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广西民航成立暨开航70周年:让壮乡的歌声乘上航空的羽翼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10-26 11:21: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丘瑜 报道:“绿绿山坡下,清清溪水旁,长棵大榕树,像把大罗伞。

山坡好地方,树林密麻麻,鹧鸪在这儿住下,斑鸠在这儿安家......”《百鸟衣》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地区的民间故事,能歌善舞的壮族人民将其改编成甜美的歌谣,寄托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022年10月26日是广西民航成立暨开航70周年。70年来,从无到有,广西现代民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网进一步织密,四通八达的航线使壮乡的美好传播得以乘上腾飞的翅膀一路传播到远方。

10月19日,广西史上第一个集民航、城际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简称:GTC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于同日完成运营管理移交工作。GTC工程位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前,总投资66.4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0.5万平方米,拟于10月底启用社会停车场、11月底引入经停机场的高铁并预留了“十四五”期间轨道交通机场线的接口,极大改善了自治区首府机场“三不通”(不通高铁、地铁、动车)的落后状况,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通过南宁机场“四改造”、“两提升”重大项目打造区域客运、货运“双枢纽”的成效初步显现。

今年以来,民航类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总体面临着压力陡增的态势,既有来自国内疫情形势反复的干扰,大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补正、沟通与评审只能通过线上流程,制约着异地审批效率;有来自于也有来自安全生产的压力,施工工地临近运行中的繁忙跑道大大增加了不停航施工、跑道防范入侵的难度;有同时期统筹推进数个重大项目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挑战;面对新机遇、新态势,广西民航全体同仁砥砺前行,展现出了坚强韧性与巨大潜能。今年,两个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点工程——GTC工程及南宁机场国内公共货站二期顺利竣工验收;原计划年底开工的南宁机场空侧转运中心及国际待运区提前2个月达到开工条件;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南宁机场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加速推进。

未来,广西民航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挑战与机遇并行。一方面,重大项目建设本就具有融资资金需求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回收成本期限长、民间资本直接参与难度高的特点,却又受国内外新冠疫情多次反复干扰影响,民航行业整体陷入低谷,广西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面临的资本金来源不足或阶段性到位难问题更为突出。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为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关键作用,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投放了首笔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得益于此,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南宁机场空侧转运中心及国际待运区建设工程得以“饮水解渴”,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未来5年,广西民航工程项目建设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远超过广西民航成立70周年以来的建设投资总和。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更是一次“全面大考”。面临新变化、新特点、新态势,传统的民航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已不足以应对,迫切要求须在深入研究、科学谋划、主动应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系统思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抓好重大项目上来。

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政治引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高质量、高标准的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广西民航高质量发展。要牢记“国之大者”,锚定新时代交通强区和民航强区战略目标,主动把重大项目建设放在国家、地区稳住经济大盘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全局下谋划推进;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坚决防止所辖重大项目工程建设领域发生腐败和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守住清廉机场底线,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要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按照现行招投标有关规定,在满足设计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优势以降低造价成本、提高投资效益;要严格施工合同履约管理,加强工程施工合同履约和价款支付的监管,引导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加强沟通,切实督促双方按照审定的施工图履约,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二要稳字当头守底线。稳基础方能谋长远,稳中求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即便项目再多、工期再紧、任务再重,在项目建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一个工人一个工人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的绝对过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绝对安全。

三要提质增效走好创新路。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效能,守正更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智慧民航建设是“十四五”时期行业发展的主线,在实施“四改造”、“两提升”重大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探索以典型场景应用为抓手,统筹推进数字化电子施工管理平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BIM+GIS融合运维管理平台的开发应用以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加快重大项目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经验,探索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数字机场、智慧机场,做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实干是最好的担当与作为,再多的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方能破解。进入“十四五”,新一轮的任务再次摆在了眼前。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只要坚定凝聚在党旗下,团结一致、奋楫笃行,就一定能圆满完成“人民航空为人民”、“民航强区”的任务,为广西民航的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东航MU5198机组成功救助被毒蛇咬伤旅客
金鹏家庭会员同行可享额外积分奖励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程技术...
大庆萨尔图机场开展民航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七...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与...
江西民航消防专业培训圆满举行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应急演...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
郴州机场举办2025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延吉机场召开“航司乐·丝蜜达”服务品...
江西航空成功举办2025年度江西省“天工...
发力培育引入AI企业 东航滨江中心获“模...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