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孔勃旺、胡乃旭 报道:进入冬春航季以来,济南机场把握关键节点,下好安全先手棋,确保冬季航班保障万无一失。
新航季,济南机场立足“抓早抓小”,聚焦低温、冰雪、低能见度等季节性风险,对除冰液加注站、除冰车等地面设备开展专项隐患排查。结合换季重点工作、双重预防体系、法定自查等项目,从“人、机、环、管”等环节入手,针对“七新一多”(新航线、新员工、新机型、新设备、新技术、新规章标准、新环境、重复多发性差错)等运行情况和风险点进行再排查、再评估。同时,重点识别冰雪、低温、低能见度、新机型等对航空器维修、地面设备使用、特种车辆的保障等作业活动带来的影响,整合补充管控措施,并重点梳理近年来冬季保障过程中的风险和隐患处理举措,形成冬春季运行机务保障手册,让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严格规范。

设备保障方面,济南机场9月即启动冬季保障设备车辆的检测和维保工作,10月完成了9种车型、79辆设备车的安全检查和维保工作,严格执行“周检查-日启动”工作机制,确保车辆状态安全可靠,始终处于备战状态,时刻待命。除冰液加注站完成维保和使用前检查工作,同时根据雪情除冰液需求量,制定灵活的储备调运机制,可以及时补充除冰液储备,满足临时中雪量级保障工作。
为切实提升冬季航空器除防冰工作效率,济南机场结合岗位实际注重从“理”上突破,从“练”上发力。理论学习方面,组织开展除防冰专项培训,以“严守标准、安全第一”为原则,聚焦除防冰作业核心风险,针对各机型重点部位、除冰液喷洒角度等关键操作要领,结合行业典型案例,深入阐释标准化操作对保障安全的重要性。

在实战练习中,模拟持续降雪、不同区域结冰等真实运行场景,全面检测操作员的技能水平和规范化情况,创新使用“定点标靶”和“定位触旗”的训练方式,以“标靶”的形式训练操作员在高空中开展除冰液定点喷洒的准确性,确保飞机关键表面、重点部位的精准清除。利用模拟训练机开展多岗位协同除防冰专项演练,涉及机位除冰、定点除冰、双车除冰定位等科目。
为进一步提高航空器除冰雪效率,济南机场始终坚持“五早”原则,提前分析研判极端天气可能对运行产生的影响,根据雪情大小,利用研发的“除冰雪防护罩”对飞机起落架微动电门、传感器等精密部件进行防护。在指挥环节,设置“人、车”双调度岗位,优化北指廊双车除冰行驶路线,通过加装POC公网数字终端方式减少指令中继频次,优化作业人员指令传递方式,既缩短了除冰作业时长,提升了工作效率,又大大降低了航空器间距较小而产生的除冰车穿行挪移安全风险,切实践行了济南机场冬季除冰雪作业“安全与高效并重”的运行要求。

(济南机场供图)
济南机场通过风险有效防控、提升业务技能、硬件设施优化等多项举措,持续提升冬季除冰能力,不断推动机场除冰雪工作提质增效,保障广大旅客平安出行。(编辑:张薇,校对:李季威,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