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可就在距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10公里的广西东部,有一个“山美水魅空气清,镇古茶香人长寿”的地方却不为人知,这个地方就是贺州市昭平县,昭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交通不便,又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柱。

自2012年起,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定点帮扶昭平县,通过直接投入、产业扶持、专项招聘、支教活动等多种方式给昭平“输血”,助昭平“造血”。7年时间,昭平的路好走了,昭平人的眼界拓宽了,当地人的精神也面貌发生了变化。随着帮扶工作的推进,当地人逐渐都知道中航集团的企业标识是美丽的凤凰,于是他们说:中航集团就是飞来的金凤凰,给昭平人带来了好日子。
再也不怕山高水长
“这款红茶香味厚重,回味悠长,口感很清冽,这是什么红茶啊?”在国航的商务舱上,一名旅客询问主任乘务长张悦仪。张悦仪告诉旅客,这款红茶名叫“昭平红”,产自广西昭平县。

(以上图片陈嘉佳/摄)
自2017年起,昭平产的“昭平红”有机红茶就在国航头等舱和商务舱中与旅客见面了。尽管昭平是中航集团的定点帮扶地区,但昭平茶叶要进入国航两舱,同样需要经过层层筛选。这款“昭平红”是与其他茶叶同台竞争后,最终凭借优质的品质走进了国航两舱。如今,昭平有机茶已经成为国航24条航线、65个航班指定用茶。随着国航的飞机在全球范围内穿梭,昭平的茶叶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事实上,昭平县每年无霜期在310天以上,自然环境十分适宜茶叶生长,当地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有种茶制茶的技术和传统习惯,茶叶生产历史源远流长。昭平的茶产业发展至今,生产的大部分茶叶都是有机的,很有特色。可“好酒也怕巷子深”,尽管昭平茶好,但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不高、销售情况也不理想。在开始定点帮扶昭平县后,中航集团仔细研究了昭平县的特点,发现茶业是当地政府目前重点扶持的产业,于是中航集团聚焦“精准扶贫”,开始在茶叶上做起了文章。
一方面,中航集团想办法让昭平茶“走出去”。中航集团给了昭平茶展示的舞台,让昭平茶走进了国航候机楼休息室、机舱中。中航集团在北京、成都、杭州、重庆候机楼开辟展台对昭平茶进行展示和推广,打造了“茶香飘客舱”的品牌活动。不仅如此,中航集团还邀请媒体走进昭平,参加由中航集团冠名的茶王争霸赛,让更多的人了解昭平、了解昭平茶。另一方面,中航集团投入46万元收购所帮扶的江口村86亩茶园11年的使用权,与当地的国有企业将军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茶叶种植项目,村里的贫困户可以来这片茶园参与茶叶采摘、制作并获取劳动报酬,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来源,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除茶叶外,木耳、红菇、黑豆腐竹等商品也是昭平的特产。中航集团依托“凤凰优购”等电商平台,在线销售昭平县特产。中航集团员工更是积极采买昭平特产,近3年来,员工自用采买金额高达2300多万元,并从中提取专项资金用于精准扶贫。
过去,昭平的特产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有了中航集团的帮扶,昭平的特产再也不怕山高水长。
小小的世界变大了
“没想到,我能来大城市工作”,昭平姑娘李庆煤告诉记者,如今她已经是国航的一名实习乘务员了。李庆煤的大学是在广州就读的,她知道大城市有更多机会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大学毕业后,她也想留在广州,但并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加之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巨大,李庆煤于是又回到了昭平县,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
2018年8月,国航从昭平招聘乘务员,希望能够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来彻底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得知这一消息后,1993年出生的李庆煤在家人的支持下欣然报名,最终被国航选中。随后,她第一次搭乘了航班,从家乡来到了北京。“在此之前,我都没有坐过飞机,更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乘务员。”李庆煤告诉记者。国航提供给李庆煤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条圆梦的道路,一个改变自己机会。
同样是来自昭平的实习乘务员黄佩花觉得短短一年,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就已经大变样。本来她家是贫困建档立卡户,但她到国航工作后,收入补贴家里,家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对她自己而言,通过乘务员培训合格的她,掌握了新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观念发生变化了”,黄佩花谈到,“现在就觉得世界好大、好新奇,更想去看看”。她说,以前,她可是想都不敢想这些,但现在她要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工作,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梦想是能够实现的。
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也就改变了。中航在帮助昭平物产“飞”向世界的同时,也在帮助昭平人走出去。近年来,国航在昭平开展了3次专项招聘活动,招录29名贫困建档立卡人员进入中航集团地勤岗位工作,招录了7名人员进入空乘岗位培训。对于表现突出者重点培养,把他们引向更广阔的天地,第一批招聘的龚杰魁、徐晓东、吴春丽3名员工就已经公派去香港开展为期2个月的培训。同时,国航还心细地考虑到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青年人可能不适应大城市生活,在生活上也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关心他们的吃住行,为他们一对一指派了业务、生活导师,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在国航的生活。
孩子们懂事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什么事情能比教育更能影响人、改变人。2016年,中航集团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3年投入60万元建立“中国航空2016级新长城自强班”,帮助100名贫困家庭子女完成高中学业。为了进一步提高昭平县的教育水平,中航集团先后投入668万元,用于援建昭平镇练滩小学2号教学楼、江口村幼儿园,并修缮江口村利步小学,改善当地学校硬件水平。2018年,中航集团还邀请昭平县39名小学老师到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进修。
从2017年以来,在昭平江口村的3所小学里,中航集团志愿者分批次到这里支教。在江口小学,记者见到了中航集团组织保障志愿者支教活动的工作人员韩沅鑫,他告诉记者,“昭平的学校里最缺的就是英语、音乐和美术老师”,中航集团就有侧重选择了具备这些特长的员工来支教。“自愿来支教的人太多了,我们会先对他们进行培训,精心挑选,才能站在讲台上。” 2018年以来,中航集团共计13批次、94人次参与支教活动,完成747课时的授课。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今年,中航集团还计划较长期派驻志愿支教英语老师,对孩子们完成整学期的教学任务。
除了知识的教授外,中航集团还专门给孩子们开设了一门课程,用于拓展孩子视野、鼓励他们志存高远。3月20日10时许,江口村小学教学楼二楼五年级教室里,国航主任乘务长张悦仪正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孩子们,“今后,你们可以坐着飞机去世界各地,说不一定还能驾驶飞机飞往世界各地”。张悦仪讲完后,黄佩花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随后,她还一字一顿地问讲台下的学生:“你们都要好好学习,以后为家乡做贡献好不好?”“好!”孩子们齐声回答。黄佩花深呼吸一口气,忍住不让泪水掉下来。她看到这一张张稚嫩的脸,充满了朝气和信心,她相信只要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家乡贫困的面貌一定能彻底改变。
“孩子们懂事了!”同样的一句话,小学校长、国航派驻江口村的的几任驻村干部、孩子们的家长都重复多次,“以前,孩子们学习没有目标,而如今的他们感觉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 陈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