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吉利科技集团进军通航产业 跨界发展有备而来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9-22 09:28:00

9月15日,无忧之界——傲势XC25无人机新款暨吉利科技集团通航战略发布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吉利科技集团将以无人机、飞行汽车研发生产与运营双引擎驱动通航产业发展,丰富客户需求创新内涵,为客户提供场景化整体解决方案。当日,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沃飞长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同步上市发售新款傲势X-Chimera25无人机产品。

吉利科技集团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投资和运营双轮驱动的大型产业集团。作为跨界科技生态领域产业投资商与运营商,吉利科技集团推进“6+X”产业布局,拥有材料科技、新能源科技、出行服务、摩托车产业、航空产业与航天产业六大核心业务模块,并同步开展互联网类、科技类业务孵化。

W020200915645803567133.jpg

傲势XC25无人机新款暨吉利科技通航战略发布会现场

通航是“下一个汽车产业”

通航产业被誉为“下一个汽车产业”,涉及70多个学科和工业领域,产业业态丰富,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投入产出比高达1∶10,产业的就业带动比达1∶12,是全球新兴高科技产业。

随着通用航空改革深化,天空经济进入繁荣期。据介绍,吉利科技集团洞察时代机遇,依靠强大的研发生产实力,打造了从无人机到有人机,从直升机到固定翼飞机,从飞行平台到搭载载荷,从硬件产品到数据服务的生态化架构通航业务板块,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通航跨界生态整体解决方案,寻求差异化发展。

W020200915645803621339.jpg

现场,参会嘉宾在模拟器上体验试飞

伴随着吉利科技集团通航战略发布,沃飞长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飞长空”)成立。沃飞长空CEO靖超博士介绍,作为吉利科技集团通用航空战略的重要践行者,沃飞长空实施“傲势”“太力”双品牌运作,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清晰的产品定位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品牌形象,推进“现在+未来”战略布局。

靖超表示,航空器底层技术互通互用,“傲势”“太力”双品牌强强联合、协同发展,有利于夯实技术基础,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研发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研发航空器平台架构技术。依托吉利科技集团的服务优势,沃飞长空将构建全时广域的服务体系。

做到无人机的无忧飞行

在发布会上,沃飞长空宣布新款傲势X-Chimera25无人机上市发售,并率先承诺将为用户提供产品召回服务,“一旦发现设计缺陷,我们将立即召回产品,提供改进和升级服务”。据悉,这是无人机行业首创,将引领行业进入规范化时代。

沃飞长空总裁、首席科学家郭亮博士介绍,傲势XC25无人机是一款垂直起降的纯电动机型无人机,兼具固定翼和多旋翼优点,载重高达6公斤,控制半径达50公里,续航时间高出行业平均水平150%,最高达到6小时,可填补大面积测绘应用、长时间安防巡查等市场空白。此外,该无人机采用正向设计理念,全机关键系统均采用多余度设计,加倍保障系统安全;建立健全应急链路反应机制,在链路中断时可自主返航,真正做到无忧飞行。

W020200915645803653667.jpg

傲势XC25无人机

在当天活动中,多架傲势XC25无人机组成机队,进行飞行表演和应急救援现场演示。记者在现场看到,新款傲势XC25无人机使用简单便捷,专业人员只用1分05秒便完成了无人机组装,普通用户3分钟可以完成组装。

一位用户代表向记者表示,新款傲势XC25无人机性能卓越,可一键垂直起降、自动设计最佳线路,配备机载AI智能大脑,支持车辆、人员等目标自动识别和自动跟飞等,真正消除了作业过程中的航时焦虑和操控焦虑。

由于具备领先行业的产品实力,新款傲势XC25无人机一亮相就引发市场关注。在听完产品介绍后,很多用户给予新款傲势XC25无人机“最强王者”的评价,并现场进行签约。

让天空为人类所用

在全球范围内,以无人机为主要力量的新一代通用航空产业正引领众多行业的变革。目前,无人机不仅在建筑、能源、农业、林业、安保、紧急救援等领域广泛应用,在城市空中交通和物流赛道上也将发挥更大作用。

“好的产品需要优化与用户、合作伙伴的所有连接,这需要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完成产品和服务落地”。郭亮坦言,在智能、数字化时代,与产品设计相比,解决方案可能更为重要。他表示,沃飞长空拥有强大的研发生产实力,可为各产业定制解决方案,提供无忧服务。

郭亮介绍,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行业发展,沃飞长空提供无忧整体解决方案,包含无人机系统、地面控制系统、载荷系统、数据链路、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分析等在内的全周期产品和“交钥匙”服务,可精准高效地消除用户痛点。从明确用户需求开始,方案制订、生产、交付、售后服务均为深度定制化体系,可解决产品可靠性、异地交接控制、集成化接入管理等问题,轻松应对未来系统升级。

据透露,未来,沃飞长空将依托新材料、新能源技术,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卫星通信技术等进行无人机技术研发与制造的跨界融合。(《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子超)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呼伦贝尔机场与海拉尔边检站开展业务交...
井冈山机场召开班组建设推进会议
呼伦贝尔机场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
赤峰机场召开航空安保内部审计工作启动会
漠河机场召开不停航施工推进会
赤峰机场公司组织开展安全管理知识及值...
呼伦贝尔机场开展无线电排查治理工作
赤峰机场开展纪委书记下沉班组监督工作
赣州机场开展机坪外来物徒步检查活动
呼伦贝尔机场召开一季度外来物管理委员...
二连浩特机场开展大风天气后道面检查
呼伦贝尔机场召开一季度外来物管理委员...
二连浩特机场开启夏秋航季 新增航线顺利...
二连浩特机场组织合约商做好换季保障工作
乌兰浩特机场升级候机楼内卫生用纸
贵州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动力保障室开展U...
阿拉善机场地服获华夏航空“最佳合作单...
呼和浩特机场完成导航设备飞行校验工作
呼和浩特机场地服开展服务技能提升系列培训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统筹做好夏秋航班换季...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87387061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7387061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