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手抓、两不误的态势。在山东太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个团队,对于他们来说,订单就是命令,完成就是责任,他们用山太制造诠释着大国工匠的精神,这就是山东太古部件加工制造部。

“山太制造”获国内外认可
自2019年取得EASA POA(制造)后,山东太古已成为国内唯一在EASA欧洲民航局下同时持有MOA(维修)、DOA(设计)和POA(制造)批准的公司。山东太古航空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不仅在国内屈指可数,同时也获得了欧洲、东南亚和美国一些公司的认可。在美国EEG公司6架次飞机隔帘改装Bracket Assy制造项目交付的过程中,部件加工制造部在产品工艺、原材把控、产品质量等方面严格把关,并按照首件检程序检验、存档,进行最高标准双检验放行。正是因为这种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部件加工制造部收获了EEG公司极高的评价。
随着国产ARJ21飞机交付提速,内饰件国产化趋势也越发明晰。山太制造已经参与多个ARJ21项目,近期山太制造又再次完成ARJ21飞机23架次驾驶舱窗框装饰罩项目的交付。在此之前,ARJ21飞机76架次的驾驶舱窗框装饰罩都出自山太制造部之手。与此同时,山东太古部件加工制造部研发中心与中国商飞联合研发设计的ARJ21驾驶舱通风窗装饰罩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预计5月可实现量产。至此,山东太古与中国商飞已在飞机维修、人员培训、航材保障、试验舱段拼接、部件加工制造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疫情防控期间“订单”保质保量
厨房手推车是飞机上必不可少的机载设备,春节期间,部件加工制造部接到了来自多彩贵州航空公司的订单--委托山太在短期内生产22台飞机餐车。在此之前,山太制造的ARJ21构型餐车早已经成功装机,但是面对春节人力资源紧张,物料订购困难,疫情防控工作繁杂的多重考验下,车间全体员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发扬敢于拼搏的铁军精神,最终实现多彩贵州A320机型22台餐车的顺利交付。
2019年12月,山东太古收到东航2020年两架退租飞机座椅翻修项目的邀标,部件加工制造部迅速响应并成立项目组进行报价准备工作,经过多次沟通谈判,最终在包括AMECO、GAMECO等6家报价的MRO中凭借合理的价格和周期赢得该标的。疫情期间,部件加工制造部机舱装备车间在落实好公司各项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人力,努力协调航材周期,其中90%航材由山东太古部件加工制造部生产制造并提供AAC-038适航批准标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同也是公司首次承接第三方客户的座椅送修业务,最终所有的座椅顺利通过检测,获得适航批准标签。看着一箱箱座椅整齐装车发给客户并完成装机,山太制造人充满了自豪。
党员冲锋在前 扛起“中国制造”大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部件加工制造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订单保障,在工作强度不减的情况下,继续打造“山太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党支部在2月10日复工当天就紧急召开支委会,号召党员同志克服对疫情的恐惧,做好防护消杀工作,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疫情是一次危机,同时也是一次大考,山东太古部件加工制造部在人手紧张、物资调配困难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周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