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七秩芳华 百年梦圆——中国民航大学建校70周年综述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1-09-23 16:27:00

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年砥砺奋进。建校70年来,中国民航大学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培育万千英才,秉承“建民航、兴民航、强民航”的办学宗旨,始终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与民航发展同向同行。

栉风沐雨 赓续红色血脉

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传统,这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洪流,具体体现为一种气质、一种性格。这种气质和性格往往是由组建时这个单位的使命,尤其是其首批领军人物的气质和性格决定的。他们给这个单位注入了灵魂,其影响至深至远。

1951年9月25日,中央军委民航局第二民航学校在天津成立。至此,奠定了中国民航大学的第一块基石,开启了新中国民航人才自主培养的崭新征程。毛泽东主席任命首任校长,周恩来总理选定校址,党和国家的缔造者对学校创建殷切关怀、寄予厚望。首任校长方槐将军是我党我军著名的“航空火种”、开国少将,曾经在开国大典上驾驶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一大批老红军、老八路、解放军指战员组成了学校第一批教职工队伍。随着建设发展,学校1958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局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重组为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1977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专科学校。军委和空军党委从各部队尤其是空军航校中抽调了大批优秀教师支持学校,其中很多是当时航空界和空军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

两航起义归来人员是学校建校之初的一支主要技术、业务骨干力量,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了强大的航空报国力量,滋润着天津张贵庄机场旁边这一片红色热土。学校早期教员中的两航起义人员比比皆是,潘国定曾任副教育长,杨积曾任训练科科长,林雨水曾任训练科副科长。此后陆续调入一些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两航起义业务骨干,如秦永棠、周其焕、金焕章、余品珍、陈礼谟等。据统计,学校1959年教师总数为82人,其中两航起义人员达44人;在学校1982年评定的首批高级职称中,7名副教授中有5人为两航起义人员。

何其忱1956年调入学校担任教员,在教学的同时还先后为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等领导人执行专机飞行任务,1958年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文革”期间,何其忱被下放到老家四川广安农村劳动。平反后,他于1972年回到天津,继续担任学校教员,同时为民航总局做波音飞机相关翻校工作,编写了大量教材。

两航起义时26岁的机务工程师邓福庆,从1956年调入学校任教至2001年退休,在学校辛勤耕耘45年,曾获“全国民航优秀教师”称号等多项荣誉。早在1960年,他的科研成果就在全国工业交通技术革新展览会上获得重视和好评。即使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极其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他仍结合劳动实际,奇迹般地发明了脱粒速度是当时标准机器3倍的脱粒机。他用毕生精力致力于科技创新,1986年3月荣获民航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7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历史。

建校之初,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交通很不方便,设施设备严重不足,被指定为校舍的旧营房、仓库等也荒废待修,学校周边大部分是芦苇荡和盐碱地。学校党委带领师生,以使命为发端,以忠诚为阶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平整机场、修缮校舍、美化环境的同时,还一起绘制图纸、制作教具。1959年之后,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局面。全校师生与基建部门共同努力,在当时建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新建起多栋建筑物,两年内新建房屋面积约为原有校舍的两倍。走进学校东丽校区北区,在高大粗壮的白杨树掩映下,可以看见多栋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物,诉说着当年的创业故事。

自1951年建校至1981年,学校机构完全参照空军航校的建制设置,校园生活、学习、工作实行军事化管理,教职员工一律着军装,体现出高度的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鉴于民航业的重要性以及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学校历来重视思想作风建设,坚持艰苦朴素、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办学传统。在紧张的学习训练之余,学校也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员们以苦为乐、乐观向上,自发组建广播电台,在课余时间广播时事新闻、学生动态等。尽管学员的文化程度不一,但同学(战友)之间团结友爱互助,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是民航人一种自觉的责任与担当。1960年5月,山西大同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900余名矿工被困井下,学校派出飞机空投急救物资,圆满完成任务。1960年,山西平陆煤矿工人食物中毒,61名工人生命危急,学校派出飞机及时将药品送到,挽救了工人们的生命,这就是著名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为党和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民航人才是学校办学的根本目标。1963年~1968年,学校共培养了1507名学生,其中本科生192名、专科生591名、短训班学员691名、留学生33名,为民航业输送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

建校之初的30年,虽然学校处于创建和调整时期,经历了初创时期的举步维艰,经历了“大跃进”时期的艰难探索,经历了“文革”时期的困难挫折,但学校的奠基者、创建者、开拓者们为中国民航大学根植了鲜明的红色基因,形成了与新中国民航同频共振的“忠诚、爱国、奋斗”的家国情怀和“明德至善、弘毅兴邦”的校训精神,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民航源于根基融入血脉,并在建设、改革、发展中薪火相传。

改革开放 追逐蓝色梦想

民航的事业在蓝天,民航人的梦想在蓝天。

“我于1987年计算机系成立之初来到民航大学,有幸参与了学校从合格评估到审核评估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很荣幸见证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科学研究不断进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发展历程。在多年教学工作中,从如何上好一堂课,到如何开展好课程建设,再到如何进行好专业建设,真切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中国民航大学首位“立德树人成就奖”获得者王红教授在学校2021年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引发全校师生的强烈共鸣。

