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银川机场构建协同“生态网” 为宁夏航空运行“加速度”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8-25 12:09: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报道:科技昌明,社会进步,复杂且高效运转的航空运输体系里,安全与效率宛如紧密交织的经纬线,共同编织起航空业平稳前行的坚实网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银川机场作为西北地区关键的航空枢纽,镶嵌在祖国广袤的大西北版图之上,肩负着推动区域航空事业蓬勃发展的重任。一直以来,银川机场坚定不移地秉持“安全第一、保障有力、协同高效”的运行理念,积极投身于运行效能提升专项行动。通过深层次机制融合、关键资源拓展与全域生态共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机场的运行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安全裕度也进一步增强,为广大旅客精心架设起一条更加可靠、高效的空中通途。

机制深融——畅通运行的“智慧中枢”

银川机场以高瞻远瞩的系统思维为导向,大力推进运行管理体制改革,精心建立并持续深化运管委、机管委、外管委“三委”协同运行机制。这一创新机制的建立,犹如构建起一座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使机场内部各部门以及外部相关单位之间实现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运行治理体系。

运管委充分发挥机制协同的强大凝聚力,以提升航班放行正常性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目标,精心构建了涵盖空地协同放行、干支协同运行、三区协同联动等在内的十项运行机制。这些机制犹如精密齿轮,相互咬合、协同运转。同时,依托先进的协同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资源的合理共用,极大地提升了应对大面积航班延误的效率。截至2025年8月,机场航班正常率高达91.48%,靠桥率更是提升至94.07%,这一系列优异的数据,无疑是对运管委工作成效的有力见证。

机管委与外管委深入贯彻落实民航局“四型机场”建设要求,创新采用“党建+业务”模式,如同为业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通过组建跨单位“机坪运行攻坚党小组”,切实解决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同时,打造“1+N”创新工作体系建设,针对机坪运行中的痛点问题,专门设立“创新孵化专区”。在这里,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成功孵化出“机位动态预分配模型”“指尖运行”2项创新方案。其中,“动态预分配模型”成效显著,使高峰时段机位周转率大幅提升15%,为机场运行效率的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牵头组建涵盖运行、安全、设备、管理等多领域的“机坪运行管理专家库”,积极推进“5S机位建设”,持续深化运行管理机制创新。通过全面推进运管委、机管委、外管委“三委”协同治理体系,强化与空管、航司、油料等单位的统筹联动,不断提升运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为机场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生态共治是筑牢安全的“绿色屏障”

长期以来,银川机场始终以“生态治理、和谐共生”为美好愿景,通过科学研究、精准施策与多向发力,构建起一个多部门联动、全链条闭环的生态治理体系,全力打造安全韧性、绿色低碳的运行模式。

机场聚焦飞行区安全这一核心任务,制定了《银川机场鸟害防治能力提升专项工作方案》,建立起驱鸟人员补充机制,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对鸟防事件及时进行分析、复盘和溯源,深入总结鸟类活动规律及危险等级,创新实施“斗鸟三十六计”和“驭鸟八策”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驱鸟策略。

为打破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银川机场积极联合自治区林草局、白芨滩保护区等属地单位,携手共进,形成共治合力。通过共享鸟类迁徙与栖息数据,共同探索生态保护与飞行安全双赢的科学路径。在实际行动中,机场通过科学调控植被、清除食物源与水源等措施,从源头上削减鸟群聚集风险,犹如为飞行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生态缓冲安全屏障。此外,机场还引进新的驱鸟设备,并充分共享ADS-B系统数据,有效增强了驱鸟设备与航班运行的联动性,进一步提升了驱鸟设备的工作效能。同时,通过编制年鉴、绘制甘特图、更新鸟类活动图等方式,不断总结经验,从组织架构、鸟情及生态环境监测、飞行区鸟防等六方面持续优化鸟防管理体系,为飞行安全保驾护航。

三区一体协同保障

银川机场建立了以AOC为航班运行指挥核心,公共区、航站区和飞行区分区管理的运行模式,这一模式犹如将机场的各个部分有机整合为一个高效运转的整体,实现了三区协同运行,能够高效统筹保障资源,显著提升应急处置效能与运行韧性。

在应急能力建设方面,机场针对航班延误、设备故障等各类突发场景,常态化开展离港系统故障、安检系统故障、消防等应急演练。通过不断强化预案复盘与评估应用,持续优化处突流程,使机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反应、从容应对。在运行效率攻坚方面,机场积极争取空域资源与航班时刻增量,成功突破高峰时刻瓶颈,为航线网络优化与航班加密提供了有力支撑。

机场逐级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将特殊天气保障经验进行固化,凭借着强大的应急处置能力,有力应对了年初连续地震、极端降雪、降雨和春季大风沙尘等多轮复杂考验,圆满完成两会、葡萄酒博览会等重要保障任务。结合季节性特点,机场制定了《雷雨季节运行保障》等专项方案,重点加强施工管控、设备维保、高温运行、汛期强降雨应对、跑道侵入防范、航班协同运行及航延备降保障等工作,严守安全底线。在协同机制创新方面,机场与空管部门开展“联学共建”活动,推动运行标准衔接与应急协同深度融合,有效压缩响应链条,提升决策协同水平,构建起信息互通、快速响应的保障新格局。

从内部机制的高效协同到外部环境的联合治理,从关键资源的成功争取到科技手段的深度应用,银川机场始终坚守安全发展底线,持续深化“机制深融、生态共治、三区一体”的运行治理模式。以智慧化、精细化、协同化为发展方向,不断夯实安全根基、提升运行品质,为人民群众美好航空出行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体验。(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lijiahuan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