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我们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产品滞销危机。如果没有消费扶贫,农户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就都烂在地头了,而我们企业恐怕也很难渡过这一关!”说起民航局的消费扶贫政策,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大漠丝路红公司总经理蔡林饱含感激之情。
消费扶贫是民航局定点扶贫“六大工程”之一,对于田、策勒两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产业持续发展起到了直接而基础的作用。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作为民航局消费扶贫的主力军,在民航局党组的指导下,通过集团公司“出政策,搭平台”、成员单位“展优势,创品牌”、各级工会“发倡议、买产品”、全体员工“齐参与,共出力”的实施路径,充分发挥特有的平台优势、购买力优势和专业优势,开展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和“扶贫产品进机场”,总体投入超过1500万元,为当地的好产品、好厂商插上了飞出大漠的“翅膀”。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今年初,包括蔡林在内的许多当地企业负责人接到了民航局派驻策勒县挂职干部郭成宏打来的电话。
“疫情有没有给企业经营带来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订单几乎没有了,产品大量积压,工厂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能不能帮我们推销一下产品?”
不久,民航局面向全行业下发了《关于对新疆于田、策勒两县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的倡议通知》。为进一步调动成员单位在消费扶贫工作中的积极性,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党委在多个场合强调消费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实施《任务分解书》“挂图作战”,将相关指标纳入党委政治巡察、成员单位“四好”领导班子考核,增强全员参与扶贫工作的荣誉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在民航局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先后发出采买倡议与提出要求后,集团成员单位开足马力,各级工会加大扶贫特产的采买力度,一鼓作气提前完成了1000万元的全年采买金额指标。
“这既是集团公司‘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的体现,也是5万多名员工购买力优势的体现。这些优势在疫情防控期间更为突出,对于推动当地滞销产品销售大有帮助。”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成延向记者表示。
在集团公司成员单位消费扶贫金额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的是江西机场集团。从去年中秋节开始,江西机场集团工会便将节日员工福利与消费扶贫相结合,集中采买两县企业生产的红枣、核桃油、坚果等产品。面对今年的特殊形势,江西机场集团将下半年的节日员工福利提前至上半年发放,目的在于帮助企业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郭成宏是从我们江西机场集团派出去的,我们更要做好‘娘家人’,全力支持扶贫工作。”江西机场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彭志林表示,“发到员工手里的新疆特产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一方面,郭成宏在帮助我们选择产品和厂商时下了功夫;另一方面江西本地确实很难买到品质这么好、价格实惠的新疆特产。”
得益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集中采买,从4月开始,大漠丝路红公司的订单源源不断。“传统的干果市场淡季忽然变成了旺季,几个月来我们的生产线都没有停过!”蔡林激动地说道。
创品牌 搭平台
“头回客”变“回头客”
“能在首都机场开门店的哪一个不是国内甚至国际的大品牌?我们这些地方小企业,那是想都不敢想。”蔡林告诉记者。
南疆素有“大果盘”之称,但由于远离内地市场,产品“出疆难、出疆贵”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于田、策勒两县的特产企业。蔡林告诉记者,此前,他们的产品一般经过粗放式的加工生产,简单包装后就在本地市场售卖,即使是质量上乘的红枣,1公斤也只卖10元左右。
帮助当地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消费扶贫的当务之急。2019年,首都机场商贸公司派出由副总经理高彤带队的专业团队,赴两县的产地及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寻找产品“滞销”的症结所在。
“调研过后,商贸公司针对我们企业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提高产品质量标准;第二,找准定位,突出特色;第三,提升包装档次。”蔡林对记者说,“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改变了原本不规范、不标准、不市场化的经营方式,走上了农产品精加工的发展道路。”
在给企业支招的同时,集团公司还组织当地多家企业的管理人员赴全聚德、御食园等北京优秀食品企业参观。“除了交流学习之外,我们也希望当地企业能和这些大企业建立合作。毕竟我们一家企业的能力有限,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搭好平台,让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帮扶的队伍中来。”首都机场商贸公司党群部副部长高丽萍表示。
好产品也需要好展台。“在帮助当地企业提高扶贫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上,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有着得天独厚的国门平台优势。”成延表示。
在商贸公司的帮助下,从2019年开始,来自于田、策勒两县的扶贫产品通过“绿色通道”,以免租金的形式进驻北京首都机场。2020年,“扶贫产品进机场”全面铺开,8家扶贫产品专卖店和27个扶贫产品专柜在北京首都机场、天津滨海机场、哈尔滨太平机场等7座大型机场开始试营业。7月31日,8家千万级机场的精准扶贫专卖店同步开业,助推扶贫产品“走出新疆、进入国门、面向世界”。此外,商贸公司充分考虑疫情对客流量的影响,将扶贫产品引入拥有百万会员的航城商业微商城进行线上销售。
除了商贸公司外,首都机场餐饮公司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有效提高扶贫产品的“曝光度”。“公司党委专门开会研究,最终选取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两家自营店面搭设扶贫产品展柜,可以说是把地理位置佳、坪效高的商业场地拿了出来,力争给当地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首都机场餐饮公司党群部部长王芳表示。
从专柜到专店,从代销到包销,从线下到线上,许多尝鲜的旅客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扶贫产品借助国门的影响力,逐渐在打开市场销售渠道。
大漠丝路红公司精加工的大枣一公斤现在能卖到50元,而公司的整体利润更是提高了50%。蔡林兴奋地告诉记者,生意红火了,公司招了不少新工人,同时,工人的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一个月平均能拿到2500元左右,比前年增加了500元以上。
形式创新
调动全员扶贫积极性
“这枣片去了核,吃起来嘎嘣脆!甜!”
6月12日晚上,北京大兴机场的快手账号上演了一场特别的直播,青年员工们化身带货主播,以“边吃边吆喝”的方式向观众们推介着策勒县的大枣、核桃、馕饼等扶贫产品。直播带货的“初尝试”便取得了开门红,一共有2.2万人次观看,收到8万多次点赞,现场卖出数千元的扶贫产品。
如何把消费扶贫形式创新和提高员工扶贫参与感结合起来?这是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各成员单位在推进消费扶贫工作时一直在琢磨的点。眼下带货直播正成为具有强大消费号召力的商业模式,何不面向集团员工开展一场扶贫主题的带货直播呢?
直播带货的金点子让人眼前一亮。大兴机场首先行动,号召青年员工参与,首都机场广告公司选派业务骨干提供专业指导,一个9个人的直播项目小组随即成立,小组成员以“90后”为主。
从成立到正式直播,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团队只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但要完成的任务却相当繁重:与策勒县相关部门沟通,确定要推介的产品,确保其品质优良、价格优惠、发货顺畅,同时协调当地领导在直播时出镜连线;根据产品敲定直播方案、脚本和台词;与直播平台协调技术性环节,确保直播过程稳定。为了防止出现差错,从正式直播的前一周开始,直播小组的成员们就利用休息时间聚在一起进行彩排。1.5个小时的正式直播背后,是超过20个小时的重复排练。
在团队成员看来,比一次直播的带货效果更让他们振奋的是,这种新颖的、充满乐趣的参与形式调动了大家消费扶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大家了解脱贫、支持扶贫,整个集团的扶贫工作氛围越来越浓了。而有了大兴机场的成功实践,越来越多的成员单位更有底气地创新扶贫方式了。
以“输血”带动“造血”。在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全方位帮助下,于田、策勒两县的企业不仅在短期内提高了产品销量,也打响了扶贫产品整体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当好产品不再害怕山高路远大漠深,当企业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当农户体会到自己产品的价值,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致富梦”正在绿洲上生根发芽。(《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韶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