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展台上的一架双涡桨支线客机模型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它是我国新一代高速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客机。“目前,新舟700飞机研制已经进入工程发展阶段,试制与验证全面启动。作为国家民用飞机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两干两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舟700交付后将定位为承担800公里以内中等运量市场的区域航空运输业务,为不同地区的客户提供中低密度流量航线的最佳解决方案。”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副总经理张小红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国产新舟系列飞机已累计交付100余架,运载商业旅客超过1200万人次。幸福航空作为国产民机运营商,依靠新舟60的良好适应性和可靠性,已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偏远地区开辟了多条航线,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基本航空服务。幸福航空总裁周舰介绍说:“新舟60的安全裕度非常高,安全性是可靠的,并且能够在各种条件下安全飞行,值得旅客和飞行员信任。作为国内唯一运行国产新舟60飞机的航空公司,我们备感自豪,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新舟60安全运行。”
有了安全可靠的飞机,如何高效安全地运行,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幸福航空确定了“保安全、促融合、抓经营、谋突破”12字行动纲领,其中安全是幸福航空生存发展的底线。
目前,幸福航空拥有25架新舟60飞机和1200余名员工、10个运营基地,开通了40余条航线,通航42座城市。由于机型特性,呈现出航线和基地点多面广,大部分通航城市是二、三线城市和不发达地区城市的特点,对安全保障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幸福航空安全质量监察部总经理官鲁斌说,一方面幸福航空提出了用体系、用手册、用制度管安全,做到制度一定要严格,组织一定要严密,纪律一定要严明,作风一定要严谨,处罚一定要严肃;另一方面,利用月度安委会制度,制订了详细的深入一线的安全检查计划,在一线检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张小红介绍,作为国产民机的运营商,幸福航空在提高自身运行品质的同时,还承担着持续引进和运营国产民机、组建国产民机运营队伍、推进国产民机制造业发展和适航能力提升的重任。2017年,在支线航空与国产支线飞机发展论坛上,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将对新舟飞机安全发展的“杰出贡献奖”颁发给了幸福航空公司。
中国民航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长期以来,航空工业与幸福航空精诚合作,着力推动国产民机安全运营,促进国产民机制造业持续发展。民航局还与航空工业及西飞民机共同成立了新舟飞机飞行技术委员会和维修技术委员会,搭建了集监管方、制造商、运营商于一体的沟通和互动平台,建立了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国产民机安全运营的长效机制。
作为新舟60飞行技术的权威,幸福航空运行副总裁王洪太是新舟60飞行技术委员会主席。在他的努力下,新舟60飞机实现了从东北极寒地区到中南湿热地区再到西北干旱地区气候的全适应,设计了不少新舟60飞机的飞行操作程序,目前均已写入飞行手册,为新舟飞机飞行技术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维修方面,航空工业西飞民机长期选派技术支持人员进驻幸福航空,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第一时间收集运营商的反馈意见,对飞机持续改进。截至目前,幸福航空已向航空工业西飞民机提供工程技术信息单3000多份,促进近30个重大改进项目的实施。
在日常飞机维护中,航空工业西飞民机技术人员还与航空公司维修团队积极寻求最合理的改进方式,共同推动排除飞机故障、实现安全运营。据介绍,依托维修技术委员会机制,通过定期召开新舟60可靠性会议,目前已形成了“幸福航空发现故障—西飞民机提供方案—排除故障—反馈问题—飞机改进”的良性循环。这不仅有助于新舟60飞机进一步提升改进工作,而且有助于减少安全隐患,提高飞机使用率和航班正点率。
2005年,新舟60飞机飞出国门,出口到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亚洲等“一带一路”沿线的18个国家。作为最有经验的新舟60飞机运营商,幸福航空与航空工业西飞民机一起,先后向新舟60飞机海外用户提供技术支援、运营保障、备件支援,提高全球保障能力。同时,幸福航空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通过合作设立国产民机模拟机培训中心、国产飞机专业维修中心和航材保障中心等方式,提高国产民机运营水平。航空工业西飞民机负责人介绍,目前幸福航空专家团队已参与到新舟700飞机的设计、论证、研发、试飞、供应商选择、编写技术文件、构建售后服务体系等工作中。
张小红表示:“希望民航管理部门积极引领国产民机在民航运输市场上的发展,推动国产民机不断提高在国内外航空运输市场上的占有率,推动国产航空产业链发展;希望地方政府在引进航空公司时更多考虑使用国产民机的公司,形成促进国产民机发展的强大合力,更好地推动民航强国建设。”(《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