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限乘航空器失信人名单: 守护空防安全添有力法律武器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06-15 16:23:00

6月1日,民航局公布首批《民航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名单》,共有86人因为“在机场安检中查出随身携带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违禁品、管制物品而被处以行政处罚”“冒用他人乘机身份证件、乘机凭证登机而被处以行政处罚”等行为,被列入民航特定严重失信人名单,自今年6月起被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限制期限为一年。业内和社会关注已久的限制民航失信人乘坐航班禁令,终于“靴子”落地,正式亮相。

失信人员名单 传递空防安全警讯

这份局方公开发布的严重失信人名单,涵盖了诸多危及空防安全的行为。

其中,在机场安检中查出随身携带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违禁危险品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尤其以打火机、电子点烟器等火种最为常见,管制刀具则是被安检人员查获藏匿物品中的另一大类;除此之外,企图将子弹、手铐、仿真枪支等藏匿带上航班的行为,名单里也赫然在列。除违禁品之外,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或者持伪造证件企图登机而被查获的,同样在名单中占有相当比例。

其他为人们所深恶痛绝的扰乱、破坏乘机秩序的行为,在失信名单里也是屡见不鲜的,其中有扰乱客舱秩序的、有冲击霸占机场安检通道的、甚至还有不顾自身和全机旅客安危偷偷在机舱内吸烟的。

中国民航已经创造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2010年8月25日~2017年底,我国民航业运输航空已经连续安全飞行88个月,累计安全飞行5682万小时。而这份名单上,如是林林总总的情形,再次提醒人们,空防安全的威胁,包括人为原因带来的安全隐患并未远离,民航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广大从业人员,依然需要用大量繁复严谨的工作,防范、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化解挑战有赖法律手段支持

前不久,民航局发布的《2017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民航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551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0%;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1.48亿人次,起降架次1024.9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9%。其实,不仅是在2017年,民航业各项重要业务指标的两位数增长,近年来几乎已经成为常态。

但发展往往也伴随着挑战。中国民航的机队规模不断扩大与通航机场持续高速增加,各家航企、各座机场的客流量不断走高,对空防安全来说,意味着这条防线越来越长、压力越来越大。

一方面,面对持续快速发展的民航事业,要靠同样增幅投入资源、处处分兵来保持甚至提高空防安全水平,显然不现实,一定会遭遇资源瓶颈上限;另一方面,对空防安全工作来说,还得在提升民航运行效率、助力航班正常环节上做出贡献——2017年,全国客运航空公司共执行航班403.9万班次,其中正常航班289.5万班次,平均航班正常率为71.67%,客运航班平均延误时间24分钟;旅客出行需求和民航运行管理,都希望航班正常工作还能更进一步提升。

这意味着,空防安全工作不能够靠着增加安检时间、持续大量增加投入工作人员和设备来进行保障;对于扰乱航班、霸占冲击机场安检通道的行为,则需要继续更快速、更有效地予以处置,来确保航空安全和航班秩序。

业务量的增长和保障安全与正点的挑战,决定了民航的空防安全必须找到更加高效有力的工具,法律武器无疑是好的选择之一。

过去,对失信行为、危害航空安全的情形,只能是警方罚款百余元、拘留几天,从今年6月开始,能够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禁止其搭乘民航航班,使之面对寸步难行的情形,让违法成本大大增加。因此,再有人企图冒用证件、飞机上偷偷吸烟、偷带火种管制刀具或者其他违禁物品,就得好好掂量一下违法成本了,其威慑力不言而喻。

期待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完善

我国《民用航空法》第1条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保障民用航空活动安全和有秩序地进行”这一要求;在《民航法》中,无论是第44条“民用航空器的操作由机长负责,机长应当严格履行职责,保护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还是第65条“民用机场应当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采取措施,保证机场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都对民航行业各个单位、各个运行环节的安全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民航人责无旁贷。

但如何履行这一责任,如何提升这些法律条文的执行效率,则是一个持续的探索过程。

早在2007年,就有航空公司因为遭遇霸机,而推出了“暂无能力服务旅客名单”,拟拒绝向被列入名单的人员售票。但这一尝试随即引起舆论争议,在当时还引发了是否违反《合同法》的讨论,最终未能实行。

近年来,随着民航日益成为普通公众广泛选择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危害空防安全、扰乱民航运行秩序的行为的严重性,最终会损害全社会的利益,需要更有力的法律武器提高其违法成本,对此类行为给予遏制。于是,就有了今天涵盖整个民航行业的《民航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名单》。法治建设的进步、法律武器的完善令人鼓舞。

值得一提的是,公布首批《民航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名单》的背景,是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民航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根据这份《意见》,中国民航已经对在债务、证券交易、社保缴纳、财政资金使用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失信行为的人员说“不”,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之相呼应的是对于民航领域的失信行为,能否有更系统的信用记录与惩戒,能否除禁乘航班之外,也让违法成本的提高切实体现在这些人办理贷款、申办信用卡等需要调取信用记录的领域?正在开展的这场整合资源、多方联手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如果能再进一步完善,最终给予民航发展和全体旅客的法治及安全保障,也会更加强完善。(《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钱擘)

声音:民航特定严重失信人名单也要做好加减法

86名旅客因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禁止乘坐民航航班一年”的代价!近日,根据今年5月1日起生效的《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由民航局政策法规司发布的民航特定严重失信人首份名单,开始生效并执行。

