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西北首座L4全自动登机桥系统落地兰州中川机场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6-07 11:50: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王一斐 报道:近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智慧化建设迎来新突破——T3 航站楼全部登机桥正式启用行业最高等级的L4远程自动对接撤离模式,标志着西北地区首个全流程自动化登机桥运行体系全面落地。这一革新不仅将飞机对接时间压缩至50秒内,更通过智能化管理节省65%人力资源,为“一带一路”沿线智慧机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兰州方案”。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登机桥全面启用全流程自动化运行模式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崭新的登机桥操作中心,操作员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控制系统远程操控桥体精准对接波音737-800型客机。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激光测距数据显示,桥体与飞机舱门的对位误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整个对接过程如精密仪器般流畅高效。


操作员正在通过远程控制系统进行飞机对接与撤离(本文图片均由孟庆海拍摄)

自兰州机场三期工程启动以来,便将全自动登机桥系统列为四型机场建设的核心工程。项目团队深度融合《民用机场无人驾驶旅客登机桥技术要求》等行业标准,创新构建“设计-建设-调试-验证”全周期协同机制。与传统建设模式不同,该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登机桥钢结构应力监测、激光导航定位、AI风险预警三大系统的国产化集成创新。

为确保L4模式万无一失,机场组建由运行、维修、安全等多专业组成的攻坚专班,累计召开12次全流程模拟推演会,针对飞机偏航、设备故障等8类典型风险场景,制定包含冗余电源切换、应急手动接管等13项专项管控措施。在人员培训环节,创新采用 VR 模拟对接系统与真机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模式,32名操作员人均完成120学时高强度训练。

投运后的实践数据印证了技术革新的显著成效。与传统L2人工模式相比,L4模式下的对接效率提升40%,旅客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8分钟,更通过集中控制中心的集约化管理,年节约运行成本超 800 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搭载的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已累计采集23万组运行数据,通过AI算法持续优化对接策略。目前系统已能自动识别7种主流机型的舱门位置特征,在侧风风速12/秒的复杂条件下仍能保持精准对接。边运行边进化"的智慧化特性,为未来对接宽体机及特殊机型奠定了技术基础。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此次突破,不仅实现了人工操作到智能操控的技术跨越,更推动机场运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通过构建“远程集中控制+现场应急支援”的新型保障体系,机场首次实现登机桥系统的跨区域协同调度,在高峰时段可动态调配资源支援繁忙桥位,使整体保障能力提升30%。这种管理创新为枢纽机场应对航班波峰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正以智慧化转型重塑空中门户形象。(编辑:陈虹莹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chenhongying 000
推荐新闻: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