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山东日照机场:“硬支撑、优服务、强业态”三向发力 持续深化“三融合”发展模式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9-19 13:40: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王桂莲、徐嫄 报道:2025年初以来,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日照机场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引下,持续深化“三融合”(运通融合、军民融合、有人机和无人机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强化硬件实力、优化服务效能、培育先进业态,进一步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通航飞行量在运输机场中持续领跑全国,助力低空经济产业蓬勃发展。


(日照机场供图)

日照机场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共建共享实现设施融合,建设通用航空专用机坪、机库、维修设施,并持续加快远程塔台、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的低空飞行服务网络。通过延伸加油设施、扩建通航机坪、修建海警地面站,有效适应更多类型通航飞行器的起降需求。机场实现了ADS-B监视信号对低空空域监管服务的全覆盖,并通过飞易观APP等平台免费共享,为通航企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奠定了安全运行的物理基础。目前,日照机场年通航飞行架次占全省近一半,飞行时长占比近40%,自2019年起连续6年实现通航飞行超3万小时,累计安全飞行超20万小时、60万架次,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日照地区通航已飞行近1.5万小时,整体运行保持稳健态势。

日照机场始终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真情服务举措,消除航企后顾之忧。机场采取“早开飞、晚结束”的灵活方式,为通航企业最大限度提供飞行训练时间,提升运行效率。通过“阳光收费”等政策,营造透明、可预期的成本环境。组建通航委员会,建立驻场通航单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积极开展通航保障满意度调查,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内容,及时解决通航保障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积极发挥山东省低空经济协会指导引领作用,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具体方案,主动为通航企业争取政策红利,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和运行保障能力。2025年,山东辖区部分141航校相继调整运营布局,先后将菏泽、滨州、东营等地飞行训练资源向日照集聚,航校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充分彰显了日照在空域资源、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日照地区的区域通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

日照机场着力打造助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优良生态。通过科学统筹空域资源,将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的空域划设特定空域供通航活动使用,并编制完成低空目视航图,统一飞行方法、运行标准和调配程序,提供了清晰、规范的空域使用环境。机场还创新运用“五统一”运营管理体系(统一规划选址、设计建设、管制指挥、运营管理、产业布局),并与各通航企业等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共同梳理完善工作协议,为通航企业创造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营营商环境。 

日照机场积极探索低空物流、低空游览、短途运输、航空研学(获评5A级研学基地)、直升机引航等新应用场景,通用航空产业链持续完善,低空经济业态不断拓展。持续探索完善“三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单一通航保障向服务低空产业发展转型的关键跃变,受邀在华东地区中小机场调研亮点交流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为全国中小机场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低空经济发展新格局贡献了“日照方案”。除此之外,日照机场还相继参与首届低空经济嘉年华、第二届CBTA挑战赛等活动保障,进一步助力日照市彰显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组织能力和影响力。

下一步,在集团建设“跻身国内一流、彰显山东特色”的现代化省级机场管理集团总目标引领下,日照机场将继续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不断深化巩固先行优势,努力推动“三融合”模式开花育果,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日照经验”。(编辑:陈虹莹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chenhongying 000
推荐新闻: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