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姚诗,是一名来自乘务员管理八部的主任乘务长。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抗疫战斗全面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国航客舱人,我已做好准备,随时冲上前线接受组织和人民的考验!民的考验!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执行过30个航段的飞行任务,其中包含高风险航班、春运包机航班、重要航班保障。在这场突发的疫情阻击战中,国航客舱服务部党委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把遏制疫情蔓延、全力防控疫情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确保航班安全运行。在这其中,有太多的感动和太多值得写下的回忆。
在武汉封城第二天,我执飞一班北京-西宁往返航班,也是我第一次带口罩执行飞行任务。落地后机门口来了一位全身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这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全身着防护服的人员,当时很触动,他为每一位机上人员测量体温,并询问有无接触史等情况,非常认真。待所有旅客下机后,我向他询问西宁的疫情情况,他说:“青海省现在没有确诊病例,我们要毫不松懈守好大门”。他的认真让我感动,同时也激励了我坚守好岗位,守护好国门的决心。
当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随着国外疫情的爆发,防疫工作的主战场转移到了外防输入上,民航工作者也冲上了真正的最前线。3月11日我执飞韩国首尔往返航班,按照客舱部防疫工作的要求,我和我的组员严格落实好每一个环节,航班顺利落地北京。按照相关防疫要求,全组人员需要集中隔离。我和我的组员都是第一次集中隔离,大家都表现的积极乐观并把这次隔离当作一种充实自己的宝贵经历。管理部的领导通过微信群及时了解我们的需求、密切关注我们的身体状况、采买各类慰问品、拍摄加油视频,充分的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真诚关心关爱,切实解决了实际困难,排除后顾之忧。

3月25日我和我的组员一起执行了北京-伦敦-天津国际航班,面对国外爆发的疫情,我们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筑成白色的“壁垒”,牢牢的守护入境第一道防线。
航班准备会上结合最近航班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航班中带领组员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布置,对可能发生的特情做了详细预案。
航班中全体组员配合默契,克服了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等困难,为每一名旅客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并对每位旅客逐一排查,没有一人放松。我们坚守了十几个小时顺利到达天津,并协助天津海关检疫部门引导旅客有序下机。穿着密不透风防护服整整15小时,汗水早已浸湿我们的制服,但没有一人喊苦喊累,我们一起坚持了下来。从穿上制服那一刻起,我们就要肩负起保障旅客安全的责任和使命,这也充分展现了客舱人真情服务、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4月24日,我接到组织命令执行国际航班保障任务。航前在管理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精心准备,通过视频等形式多次开会学习,对航班旅客的构成做了分析,对大家的工作做了明确和具体要求,提前与航站的负责人员取得了联系,争取提高所有工作效率。在航班中,严格执行防疫防控工作标准,高空长时间佩戴口罩以及十几个小时穿着防护的闷热,对每一位乘务员都是挑战和考验。但是我们没有一丝放松,时刻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保证好自己和旅客的安全,执行好每一项航班任务。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每一位客舱人积极响应,递交请战书,表达上一线、战疫情的决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责任担当、勇于奉献,全力保障旅客的安全和航班顺利运行。
目前,北京的防疫形式再次发生了变化,进入了非常时期,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会愈加坚韧!我们坚信在集团和客舱部各级党组织坚强领导和有力保障下,我们一定可以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为配合打好“三场硬仗”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