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投运半年提速甘肃民航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9-21 16:12:00

9月20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运满半年。半年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为目标,在枢纽建设、运输生产、航线拓展、运行效率、旅客体验、绿色能源等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稳步迈入“初见成效”的高质量运营新阶段,不仅成为甘肃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更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航空网络优化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绘就枢纽跨越新画卷

自3月20日转场至9月20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共完成运输起降70130架次、旅客吞吐量100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8539.9吨,运输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23%和5.39%,航空主业保持稳健增长。

半年来,机场航线网络持续优化,新开兰州至舟山、博乐、库车、奇台、莎车等国内航班,加密上海、乌鲁木齐、昆明、成都、南京、海口、哈尔滨、重庆等航线,开通兰州=昆明=吉隆坡等国际航线,“内网活、外联畅、国际通”的航线网络布局日益完善,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机场累计通航城市101座,执行客运航线160条,执飞航空公司38家,驻场运力46架。开通国内主要城市“快线”7条、准快线20条,形成高效运输通道;通达疆内城市15座,每日进疆航班超过30班,进疆通道功能持续强化;执行省内干支航线27条,有力促进省内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全面升级,货运区总面积达5.2万平方米,作业效率显著提升。智慧货站系统上线和电子运单全面启用,使货物流转效率提升30%,全流程周期缩短50%。创新打造了“经兰飞·如意运”中转平台,推动全省航空物流一体化发展,干支联动覆盖率提升至60%。深化与顺丰、邮政、京东等企业合作,开通多条全货机及国际货运航线,成功恢复并拓展冰鲜水产品、水果进口及跨境中转业务。此外,联合深圳机场推进互为异地货站合作,强化“一带一路”物流枢纽功能,全面助推甘肃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干支通,全网联”试点机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凭借“空铁陆”无缝换乘优势,通过系统优化航班时刻与中转流程,构建起“航空+高铁+公路”的立体交通体系,不仅为旅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更增强了兰州作为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集聚辐射能力。

T3航站楼投运以来,中川机场东站累计发送旅客113.58万人,日均发送旅客6206人。累计到达旅客156.69万人,日均到达8562人;无托运行李空铁联运通行(免二次安检)旅客人数29万人次;机场还开通了兰州新区高铁站与候机楼间的免费接驳巴士,累计运输旅客超1万人次,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便利度。

通过开展“经兰飞·悦惠周末”抖音直播、进校园营销、空铁联运产品推广等活动,线上曝光超500万人次,吸引学生群体超6800人次,“经兰飞·如意行”中转品牌效应持续扩大。截至9月20日,累计保障中转旅客13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其中7月增速高达28.1%。

智慧领航提速新征程

T3航站楼转场后,机场运行效率显著提高。截至9月18日,靠桥率高达99.54%,同比增长34.5%,位居全国首位。

值机、安检等环节效率提升明显,人工值机时间由90秒缩短至50秒,自助行李托运平均时间降至3分钟;智能安检通道集成“集中验证+回筐系统+毫米波门”,将单名旅客平均安检时间压缩至3分钟以内,效率较传统通道提升约40%;L4级别全自动登机桥全面落地应用,完成航班对接43194架次,一次性对接成功率达98.21%,对接时间缩短45%以上。

自助值机、自助托运、人脸识别登机、智能问询机器人等设施全面启用,航站楼实现WiFi全覆盖,旅客可通过“刷脸”完成值机、安检、登机全流程,出行体验更加智能便捷。全流程智慧出行体验备受旅客赞誉。半年来,共收到旅客表扬信、锦旗近百份。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以T3航站楼投运为契机,在“如意甘肃·乘心如意”服务品牌引领下,实现旅客服务全面升级。“小红帮您”以真情、真心、真诚服务旅客,树立民航真情服务新标杆;“雷锋安检”传承雷锋精神,让旅客安检更有温度,全力保障旅客平安便捷出行。在2025年CAPSE民航质量提升实践大赛上,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安检站“降低高峰时段旅客安检排队时长”项目荣获银奖。T3停车楼设有3515个停车位,并在22处会合点就近设置无障碍车位46个,启用机器人泊车车位41个、充电桩744个,可为旅客提供寻车、租车、轮椅服务、加盖车衣、车辆维修等便捷服务。

“爱心甘肃·心心箱印”传递“行李是无声的旅客”新理念,并通过信息化升级逐步向“有声旅客”服务转变,用心解决好旅客出行中的“揪心事”“烦心事”。同时,机场重点关注首乘旅客、母婴、残障人士等群体需求,持续优化服务流程,设置5间设施齐全的母婴室,实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9月8日,在第十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上,“小红帮您”爱心驿站被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与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授予“民用机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