王红是中航大2100名教职工的优秀代表之一,见证了学校的发展进程。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民航开启了体制改革等重大变革,民航科教事业蒸蒸日上。伴随其中,中国民航大学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将建设民航强国的蓝色梦想深深融入与生俱来的红色血脉中。1981年8月,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机务、空管、民航运输等民航特有专业实现了“专升本”,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较好地满足了中国民航快速增长对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学校成为中国民航首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实现了中国民航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

进入21世纪,中国民航局加大对民航科教事业的建设投入力度,合理布局院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了包括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在内的民航科教体系,分布于祖国大江南北,定位清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支撑起民航科教事业的宏基大厦。2006年5月,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在创建“国内知名、国际民航界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征程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大步。在中国民航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庆祝大会,明确提出将学校“办成一所享有国际声誉的世界著名的民航类高等学府”的殷切期望,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航局党组高度重视科教工作,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起民航科教创新的“四梁八柱”。按照“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三出”“四型”“五基地”战略布局,选拔培养21名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0名拔尖人才和32个创新团队,认定批准22个民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推进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组建民航科技创新攻关联盟,完善优化民航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成功获批准中国民航首个博士点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激发了民航科教创新工作的内生动力,为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东方风来满眼春。乘着民航科教事业发展的东风,中国民航大学紧密围绕民航强国战略,聚集主责主业,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担当作为。2017年,在民航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正式成为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为后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人才培养方面,革命性地开启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之路,填补了我国民航院校博士点的空白,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本为本”,本科招生质量接近全国高校前5%,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多年保持高位;交通运输专业成为民航系统首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航空类交通运输专业;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成为中国民航第一个建成并获批准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务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全国民航第一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合作办学项目被中法两国评为“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

在科学研究方面,主导研究国产大飞机适航审定技术、研究开发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航空器全球定位追踪;获批准全国民航第一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指日可待;学校自主研发的机场除冰系统、全自助行李托运系统在国内多个机场得到广泛应用;智库作用日益明显,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民航强国建设特征的评估报告得到民航局领导的充分认可,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民航行业文化研究中心硕果累累。

在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方面,学校支持天津市成功获批准无人驾驶航空器实验基地,与天津市东丽区共同成立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学校是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培训升级版成员单位,与国际上的一些民航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在学校2021级本、专科新生开学典礼上,在校生代表、天津市第四期“青马工程”学员邓宏勋发言,要践行当代民航精神,用平凡铸就非凡,把民航人的安全与责任扛在肩上;要把“小我”融入“大我”,用实际行动谱写属于新时代中航大学子的青春华章。

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在《中国民航大学史(1951~2021)》序言里高度凝炼了学校70年建校历史的经验: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学校改革发展行稳致远;必须始终保持与国家和行业的紧密联系,才能不断厚植学校发展优势,彰显独特价值;必须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接续奋斗 铸就金色辉煌

百年征程,恰是风华正茂;奋楫扬帆,再踏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面对新时代的民航科教“新考卷”,中航大应当如何落笔、如何作答?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到多领域民航强国,再到全方位的民航强国,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战略步骤。从建成高水平特色大学到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中航大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民航强国,科教为本。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本质是高质量发展,理应包含高质量的民航教育体系,理应建设与民航强国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牢牢把握“三新”要求核心要义,结合民航“三期”叠加特点,科学制订了《中国民航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学校未来发展擘画出宏伟蓝图。学校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一二三四四五”总体工作思路,按照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双一流”建设和构建高质量民航教育体系为主线,打造“三个若干”人才队伍,坚持“四个面向”,实施“四大核心战略”,最终实现以强化一流党建为引领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以培育一流人才为核心建立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以打造一流学科为牵引构建民航学科生态体系,以作出一流贡献为使命构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完善一流办学条件为基础建设智慧美丽人文校园。

从心而上,璀璨民航。“十四五”时期,中国民航大学将力争在国家级一流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实现重大突破,锚定民航强国战略目标,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服务民航、服务社会的能力,走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第一方阵”,不断强化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的使命担当,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中航大贡献。

赓续荣光,逐梦飞翔。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民航业内外各兄弟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在“明德至善、弘毅兴邦”校训的涵养激励下,一代代中航大人将始终以“忠诚、爱国、奋斗”的家国情怀,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的目标奋楫前行,在建设民航强国、教育强国的道路上坚毅果敢,不懈奋斗,谱写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崭新篇章!(《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璐 特约记者朱瑞新 通讯员张骞、张兆翔)

责任编辑:chenhongying 000
推荐新闻:
提升安全运行能力 十堰武当山机场实现“...
深圳空管坚持细节发力做好雷雨季节保障
富蕴机场助力博乐机场实现跑道灯再利用
徐州机场侯振国:让青春之光闪耀在空防一线
南宁机场扎实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
民航厦门监管局对厦门航飞行签派员定期...
东航助力第135届广交会举办
东航江苏公司飞行员代表清明凭吊抗日航...
丰富家庭旅客出行体验!海口美兰国际机...
延吉机场新增延吉—潍坊—长沙航线
民航华北空管局技保中心动力设备室顺利...
呼和浩特机场“经呼飞”保障首乘老人无...
计划新开3条航线 海航航空旗下乌鲁木齐...
新航季 秦皇岛机场新增广州—合肥—秦皇...
阿克苏机场迎来通程航班备案高峰期
乌海机场开展特殊天气廊桥应急演练
夏秋航季,桂林机场引入新航司
山东临沂机场全面开展“三超”行李进客...
东航打造智慧物流货站软件
加格达奇机场顺利完成2024年度首次定期...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