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浦东机场生态驱鸟人:为护航班平安,也为与鸟儿共享蓝天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02-01 16:15:00

浦东机场驱鸟成效,直接事关着全球抗疫物资运输-浦东机场供图_副本.jpg

浦东机场驱鸟成效,直接事关着全球抗疫物资运输(浦东机场供图)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蔡园园、俞雪冰 报道:一月下旬的一个上午,浦东机场飞行区,一架汉莎A340客机从飞行区管理部生态净空科管理科科长孙财千头顶掠过,降落后没有滑去航站楼,却靠向了货运区。“客改货!”孙财千和同事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景。作为中国民航最大的物流枢纽,浦东机场是我国防疫物资出口全球最重要的空中门户,这几个月更尤其让机场鸟情团队觉得肩头担子沉甸甸的:浦东机场比邻的长江口迎来了候鸟迁徙高峰,与此同时,全球疫情也进入新一轮高峰,机场岁末年初的驱鸟成效,既事关旅客安全,也直接关系全球抗疫物资运输大动脉。

随着环境改善,过去一年上海地区观测的鸟类数量同比上升40%,浦东机场及周边区域观测到的鸟类增幅更猛。而机场驱鸟人说,他们有信心在春运季为旅客和防疫运输筑起平安防线,因为他们正着手开展新一轮以“治虫”、“控草”、“防水”为关键、旨在切断飞行区鸟类食物链的生态驱鸟体系建设,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白花三叶草只有零零星星几点了”,孙财千指着飞行区土面草地上,几乎一片枯黄、偶尔才有的点状绿色如是说。这里曾经遍布喜寒的白花三叶草、秋冬季节也满满绿色,下方庇护了大量越冬的昆虫、蜗牛、两爬动物,容易吸引候鸟觅食。2020年开始,机场生态净空管理科与上海市农科院合作,由农科院设计除草和替换种植方案,安排专业的园艺和监理机构方案作业、监理。经过生态治理,飞行区草坪到2021年初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往占据优势的白花三叶草萎缩了95%以上,取而代之的是冬季会凋谢、能切断鸟类食物来源的狗牙根。

一片枯黄的草地,在保障候鸟迁徙期与防疫物资运输高峰期叠加的岁末年初,保障了航班安全-钱擘摄_副本.jpg

一片枯黄的草地,在候鸟迁徙期与防疫物资运输高峰期叠加的岁末年初,保障了航班安全(钱擘/摄)

常绿的白花三叶草,在浦东机场土面,已经基本被冬季凋谢的狗牙根取代-钱擘摄_副本.jpg

常绿的白花三叶草,在浦东机场土面,已经基本被冬季凋谢的狗牙根取代(钱擘/摄)

和“治虫”、“控草”一样,浦东机场生态驱鸟中的“防水”,同样围绕切断机场水域的鸟类食物来源。

利用机场航班总量受疫情影响走低的空挡,鸟情部门变运行低谷期为生态治理窗口期,进入飞行区内平时因航班运行无法关闭作业的区域,清淤排水沟、给水面全面覆盖地网,从而大幅减少水生生物生长,并在机场调节水池安装拦鸟网、塑料防鸟刺,以防鸟类飞落觅食。

一年来,浦东机场变航班低谷期为生态驱鸟作业窗口期,为飞行区水面张网避免其成为吸引鸟类的食物来源-浦东机场供图_副本.jpg

一年来,浦东机场变航班低谷期为生态驱鸟作业窗口期,为飞行区水面张网避免其成为吸引鸟类的食物来源(浦东机场供图)

在春运航班、各国货机南来北往的机场飞行区,记者遇到了由首席驱鸟员杨忠君、生态管理员樊波、施工监管员姚康易组成的当值驱鸟分队。这几位工作人员说,如此分工也是通过实践摸索出的创新模式;首席驱鸟员合理制定驱鸟策略,根据航班起降方向、鸟群种类,调集煤气炮、声波等驱鸟设备,提升现场驱鸟效果;生态管理员负责鸟情观测,排摸引鸟因子和防、驱鸟设备隐患;施工监管员负责把控鸟情部门所委托作业单位的施工安全和质量,确保生态治理效果。

浦东机场鸟情团队还把紫外线杀虫箱搬上机坪、通过分析杀灭情况,调查机坪昆虫品种,为“治虫”提供依据;下一步他们还计划引入能自动拍摄图片、AI读图判别品种、具备数据记录分析功能的自动杀虫箱,进一步提升科研效率。

浦东机场的生态驱鸟,不仅有首当其冲的鸟情部门,还有整个体系的支撑:机场在飞行区周边20公里扩展设立了鸟防核心区、鸟防警戒区、鸟防监控区3道防线。在外围的警戒区和监控区,机场各部门和各驻场单位互相协作,为驱鸟提供信息与作业支持。就在不久前,机场工作人员驾车行驶途中,发现了一处位于“鸟防监控区”、对飞行安全构成直接影响的鹭鸟栖息地,由各方联动,通过改变当地植被消除了鸟群聚集的隐患。

浦东机场利用杀虫设备开展治虫科研-浦东机场供图_副本.jpg

浦东机场利用杀虫设备开展治虫科研(浦东机场供图)

浦东机场的声波驱鸟设备-浦东机场供图_副本.jpg

浦东机场的声波驱鸟设备(浦东机场供图)

浦东机场的激光驱鸟设备-钱擘摄_副本.jpg

浦东机场的激光驱鸟设备(钱擘/摄)

据统计,通过新一轮生态驱鸟举措,一年来浦东机场飞行区高危肇事鸟类数量下降近70%,责任区鸟击事件同比下降三分之二。

“我们也张网拦截,也必须有枪支这'最后一道防线',但这些是万不得已,我们最希望的是通过生态治理,让鸟类另选栖息地,不危及航空安全。使人类和鸟类共享蓝天。” 孙财千和同事们如是说。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