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吴涛、李雷 报道:在长春机场的机坪上,地服分公司是一支全天候奋战的硬核团队,在这支团队里,特种车辆设备不仅是钢铁制造的操作工具,更是团队成员的亲密战友和忠诚伙伴,而李立权同志就是这些特种车辆设备的“家庭医生”。
李立权同志今年54岁, 1991年5月自部队复员来到吉林机场集团(时称吉林省民航管理局)车辆管理处,从事运输旅客、职工的班车驾驶工作。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青年到中年,这名有着33年党龄的老党员目前担任地服分公司设备管理员,2021年度被评选为吉林机场集团“能工巧匠”,2020年度被评选为地服分公司“技术尖兵”。他对工作忠诚担当、积极主动,对车辆设备有着深厚的感情,肯下苦功夫、笨功夫去钻研探索,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要用入党时的忠诚和热情来工作,在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汗水”。
敬畏安全 绝不“带病”运行
因为工作细致、认真负责,自2000年起李立权同志被分配负责车辆维保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对工作的严谨细致和对安全的心存敬畏,每次检修车辆和维护保养的时候,他都不敢有丝毫的麻痹大意。机坪安全无小事,交通安全无小事,看似普通的车辆设备维保工作,却关系着航班运行保障安全,关系着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他“懂车”“爱车”,也绝不让特种车辆设备“带病”运行。无论是双休日,还是法定节日,只要有车辆设备处于送修状态,他总是要坚持到单位加班。有一个周末,他正在家里休息,突然接到值班队长的电话,说机坪内有一台车辆出现故障无法启动,操作人员多次恢复未能达到目的,问他是否方便到单位。他放下手中的碗筷,立即出门打车到单位,换上工作服就带领一名修理工进入机坪,一番努力后将车辆恢复正常,没有耽误后续的航班高峰时段保障。就是这样的爱岗敬业精神,让他每当遇到车辆设备出现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去排除故障,用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地维修妥当。遇到一些车辆设备的“疑难杂症”,他经常顾不上吃饭,一干就直到深夜也是家常便饭,心里憋着不修好就不收兵的劲头,多年以来他解决了许多起的突发故障和复杂问题。
李立权同志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优化车辆设备报修程序,修订《车辆设备报修申请单》,力求在规范报修程序的同时,加快故障检查和维修速度。他建议设立了“车辆运行、维修信息企业微信群,”便于及时发布车辆设备报修、维修、保养、检查等信息,并通知操作人员注意遵守车辆修复后的操作注意事项。他经常像“医生”一样细心叮嘱同事们,“冬季车辆修复后需要先升温再使用,不能将车辆启动后直接行驶和操作……”
以维代修 降低维修费用
在多年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李立权同志摸索出了一套以维代修、以修代换,降低车辆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的有效方法。他一方面加强零件、材料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另一方面加强日常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尚处于未萌状态的故障;他在日常检修过程中尽量以维代修、以修代换,充分利用现有零件、备件,减少大维修的次数。他定期深入到机坪作业现场,细心了解车辆设备的使用状态及运行状况,认真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并为每台车辆设备建立了“病例库”。在动态管理“病例库”的过程中,他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方法,要勤看勤问,多观察车辆状态,多和操作人员沟通,及时发现和处理车辆设备故障隐患,绝不让车辆“带病”出勤;要多检细查,利用现场查看、操作人员报告、每月“车场日”等契机,做好以维代修、以修代换;要建立标准,认真查阅车辆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维修保养资料,结合车辆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实际性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维保工作。
有一年冬季,长春机场遭遇了极端低温天气,一台停放在库内的清水车被冻裂了主循环泵。如果按照维修厂的意见,更换新循环泵需要约1.5万元,凭借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他提出精心修理完全可以恢复部件使用。说干就干,他带着一名维修工采取“焊-磨-检”方式反复三遍,又连续进行注水试验,以极低的成本完全恢复了部件的功能。22年以来,经他手维修过的零件数以千计,故障能修的尽量修,部件能不换的尽量不换,节约了宝贵的车辆设备维修费用。
技术改造 延长零件寿命
从车辆设备上更换下来的旧零件,李立权同志都会认真细致地清洗好、整理好,在确保性能安全的前提下,对可以使用的旧零件进行二次利用。他认为,这些零件都还有使用价值,都是他的宝贝。
在修旧利废的同时,他更加注重通过技术改造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在维修污水车水管接头过程中,他认真研究水管接头的维修技巧和延寿方法。水管接头是铝合金制成,结构复杂、材料易碎,在长时间、高频次的使用过程中容易自然损坏,针对这一特点,他开动脑筋、反复验证,探讨出“在水管接头的内外环之间注入适量的润滑脂”,减少内外环之间的摩擦,从而减缓接头材料的磨损速度,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通过这一改造,水管接头的使用寿命延长了两倍以上,每年节约换件成本约两万元,而且提高了污水车的出勤率。
李立权同志牵头对存在安全风险的某批次传送带车升降操控按键进行改造,对车辆空调暖风系统进行改造,对带有液压装置的车辆安全阀进行校验,研究平台车遥控急停方法,在车库内增加应急灯。在同事们的眼中,这位总是埋头苦干的老同志就是单位里的“车辆医生”。
做好监督 杜绝物料浪费
每年春秋两季车辆设备换季,李立权同志都要认真制定换季计划和物料清单,督促维修厂按照时间和进度要求保质保量推进工作。他及时通知、协调操作人员在确保航班保障用车的前提下,迅速将换季车辆设备送到维修厂。他现场监督维修厂按协议要求更换润滑油、润滑脂、防冻液、液压油、易损小件,在当天工作结束后,及时将检验结果、更换油品种类和数量、维修小件型号和数量填入《车辆履历簿》,以备统计和查阅;为加强送修车辆的跟踪管理,他经常在维修厂驻守,每天对送修车辆进行记录和统计,并对各种维修状态的车辆信息进行汇总留存,便于安排次日工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机场老员工,李立权同志始终以先锋模范标准严格要求自己,31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爱岗敬业,当好平凡朴实的“车辆医生”,默默为企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