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中航大主动出击 多措并举稳保就业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5-22 11:35:00

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多措并举,通过“民航院校推进毕业生就业联盟”、拓宽就业通道等一系列组合拳,进一步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截止到目前,学校已举办3场“空中双选会”,累计邀请368家单位参加,提供近3万个岗位。

自疫情发生以来,民航大学主动出击,将保证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在民航局指导下,学校牵头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了“民航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盟”。先后召开4场网络碰头会,就近期工作安排、“空中双选会”组织、“联盟”工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在已经举办的首场“民航院校推进毕业生就业联盟空中双选会”中,各院校积极联系单位,将自己的“老客户”--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推荐给每所“结盟”高校举办的双选会,参加的110家招聘单位中,行业内单位占比50%。第二场、第三场招聘会正在组织招聘单位报名中,截至目前已报名百余家单位。

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盟”撰写发布了《盼舟楫相渡 助民航学子--致广大民航单位的倡议书》,进一步推进校际间的交流,深化校企间的沟通和合作。下一步 “联盟”将联合对2020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满意度和就业状况调研,对民航相关单位进行用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研,分析未来三年行业就业形势,指导‘联盟’院校就业工作开展。对外凝聚优质资源开创联合之路,对内加强组织整合优化就业流程。中国民航大学从“稳保”就业、“快速”行动、“畅通”渠道、“准确”跟踪、“分类”指导、“精细”服务等六个方面入手,提升学生就业率。

上下联动,多渠道整合资源、全方位促进就业。全体校领导带头对接相关学院,对指定学院进行指导和帮扶,深入了解毕业生实际需求;各学院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学术资源,发挥校友、专业教师、班导师、研究生导师的媒介作用,多渠道拓展行业内外招聘单位资源,获取更多企业内推岗位。

保就业不忘培育家国情怀。学校结合国家“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同时协助配合东丽区武装部做好征兵工作部署,针对毕业生开展宣传动员和政策宣讲,帮助学生熟悉征兵工作流程,完成政审、体检、预定兵等服务工作。目前学校已有52名学生报名“西部计划”、12人自愿报名参军,学校将根据相关政策组织做好考试、面试、体检等相关工作。

学校被教育部选作全国100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高校之一,学校动态跟踪毕业生就业状态,正常推进“三报告”制度,即每日上报就业率、每周上报下周就业工作计划、每月上报本月就业工作情况总结。各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在通知学生返校的同时,再次逐一了解“建档立卡”学生、未摘帽贫困县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学生、零就业家庭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深入了解就业意愿与就业期望,实行“一人一策”动态管理。疫情防控期间减少线下办理手续的次数,持续做好线上就业指导服务,为学生进行“一对一”线上咨询,解决学生在生涯规划以及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机场学院2020届毕业生张建军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通过学校组织的“空中双选会”应聘成功的感受:“前期我参加了辅导员老师的就业指导会,学习到了基础的面试方法和正确应对挑战的心态。招聘开始后,我从双选会平台了解了公司概况,按公司要求修改了简历,准备好了自我介绍,面试时候心态很放松就当是聊天,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国计也是民生,关乎稳定又关乎发展。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我们希望与各用人单位、全体毕业生齐心协力,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也期待毕业生在此非常时期,能调整好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和乐观向上的心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业办刘阔说。(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红叶)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