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内蒙古2021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小时数排名全国第一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04-03 20:31:00

3月30日,来自通用航空产服网的报道,2021年,内蒙古的通用航空短途运输飞行小时为4114小时,排名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的21.19%。在全国民航大力推动“两翼齐飞”战略的今天,在可喜的数据背后,是一条不断成熟演进的通用航空短途运输探索创新之路。目前,这条路正在内蒙古越走越明、越走越宽。

得天独厚、率先起航

内蒙古面积广阔,人口稀少,空域资源良好,在全国具有发展通用航空的得天独厚条件。我国的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试点也正是在内蒙古发端的。

2011年4月,国家民航局正式批准根河机场为拓宽通用航空服务领域试点,正式拉开了全国通航短途运输的序幕。同年9月15日,根河林业机场通航短途运输实现首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通用航空短途运输零的突破。内蒙古机场集团派遣专业保障团队进驻根河机场,开展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两个方面的探索工作:怎样建立集约化的地面保障模式,怎样让这种运输方式更契合交通不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需求。在根河机场,一整套通航短途运输地面保障流程逐步成型、完善。

b2.jpg

2011年9月15日,根河林业机场通航短途运输实现首飞(赖玉琪/摄)

2016年1月31日,作为华北地区第一家按照通用机场标准建设具有短途运输功能的机场,乌拉特中旗机场实现了顺利首航,标志着通用航空短途运输服务拓展到内蒙古自治区全境。当年,自治区也成为了全国首批两个通用航空发展示范省之一

自试点实施以来,新巴尔虎右旗、镶黄旗、达尔汗茂明安联合旗、克什克腾旗、鄂托克旗……,内蒙古自治区的通用机场建设遍地开花。

与此同时,适用于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保障的安检、值机等全流程地面保障模式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通用航空短途载客运输与人民群众不匹配的问题,也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融入大网、迎来新机

2016年1月通航的乌拉特中旗机场,在2016年和2017年的旅客量分别为337人次和484人次。内蒙古机场集团派驻乌拉特中旗机场团队发现,“惨淡经营”的背后,其实是短途运输的飞行时间不固定、购票难和到临近城市中转难等问题导致的群众出行需求被抑制。

2017年年末,为了更好地满足通用机场所在地区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内蒙古机场集团在乌拉特中旗机场,探索以运输航空航班运营的方式开展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固定飞行时间,实现网上售票,并且确保通航小飞机抵达临河和包头的时间,与两个机场的后续出港航班合理衔接,方便旅客中转。一系列措施将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融入到航空运输的大网中来,实现了“全网通”。2018年上半年,乌拉特中旗机场短途运输的起降架次和运输旅客就超过了前两年的总和。

b3.jpg

2017年12月,乌拉特中旗机场航线成功接入互联网旅游平台(龚玥/摄)

2019年,“全网通”更进一步,内蒙古机场集团利用呼和浩特机场空余的时刻资源,在原有通达临河、包头的基础上,实现了乌拉特中旗机场与呼和浩特机场的通航,群众的出行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满足,当年12月,乌拉特中旗通用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万人次,成为全国首家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万人次的通用机场。当时,中国民航机场协会理事长王瑞萍表示:“对于我国一直相对落后的通用航空事业来说,乌拉特中旗通用机场如今走出的这一小步,却是为推动落实我国发展通用航空国家战略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并获得丰硕成果的一大步。”

互联互通、更加便捷

随着呼和浩特机场航班运输量的持续增长,时刻资源日益紧张。另一方面,随着内蒙古自治区更多通用机场的通航,通用机场直接连通干线机场将严重消耗呼和浩特机场宝贵的航班时刻资源,对于首府机场更好地联动全国、打造自治区对外的空中出口十分不利。怎样既能使更多人民群众享受到国家基本航空服务,又做到航空资源的最优配置?借助“十四五”时期民航“干支通、全网联”的政策利好,一个再次升级版的航空网络建设方案--“互联互通”在2021年的内蒙古应时而生。

“互联互通”的第一步更多地实现盟市支线机场间的航线直通,开辟“支线+支线”、“支线+支线+首府呼和浩特”、“支线+支线+区外重点城市”等多种联通方式,使自治区航空运输网络更为通达,将处在盟市的支线机场打造成通用航空短途运输更好的临近“出口”;第二步则是争取通用机场能够开通到周边更多支线机场的短途运输飞行,为选择通用航空短途运输的旅客提供更多的出行机会。仍以乌拉特中旗机场为例,自“互联互通”实施以来,其通航的包头机场和巴彦淖尔机场的通航城市显著增加,利用这两个“出口”,在乌拉特中旗机场的乘坐短途运输航班的旅客就能抵达更多城市。内蒙古机场集团总经理陈建军就多次向各机场管理层强调:“要争取开通更多的‘互联互通’航线,进而提升通航短途运输的便捷度,绝不让我国的通航产业输在草原的跑道上,输在内蒙古的蓝天下”。

b4.jpg

2022年1月22日,2021年10月31日开通的互联互通航线--包头=锡林浩特=通辽航线的航班进一步加密(杨若君/摄)

自试点开展以来,随着各项措施的不断落地,内蒙古的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已经逐步走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展望未来,根据2021年8月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内蒙古将推动形成“一核引领、两带推进、四区协同、五网畅联”的通航产业布局,规划布局“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北部四大通用机场群,到2025年,建成的通用机场将达到50以上。

据报道,3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重点研究部署通用机场建设工作。近期,自治区有关部门也多次召开会议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据了解,自治区将统筹全区通用机场建设工作,一体化开展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缩短建设周期,提升运营品质,构建更完善的通用机场网络,实现更多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坐飞机出行的美好愿望。(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龚玥 编辑:陈虹莹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chenhongying 000
推荐新闻: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