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襄阳机场:筑梦空港砥砺行 同心共创新征程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1-21 18:49:00

变革,凝聚发展的力量;重组,搭建希望的桥梁。

襄阳机场重组二十载岁月如歌,襄阳机场在重组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华丽转身,在困境中谋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如今已逐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与区域航空港的闪耀明珠。

襄阳机场是全国第一家由地方政府集资修建的民用机场,1986年由地方筹资三千余万元,历时三年建设,于1989年12月14日通航,是全国第一家一个机场两种管理体制的民用机场(即襄樊市民用航空站和民航襄樊航管站)。

2005年1月18日,湖北机场集团对襄樊航空站进行了重组,与2004年划归湖北机场集团的民航襄樊航管站合为一体,组建襄樊机场公司为机场集团全资子公司,结束了“一场两站”的机场模式,实现机场空管和地面保障一体化运营。

时光回溯20年前,彼时的襄阳机场发展举步维艰,基础设施薄弱,人员不足,安全与业务能力存在短板,甚至一度出现局方限制运行的状况。湖北机场集团的重组如春风化雨,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航站楼面积由小变大、通航城市由少变多、保障能力由弱变强、服务质量由低变高……二十年间,依托机场集团专业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并在襄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襄阳机场干部职工上下勠力同心、拼搏奋斗,一同开启蜕变腾飞之路。

夯出新强度,推动基础建设稳固之变

自重组以来,湖北机场集团持续对襄阳机场进行固定资产投入,助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度。

航站楼历经多次改造升级,实现了从空间局促、设施陈旧向宽敞明亮、功能完备的蜕变。2005年至2008年完成T1航站楼两期改造工程,2021年单体贵宾楼投入运营;2009年政府出资修建新机场路,改善了进出机场的陆路交通环境,2010年完成跑道道面应急改造,2013年完成跑道、联络道道肩拓宽及配套应急三项工程;2014年襄阳机场飞行区等级升为4D,消防救援等级升为7级,2019年2600米跑道顺利启用,综合保障实力持续增强;2017年正式启用T2航站楼,航站楼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T1、T2两座航站楼同步运行,从“乡镇化”转变为“城市级”,成为现代化空港的亮丽名片。

安全保障设施全面更新换代,逐步夯实发展平台。跑道、围界、助航灯光等关键设施的升级改造,以及撒布车、热吹车、涡喷7吹雪车的配备,让机场在面对复杂天气时也能从容应对。2024年增设飞行区车辆运行管理系统,通过统一车辆编号、规范授权区域、加设车辆定位,筑牢跑道侵入屏障,通过增设跑道监控视频实现塔台管制全视角监测跑道,进一步强化机场跑道安全,为航班安全起降筑牢根基。

飞出新速度,推动市场航线拓展之变

岁月无言,沧桑行过。航线拓展是襄阳机场发展的重要篇章,从重组之初的4条航线、4个通航城市、周航班量11架次,旅客年运输量仅为4.6万人次,发展到如今密集覆盖国内主要区域的航线网络,旅客吞吐量与货邮吞吐量持续上扬,通航城市不断增加,周航班量实现了数十倍的飞跃,全国排名稳步提升。

2012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万人次,同比增长97.4%。2013年业务量持续高增长,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同比增长50%。在2017年突破百万旅客吞吐量后更是迈入发展快车道,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达到历史高峰190万人次,2021年航线达到最高值34条,航线网络实现链接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华北、华东等各个区域。2022年旅客吞吐量排名跃升至全国第62位,历史最优,2024年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4千吨,创通航以来历史新高,航空市场发展充满活力。

襄阳机场航空口岸首次临时开放于2024年12月30日圆满收官,从“十二五”启动申报,十年不懈努力,最终结出硕果。相继开通襄阳直飞香港、越南芽庄、泰国曼谷3条国际(地区)航线,共保障航班172架次,旅客吞吐量28295人次,高质量完成了首次临开的目标任务。

一条条航线的开辟、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见证着襄阳机场成长的轨迹,不仅缩短了襄阳与世界的时空距离,有力地促进了襄阳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还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带动了旅游、物流等产业蓬勃发展,更在区域航空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聚出新力度,推动企业治理管控之变

聚力,是厚积薄发,是久久为功,是同向发力。自2012年以来,机场不断探索改革创新的发展路径,积极推进市场化、专业化转型,走管理型、集约型机场发展道路。将前期积累的知识、经验与人才资源迅速整合,构筑管控长效机制,从战略规划、党建共振、人力资源、安全服务、经营管理等多维度释放出最大的效能,实现了安全平稳态势、运行品质稳步提升、内部管理提质增效。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一次次改革的举措推动着前进的步伐,不断提升经营质效。机场广告、餐饮等领域引入专业力量,实现特许经营,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两非业务”(非经营性业务、非核心保障业务)通过服务采购优化资源配置,公益性职能复位并高效运转,依托集团一体化平台整合机务、物流、空管等业务,实现降本增效,2014年-2016年,连续三年首次实现盈利,扭亏为盈的成绩在支线机场中独树一帜。

近年来,在改革转型的逐梦路上不断谋求更好的出路和效益,围绕机场集团“主业做强、辅业做大”战略路径,加速助推航旅融合,向内深挖商业资源。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存量资源,2024年首次探索“航空+研学”等方式,挖掘商业潜力,非航收入多点开花。

20年来,襄阳机场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之+”为核心的“1+4”党建品牌矩阵领航作用。不断汇聚内外部发展资源、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吸引了众多高学历、专业强的优秀人才加入,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人才梯队。把安全和服务作为发展的两翼,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锻造发展方式新、布局结构新、经营机制新、公司治理新的现代化空港。

回首过去的二十年间,襄阳机场获得可喜可贺的成绩:在安全保障能力方面,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安全发展水平,筑牢民航安全生命线,多次荣获民航局“平安民航”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湖北监管局“安保能力”建设先进单位。在服务品牌提升方面,有效将航班截载时间缩短至25分钟,远超行业标准。创新推出共享婴儿车、无陪儿童小马甲、“360度位移检查法”等服务提升举措,打造“三顾情”品牌建设,成为省内率先打造民航岗位IP及富有地域特色文创产品、推行岗位规范化服务的支线机场,曾荣评“2021年度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优秀机场”。在文化建设方面,2024年,襄阳机场荣获民航安保文化创意大赛二等奖,中南局第一名;消防“烈焰”班组、安检“空港之翼”班组曾分别荣获“全国民航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襄阳市“最美班组”、襄阳市“杰出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年轻干部荣获全国民航优秀共青团干部、襄阳市总工会“最美职工”等荣誉。

时光绵长,山河为证。二十年风雨兼程,抒写着襄阳机场人拼搏进取精神;二十年改革创新,践行着“人民航空为人民”的行业初心;二十年耕耘不辍,镌刻着襄阳民航事业发展的非凡印记。

展望未来的十年,襄阳机场将继续以创新为翼,在服务地方发展、助力区域腾飞的征程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向着更高目标奋勇翱翔。全体干部职工依然会奋楫笃行,谱写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璀璨华章。(《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永军 通讯员赵佳艺)(编辑:金杰妮 校对:王亚玲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zhangtong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