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关注无人机研发 中飞院航模队挺进全国十佳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5-10-14 14:49: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志超、侯先潇、闫立 报道:近日,从2015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传出消息,中飞院雏鹰之翼航模队20名队员,在带队教师罗文田、陈志超、高丽霞等指导下,经过顽强拼搏,从来自全国91所高校的18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太阳能飞机全国第6的骄人战绩,获十佳“优秀团队”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彰显了中飞院这所民航工程技术大学的科研实力和竞技水平。

  据了解,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面向全国各高校、科研所,联合举办的全国性航空航天领域高级别、高水平的竞赛,与美国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欧洲ACC大学生载重飞机挑战赛并称为飞行器设计类比赛的世界三大顶级赛事。

  该项赛事的宗旨,是要求参赛者通过设定的任务目标,自行设计、制作并调试飞行,在比赛中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和创新。该项比赛自2004年开始举办以来,已有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在内的众多高校参与,培养了一大批顶尖的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参加该项赛事,不仅可以锻炼出一支航模,无人机的科研团队,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参赛院校在航空航天及民航等领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嫦娥奔月”项目采用模型火箭运载模拟返回舱及太空登陆车至一定高度后分离,返回舱通过降落伞落至地面后,完成登陆车出舱及返回指定地点的任务。比赛中,火箭组的同学同一同设计、制作、试验,面对艰巨的比赛任务,同学们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并最终在该项目上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太阳能飞机”项目要求飞行器不携带储能设备,单纯依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为动力源,通过滑跑方式起飞,以载重物质量以及留空时间多者为胜。中飞院雏鹰之翼航模队设计的太阳能飞机,采用高升阻比、大展弦比的设计思路,整架飞机由1000多个零件组成,装配的工作量大到惊人地步,在最后关头,在项目组长的带领下,同学们争分夺秒,不舍昼夜,像钉子一样扎在了实验室,顽强地守住了项目节点。面对强劲的对手,我校凭借优异的飞行性能和出众的操纵技术以及阳光积极的心态,斩获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

  电动滑翔机项目以电动机为动力源,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模型飞机升空后可进行滑翔飞行,并最终在指定区域着陆,以留空时间和定点着陆准确取胜。通过赛前积极准备与练习和赛场上的优异发挥,中飞院航模队获得了全国二等奖1项。

  在创新项目评比环节,我校《飞机电制动刹车系统》项目,经过严苛的答辩环节,获得全国三等奖。

  中飞院雏鹰之翼航模队,是2015年6月,在校团委航模社和航空工程学院航模组的基础上,整合组建的。截止目前,该航模队已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项,四川省苗子工程项目1项,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能承担航模、无人机设计、制造、试飞的专业教师队伍和学生团队,培养出一批民用无人机机长和无人机企业的技术骨干,为学生的就业开辟了新的通道。

  经过几年的实践,以“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宗旨的中飞院航模队,在国内各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面向未来,中飞院航模队的中期目标是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大学生工程训练基地,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国家孵化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无人机科技公司。

责任编辑:赵晓兵 000
推荐新闻: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