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2018年初中国民航对“手机禁令”的解除,在飞机上使用移动设备上网也已经成为现实。旅客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在空中感受航空拍摄、视频聊天等全新的飞行体验,使原本枯燥的飞行旅途变得越来越丰富。那么,空中上网在飞机上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
早在2005年,空中客车公司就借助“全球星”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了高空上网。不过在当时,受技术限制,这种无线局域网并不能大规模商用,这种无线网络系统最多只能算一种空中局域网。
其实,飞机上的无线局域网离真正的无线网仅一步之遥。就目前来说,所有的空地宽带通信技术方案,基本上都是在客舱内架设天线、无线接入点、GSM基站及服务器等相关设备,旅客通过自带的无线电子设备(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等)访问客舱服务器即形成客舱局域网,或通过外部天线形成空地间的连接以访问互联网形成空地宽带通信。
客舱局域网的架构基本相同,空地宽带通信以传播媒介的不同分为基于卫星和基于陆基两类。基于卫星主要是通过赤道静止轨道卫星的L波段和Ku波段进行数据通信。飞机通过顶部的信号发射装置将信息发射至卫星,然后卫星接收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地面的基站。最后,地面基站再将信号传回飞机,如此一来,飞机上的局域网就能实现互联网了。
基于陆基电台的地空通信ATG(AirToGround)方案,采用宏蜂窝网络结构,延飞行航路架设地面基站,向在不同高度层中飞行的飞机提供宽带无线数据传输通道。
早在2011年,东航就开始探索空地互联的技术方案。2014年7月23日,东航机务人员改装的第一架可提供空地互联服务的空客A330飞机完成中国民航史上首次空地互联商业测试飞行。2015年11月12日,东航与中国电信合作,成为中国民航首家将机上Wi-Fi投入商业运营的航空公司。目前,东航技术公司通过对飞机进行改装和线装,已于2018年内使宽体机队80余架飞机实现空地互联全覆盖。
现如今,北美市场接近90%的飞机已具备空地互联的能力。每天,有300多个国外航企航班飞经中国空域提供空地互联服务。数据显示,作为国内首批推出机上Wi-Fi空地互联的航空公司,东航的很多航线都可让旅客尽情享受无线网络畅游。比如在2018年春运期间,东航共在7772个航段上为旅客提供空地互联服务,平均每天接近200个航班,有将近165万人次使用了空中Wi-Fi看春晚、视频拜年,或者微信抢红包,旅客的飞行之旅变得丰富多彩。(《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马桢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