有人曾担忧,所谓的民航“黑名单”或会让航空公司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置“不受欢迎者”,从而使自己拥有更大的选择权,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其实,各种违法“机闹”和严重影响民航安全的行为,在国外也都有相应的处理方式。

呼吁多年之后,民航特定严重失信人名单终于从半遮半掩状态,变为公开透明的定期发布,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规范民航出行秩序,威慑任性“机闹”等行为,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也毋庸讳言,过去航空公司或机场遇到闹事者,或是过于顾虑“客户黏性”,或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往往从轻或免予处罚,甚至宁愿“花钱搞定”,这无疑助长了类似违法行为的蔓延。而民航特定严重失信人名单固然不为“赶客”,但也不欢迎“劣客”。

民航特定严重失信人名单要做“加法”,近有一例颇能说明问题:20多名粉丝为了追随自己的偶像,买了机票全程追踪。像这种对明星出行全程追逐,让机场秩序和航班运营大受干扰的另类“机闹”行为,在某些机场已成“常态”,将其“拉黑”又有何妨?

民航特定严重失信人名单该如何做好“加减法”?网上的热议还有不少。比如,有人就认为,参照某些国家“禁乘一年”的惩戒期限,未必适合我们,因为人家的航班出行已是家常便饭;再有,说到进一步完善规则的“减法”方面,有些国家还明确规定,即使进了“黑名单”,但对乘坐飞机赴外地进行治疗、参加亲人葬礼、陪护残疾人以及仅能通过飞机返回国内等情况,允许排除在外。可见,让民航特定严重失信人名单的执行硬起来、针对强起来、作用实起来,显然还不能仅限于一“设”了之。(司马童)

链接

盘点外国民航禁飞名单

在其他国家,对存在不良行为、扰乱乘机秩序、威胁航空安全的旅客如何处罚?哪些行为会被列入禁乘“黑名单”?

澳大利亚:通常无跨航空公司禁飞名单

澳大利亚各大航空公司也有各自的禁飞名单,但这类名单通常不跨航空公司。也就是说,如果某人被列入了某个航空公司的禁飞名单,他只会在这家公司以及其联营公司禁飞,但仍然可以选择乘坐其他航空公司的班机。

澳大利亚航空公司的禁飞名单根据旅客不当行为的严重性划分为2年、5年、10年甚至终身禁飞。通常造成这种禁飞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旅客不当的行为,例如在飞机上醉酒闹事,不听从空乘人员安排等。比如媒体报道过的一位叫卢克的旅客,在去年搭乘澳航班机时,喝自己携带的威士忌并用手指戳空乘人员肩膀,抢走对讲机以阻止她与飞行员联系。随后在飞机着陆时,他不配合登机的警方行动,最终他被判罚2.5万澳元,并被列入澳航的禁飞名单。

不过,关于禁飞尺度的拿捏,有些情况较难判断。比如,有观点认为,航空公司单方面的禁飞令是否会触犯消费者权益。例如消费者就航空公司造成的问题索取正当索赔后,航空公司将追求正当权益的消费者列入自己的禁飞名单。由于并没有官方规定,在某些时候,禁飞名单的设定就显得有失偏颇。

法国:法航禁飞名单当事人若有异议可申诉

在法国,法航的禁飞名单制度也是近年来才开始实施的。对那些可能影响到飞行安全的旅客,例如有暴力行为的、故意无理取闹扰乱机舱秩序的、不听劝告拒绝系安全带的,公司有权利将其列入禁飞名单,拒绝为其提供运输服务。被列入禁飞名单的人会收到法航以书面形式发来的信件,如果当事人有异议,可以在收到信件15天内提出申诉。

被列入禁飞名单就意味着不能乘坐法航航班,可能在售票时就被拒绝,也可能在办理登机手续时被拒绝。出于保护个人信息,该禁飞名单只有法航内部使用,不能对外公开,更不能与其他航空公司共享信息。禁飞名单期限为3年,3年后将被自动解除。数据显示,有越来越多的无理旅客严重扰乱正常航班运营,法航平均每周有20名这样的旅客。除了要花时间应付外,更主要的是对飞行安全带来影响。欧洲所有航空公司都面临这个问题,其中有一半的航空公司曾经因为旅客的不可控行为而被迫改变航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欧洲航空公司对无理旅客的担心程度已经超过了对恶劣天气和技术故障的担心。可见,人为因素的潜在危险性更大。

英国:不文明旅客更担心社交网络曝光

在英国,比起航空公司方面的通报,让不文明旅客更担心的其实是社交网络上对其不文明行为的曝光。社交网站上有一个名为“可耻的旅客”账号,专门曝光世界各地飞机旅客的不文明行为。其中就包括晾脚、一人占3个座位、乱涂乱画和乱扔垃圾等。长途飞行中横躺着一人占3个座位的旅客屡屡出现。这位投稿的网友表示,后排大叔明显喝多了,已经睡了3个小时,还发出很大的呼噜声。还有在飞机上脱鞋,把脚翘在前面凳子靠背上,让人非常反感。如果脚有异味就更加受不了。另外,在飞机上剪指甲、光膀子呼呼大睡以及在坐飞机过程中随手乱扔垃圾、不整理,也会让空乘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增加工作量。还有小朋友在飞机窗户上贴各种可爱的卡通贴纸,虽然漂亮,但家长还是需要制止的,否则也会给机组人员增加工作量。还有用马克笔在飞机上乱涂乱画,根本擦不掉,让清洁人员非常无奈。甚至有旅客由于嫌弃座位太窄而在过道的地板上睡觉,这是极其不安全的行为。(央广)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