“开放甘肃·购享全球”,“经兰飞·如意购”“经兰飞·如意食”等服务品牌,以机场+品牌、机场+美食、机场+非遗……多元业态,打造特色机场商圈,以“同城同质同价”服务,让旅客享受愉快候机购物体验。来自广东的旅客谢先生,通过网络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实名点赞,并热情邀请更多朋友来兰州,体验机场服务,品尝特色“甘味”。随着国庆黄金周的到来,还将在T3综合交通中心举办“国际名品折扣周”活动。

“硬件”到“软件”,用品质铸就品牌,将“如意甘肃·爱心甘肃·开放甘肃”融入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让旅客在起降之间感受这座新航站楼的温暖与顺畅。

低碳先行树立绿色新典范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全面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致力打造西北绿色低碳标杆机场。

高效循环利用水资源,航站楼广泛采用节水器具,节水效率达40%-60%;智慧供水系统实现全天候持续保障,结合物联网三维可视化监控,运维效率提升300%;雨水回收系统年回用率达85%,绿化用水成本降低40%。供暖系统低碳高效,采用冷凝式燃气锅炉和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实现能量深度利用,年综合节能率达8%以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制冷系统低碳转型,全面采用低碳高效技术,通过智能调控与多机协同,根据航班、人流与天气条件,分时分区自动调节温湿度与风量,杜绝无效供冷,实现极低能耗运行。

光伏与智能调控协同发力,航站楼智能照明系统100%采用LED光源,随自然光照自动调节,综合节能超30%;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达11.43MW,年发电量约1884万度,年节约电费约960万元;通过电价政策优化,预计下半年节约电费近800万元。

振翅拓展产业经济新领域

T3航站楼的投运,为兰州临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也为通用航空新业态的培育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部署,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招商引资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与东航技术公司成功签约,共同推动飞机存维基地及航空全产业链建设;西航站区T1、T2航站楼资源盘活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曹昱/摄)

8月29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首架空客A330飞机拆解项目启动。这是T3航站楼投运后,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东航技术公司和兰州新区,在共建飞机存维基地、拓展航空全产业链战略布局方面取得的关键进展。各方将充分发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航空枢纽优势,持续拓展飞机存储、拆解、维修及绿色循环利用等业务,致力将兰州机场打造成为航空器存储、拆解、维修及绿色循环利用中心。

半年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通过“航空+旅游”模式深度融入甘肃省文旅产业发展。

随着T3航站楼的投运,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创新推出“支支串飞”航线模式,以兰州为中心,串联起金昌、嘉峪关、张掖、敦煌等省内重点旅游城市,极大压缩时空距离,真正实现“快进慢游”,有效破解甘肃旅游“旅长游短”的难题,成为推动航旅深度融合、激活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兰州机场公司还陆续推出了天水“经兰飞·铁免空优”航旅产品,吸引空铁首乘旅客1278人次;拍摄发布“经兰州·畅游兰州一日游”VLOG,流量突破270万人次。

在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精彩展示“航文旅”融合成果,通过沉浸式体验、创新服务产品与甘肃文化元素,成为航文旅融合展区焦点。“经兰飞?如意游”系列产品、“出鄂入陇”专属旅行套餐、“机场+景点+酒店”全流程服务受到广泛关注。

半年来,通过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入甘旅游人数同比增长明显,航旅融合已成为推动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庆黄金周及冬航季到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将聚焦市场需求,计划新开、恢复衢州、富蕴、阿拉尔、巴里坤等城市航班,拓展省内串飞航线,精准匹配旅客“北上赏雪、南下避寒”出行需求。同时,将持续优化“干支通,全网联”航线网络,推动“航旅融合”与“多式联运”,推出“错峰游”“银发游”等特色产品,为旅客提供更便捷、舒心的出行体验。近期将推出以兰州为中心的七条串飞航线,联通敦煌、嘉峪关、金昌、张掖、陇南、庆阳和重庆,覆盖全省市场,并通过政策性航班助力“冬游甘肃”活动。此外,“首乘体验+旅游”等九大系列配套产品也即将亮相。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不仅是甘肃的崭新的“空中门户”,更是服务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对外开放的战略支撑,将继续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引领,打造“服务最优、效率最高、体验最佳”的现代化国际机场,为甘肃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刘孟宇、张剑利)(编辑:金杰妮 校对:张薇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