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航企应着力提高机上锂电池起火应急处置能力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01-31 16:15: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电子产品普及率的提高,手机、相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含锂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已经与人们形影不离。即使是乘坐飞机,很多旅客也不忘带上这些电子产品。日前,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允许航空公司在自行评估后放开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由此,中国民航进入了“手机时代”。值得注意的是,《评估指南》也同时要求航空公司明确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存放、保管和应急处置要求。

机上锂电池起火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近3年来,锂电池是客运端危险品不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受技术和工艺局限,锂电池在客舱中可能引发内部反应,导致冒烟起火甚至爆炸。同时,锂电池起火冒烟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当锂电池在机上起火冒烟没有得到有效处置时,可能给航空公司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影响航空安全。另一方面,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含锂电池的产品除了众所周知的充电宝、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也出现了一些新面孔,比如含锂电池的蓝牙耳机、含锂电池的颈部按摩仪甚至含锂电池的鞋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航空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笔者认为,确保航空运输安全,航空公司必须加强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工作,着力提高机上锂电池起火应急处置能力。

正确的认识是行为的先导。民航局运输司发布的《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指南》将自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指南》细化了应急处置操作程序,强调航空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程序并将其纳入公司手册,同时要求完善机上相关应急设备;明确了“确保人员安全、及时报告情况、注重协同联动、准确判断处置”四项应急处置原则;明确了客舱内、驾驶舱内及货舱内锂电池应急处置的程序和处置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事项;明确了应急处置训练要求、训练大纲和训练内容。各航空公司应该充分做好《指南》的宣传贯彻工作,要求各机组人员深入学习《指南》,并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完善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程序,关注单人客舱机组与飞行机组的配合、不同机型在应急处置中的差异、机上可利用的资源等问题,并找到最佳解决办法。

有效的应急演练是提高机上锂电池起火应急处置能力的途径之一。航空公司应加强机组人员在机上锂电池起火模拟情景下的应急演练。针对锂电池起火时具有高温、燃爆等特殊危险性,与其他物品有着明显的不同,航空公司应创造条件,加大机组人员应急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演练力度,最好能让机组人员对锂电池燃烧有直观的感受。因为机组是第一时间接触火情的,他们的应急知识、处置技能和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应急处置效果。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沉着应对。

设施设备的完善也影响到机上锂电池起火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增加机上针对锂电池自燃的应急处置设备和人员防护设备是十分必要的。锂电池燃烧产生的高温、有毒气体、大量粉尘,会对机组和旅客的人身健康造成伤害并造成旅客恐慌。航空公司应有针对性地配备能有效扑灭锂电池起火的设施设备,从而确保机组人员提高灭火处置效率,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做好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保障客舱安全是民航业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提高机上锂电池起火应急处置能力势在必行。航空公司要提高对应急处置工作的认识、完善应急处置程序、加强应急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航空公司应面向旅客加大锂电池机上起火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让旅客树立起锂电池机上使用的安全意识。相关部门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机上相关应急设备,确保航空安全。(《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晓风)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拓宽多元化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打好反诈“预防针” ...
“西云数据”助力航旅智变 数据科技重塑...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