,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此,许多机场使用摄像头系统监控旅客数量。如果队列过长,系统会通知员工或通过显示器提供此信息。
  由此可见,物联网摄像头可以帮助用户实时分析旅客和员工的行为,机场能据此优化运营,高效规划资源,提高安全性和效率,缩短旅客在机场的等候时间。
  智能安保减少人工失误
  先进的通行控制系统确保机场设施上锁并保障敏感区域安全。若有人未经授权闯入安保禁区,系统将实时向安全团队发出警报,以便其采取快速、适度的应对措施。
  此前,安全人员需要离开安保站,然后用钥匙开门;如今,安全人员可以远程控制出入口,相比之下大幅提高了响应速度。
  远程控制出入口会留下可供审查的电子证据,方便安全团队对事件进行调查、编写报告,也更能引导相关人员遵守规章制度。
  不仅如此,智能标记系统还会自动核查员工背景,核查无误方允许进入。当安全团队中有人的授权和资质即将过期、员工职位变动需要更新通行控制权或者未及时归还证件时,远程控制系统上将出现小旗子图标进行提示。这能够减少人工处理失误,有助于安全人员更好地掌握机场内哪些区域允许员工和承包商通行。 (作者为中国民用航空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王艺凝)
  延伸阅读
  创新性统一
  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采用IoT设备保障安全意味着数据的急剧增长。这类设备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足够的网络流量,因此容易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首要目标。
  如果安全工作不到位,任何摄像头、通行控制系统或IoT设备都可能被人远程访问,包括不友好国家及其特工,很可能破坏机场运行的稳定性或泄露隐私数据。正因如此,安全人员将看到实施统一现实安全解决方案的意义所在。该方案将视频监控、车牌自动识别(ANPR)、通行管制、入侵探测等技术融合在了一起。
  安全团队利用统一安全平台能够持续获取最新的功能,包括粒度隐私保护和强用户身份验证,以保护敏感数据。安全人员还能够利用该解决方案监测并维持整个网络上不同系统的良好运行。如果生产商停止更新旧IoT设备,或者安全团队在持续更新安全措施方面存在困难,后续设备的安全性可能有所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单一平台管理IoT设备可能帮上忙。定期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体检”,检查所有连接设备的“卫生状况”。当某一设备未运行最安全的固件或密码安全强度较弱时,安全人员会预先收到告警。强化网络和现实安全的另一种方法是仔细检查端到端供应链并构建值得信赖的供应商网络。有效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对确保机场持续运行和盈利至关重要。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提供现实安全系统组件的供应商,甚至那些安装或维修技术设备的供应商。
  安全人员在采购设备时应保持警惕,对供应商进行调查,以确定他们符合安全和数据保护规定。了解供应商是否遭受过网络攻击也很重要,包括采取了哪些措施避免再次被攻击。
  机场运行领域的高级管理人员会看到IoT设备所带来的运行效率提升。然而,采用新技术也可能出现人为失误导致的风险。统一安全平台通过标准化的程序和培训工具简化了员工配置,有助于规避上述风险。不过,安全人员必须坚持零信任思维,从而确保员工时刻警惕网络和现实安全威胁。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是坚持零信任思维,并鼓励员工也秉持这种思维。无论是在门户网站还是发现可疑邮件链接,收到访问请求后应第一时间向安全团队核实。
  在向员工介绍新技术时,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员工已经初步掌握了技术。看似微不足道的提示,比如提醒员工不要使用过于明显的密码,或学会识别网络钓鱼攻击,都能够保护在新技术上的投资,避免努力付之东流。
  管理IoT设备和网络连接对保障机场安全至关重要,安全团队必须明确他们能够信任并依靠的安全设备。借助创新性的统一安全解决方案,可以很容易地提高运行效率,并且快速作出紧急决定。因此,这类方案意义重大。IoT设备为应对网络威胁提供了额外支持,安全人员确信他们正竭尽所能保障现实和网络安全免受潜在的威胁。 (作者为中国民航局国际合作中心 王艺凝)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