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内蒙古机场集团全力落地“干支通、全网联”战略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10-08 14:24:00

近日,2021年冬航季换季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在内蒙古机场集团各机场与基地航司协调的航线编排时,“互联互通”航线成为了双方必然讨论的议题之一,而且对这类航线的开通热情都非常高。

什么是“互联互通”航线?这要从内蒙古机场集团近期实施的自治区机场互联互通开始介绍。

统筹谋划,借力行业战略开展网络升级

202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提出:要构建“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网络。为了落实民航局战略部署,内蒙古机场集团自年初就开始行动,以“调时刻、调航线、调结构”主线,盘活时刻资源,优化机型和航线结构,构建更为完善的航线网络。

进入8月,面对疫情反复造成对运输生产造成的持续冲击,尤其是疫情对自治区至国内其他城市航线的影响,内蒙古机场集团领导班子将目光向内,根据行业战略的正确指引,立足自治区内航空需求这一基点,充分挖掘区内支线市场潜力,谋划构建更为完善的自治区内部航线网络,开始实施自治区机场间互联互通,并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积极推进,该项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和盟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据内蒙古机场集团市场部负责人介绍,作为内蒙古机场集团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自治区机场间互联互通将打通自治区内部航线网络的“断点”和“堵点”,一方面通过开通和加密“支支”“支通”航线,构建完善的支支、支通网络,解决各盟市间航班少或不通航班的问题,激发各盟市及周边旗县百姓出行的潜在需求,加强自治区内部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逐渐减少区内航线对呼和浩特机场时刻资源的占用,将机场宝贵的时刻资源用于开通至国内其他城市航线,助力自治经济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借助行业战略的东风,内蒙古自治区航线网络的得到再次升级。

初战告捷,首条航线受到多方好评

1.jpg

乌兰浩特机场对首航航班举行了欢迎仪式

9月16日,自治区机场间互联互通启动后的首条 “支支通”航线——呼和浩特—锡林浩特—乌兰浩特航线正式开通,锡林浩特、乌兰浩特两地人民群众往来的出行体验得到了根本改善。

此前,旅客来往两地的地面交通(火车、汽车)所需费用在200元左右,耗时均在10小时以上。航线开通后,直达两地的航班机票价格仅为100元(不含税),且航程仅需1小时。

1.jpg

蒙古族乘客朝鲁大叔点赞航线开通

在首航航班上的组织的随机采访中,旅客杨先生表示:因为在乌兰浩特承揽了建筑工程业务,每个月至少要两次往返于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最早坐班车、火车,这都不方便,开车得十一二个小时,今天我专门买了这个航班去乌兰浩特,确实节省了很多时间,非常方便。”而到乌兰浩特帮助女儿照顾外孙的蒙古族老人朝鲁说到:“每年咋也得来回走个两三趟,以前都是坐火车、长途汽车,很累呀,我这腿脚不利索,坐车到了地方手脚麻的不行,这次听说有这个航班了,闺女就赶紧给我买了票,一个小时就到了,好,真是太好了!”

截至10月5日,该航线已运营9班,客座率均在80%以上,为内蒙古机场集团带来旅客吞吐量达到6221人次,单班贡献旅客量达到700人次,超过了1架宽体机满载旅客带来的旅客贡献。

发挥优势,协调各方打造良好局面

作为一项旨在激发本地航空市场需求的举措,成功协调各方,将一条航线运营好,并没有汇总一段亮眼数据那么简单。为什么首条航线开通能取得可喜成绩?那是因为内蒙古机场集团具有多年深耕本地航空市场的深厚积累。

自2006年开始,为了提升自治区航空运输的通达性,内蒙古机场集团就致力于先后实施了模拟航空、支线快线、区域枢纽、干支联动、全网通等航空发展战略,基本构建完善了通用到支线、通用到首府、支线到首府、从支线经首府中转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和二三点重点城市的航线网络,积累了丰富的本地航空市场开拓经验,培养了一大批航空市场开发人才。

自互联互通航线营销启动以来,内蒙古机场集团熟悉本地航空市场和整合政策资源的优势又迅速显现出来。通过多次主动汇报,积极争取到了自治区和盟市政府的政策支持;通过资源调配,协调基地航司提供了充足运力,机场搭台、政府支持、航司唱戏的基础局面迅速形成。

此外,内蒙古机场集团还发挥规模优势,组织所属机场市场人员开展直达群众身边的精准营销。

以呼和浩特—锡林浩特—乌兰浩特航线为例,锡林浩特机场和乌兰浩特机场组织人员深入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向往来两地的市民开展20余次的精准宣传。锡林浩特机场还别出心裁地组织人员加入多个“兴安人在锡盟”微信群,向近2000人不间断宣传航线信息;乌兰浩特机场争取政府沟通,免费使用全市各大广场和公交站点宣传栏,宣传航线信息,最大力度扩大航线的营销宣传面。内蒙古机场集团还组织专人紧盯客票销售情况,制定优惠力度大、随时能调整的票价政策,保护旅客的出行积极性。多方面深入细致的举措,保证了航线运营的可喜成绩。

因地制宜,“三步走”着力确保落实落细

9月14日,民航局推出了助力行业行业恢复发展六条政策。内蒙古机场集团推进的自治区机场间互联互通,与政策中提到的“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激活国内航空市场潜力”内容高度契合。如何真正落地“干支通、全网联”、实现自身的恢复发展?内蒙古机场集团因地制宜,本着成熟一批后再开通一批的原则,确定了实施互联互通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将先满足“刚需”,预计开通12条支支通航线,解决东部盟市旅客乘机出行需要经呼和浩特中转“折返飞”的问题,满足1000多万人在自治区内的便捷航空出行需求。

第二阶段从2022年4月到2023年10月,将加密客源好航线上的航班频次、升级运营机型(小变大),同时开通有需求的季节性旅游航线,是分散于内蒙古东西部的森林、湿地湖泊、草原、沙漠等旅游资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满足游客 “快旅慢游”的需求,助力自治区旅游业升级发展。

第三阶段从2023年11月至2025年,在巩固上述航线稳定运营的基础上,以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作为有效补充,进一步织密机场间互联互通的“支支通”网络,提升小支线及通用机场互联互通的便捷性。

除了分阶段实施,内蒙古机场集团在开通互联互通航线时,还充分考虑了淡旺季需求、与高铁配搭、机型配置、票价政策、包头机场“次枢纽”和通辽机场“小枢纽”打造等等因素,每一条互联互通航线的背后都体现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工作原则。

下一步,内蒙古机场集团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实现自治区东西两翼区域间机场互联互通、东西机场间联通;最终实现从区内任一机场出发,在不需“折返飞”的前提下,最多通过一次中转即可抵达区内其他机场的航线网络格局。

内蒙古机场集团总经理陈建军表示,机场集团将立足自治区内航空需求这一战略基点,积极推广通程航班服务,推进干支、支支、支通航线互联互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航线,激活三四线城市潜在市场需求,让“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服务网络惠及更多地区和百姓。(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龚玥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东航MU5198机组成功救助被毒蛇咬伤旅客
金鹏家庭会员同行可享额外积分奖励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程技术...
大庆萨尔图机场开展民航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七...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与...
江西民航消防专业培训圆满举行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