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复工复课提效率 中航大实验教学不延误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04-26 13:18: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红叶、马振洋、田毅、李永芬、王付胜 报道:近日,伴随着疫情好转、线下教学陆续恢复,中国民航大学的校园操场上运动的身影焕发勃勃生机,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解、有问有答的互动彰显“教与学”的融洽。伴随着学期推进、毕业季的到来,实验教学课程也陆续开展,教务处以及各单位教学部门根据学生课程进程、毕业设计加紧安排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团队与学生积极投入到教研中。

工训中心教师带领学生上实践课_副本.jpg

工训中心教师带领学生上实践课

教师指导研究生准备实验_副本.jpg

教师指导研究生准备实验

关于实验室管理和使用,学校要求实验人员必须全程规范佩戴符合疫情防护标准的口罩;根据不同性质的实验室和环境条件,采取切合实际、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日常消毒、卫生保洁;保证实验室内通风、空气清新;使用消毒药物喷洒或擦拭时,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损坏仪器设备、引发实验药品反应;仪器设备使用时须进行清理和消毒处理;合理安排人员,避免人员过于集中。

学校要求各单位持续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把控实验人员防护工作在开展实验时,根据实验特性选择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进行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考虑本科生实验教学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科研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教师、实验室、实验物资资源,确保本科教学保进度、毕业生毕设不延误,研究生科研实验出成果。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性与适航系的教职工凭借着坚如磐石的决心、只争朝夕的劲头、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正常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围绕实验室建设、各团队的科研项目等内容,老师与同学们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力争把因为疫情影响而失去的时间都抢回来。适航飞大楼科研实验工作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进入正轨。

教师和学生依托现有的电磁环境效应适航审定技术实验室,开展了无人机高强辐射场干扰效应试验、国产机载设备电磁干扰试验方法等工作,有效支持了重点研发计划、民机科研专项、天津市自然基金等在研项目的开展。实验室教师时刻叮嘱学生注意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熟悉试验仪器使用流程,做好实验室安全预防及应急处理方法,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适航飞大楼实验室中,教师强调实验设备使用规范及实验室安全规定_副本.jpg

适航飞大楼实验室中,教师强调实验设备使用规范及实验室安全规定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熟悉实验设备,开启新学期实验课程_副本.jpg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熟悉实验设备,开启新学期实验课程

为做好恢复线下授课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危害,给师生创造安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欧学院实验室开展了全面消杀工作,对实验室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卫生清洁、喷洒消毒,确保实验室能第一时间满足师生们的教学及科研工作需求。经过中欧学院各部门为全面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进行紧张而细致的准备后,目前教学科研活动也已经步入正轨。 

工程训练中心的实验教学也有序开展着。“我们的实验教学课程是《航空发动机典型部件拆装》,属于重大实验仪器操作课程,主要学习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典型部件拆装练习,使学生在熟悉发动机部件拆装流程的基础上,对发动机结构和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疫情期间,实操演练部分的学习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现在恢复了线下实验教学,老师可以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可以亲手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上动手操作,真的是如鱼得水,使得我们的实验教学课堂更鲜活、更真切,更高效。”工训中心发动机教研室周峰说。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东航MU5198机组成功救助被毒蛇咬伤旅客
金鹏家庭会员同行可享额外积分奖励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程技术...
大庆萨尔图机场开展民航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七...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与...
江西民航消防专业培训圆满举行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应急演...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
郴州机场举办2025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延吉机场召开“航司乐·丝蜜达”服务品...
江西航空成功举办2025年度江西省“天工...
发力培育引入AI企业 东航滨江中心获“模...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