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
2023全灾种大应急航空救援技术应用会议在沈阳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3-08-19 13:18: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今日民航》杂志 记者刘九阳 报道:8月18日,2023全灾种大应急航空救援技术应用会议在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聚焦航空应急 助力安全发展”为主题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法库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国信息协会通用航空分会协办。

会议围绕全灾种大应急中的航空救援技术应用场景,深入研讨航空救援体系建设有关问题,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分析问题、凝聚共识,旨在搭建航空应急救援领域相关环节充分交流的平台,为我国航空救援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2023全灾种大应急航空救援技术应用会议现场

航空应急救援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明确提出“加强和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与能力”。在《“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等规划中,“航空应急救援”成为重要内容,各类十四五规划中分别在优化技术装备、完善基础设施、补强人才队伍、完善法规标准、创新协调机制等方面做出安排部署,既为“十四五”时期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发展提供了关键政策支撑,又为我国经济社会在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开展航空应急救援业务的省份已由19个增至21个,通用航空企业参与航空应急救援的意愿正在不断增强。截至2022年底,全国增设直升机临时起降场点3500余个,统一部署大中型航空应急救援直升机数量由2018年70余架增加至目前100余架。全国37个应急救援航空场站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航空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不断健全,也让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即将进入关键发展期。

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周舟在会上指出加快新时代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助推灾害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精准化的重要行为,更是守护国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举措同时还介绍了沈阳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优势及打造千亿级航空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原常委刘大响认为,低空经济、智慧通航、应急救援和美丽乡村建设是四位一体缺一不可的。通航与应急救援十年试点成果斐然,低空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快通用航空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和谐社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

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敖万忠对未来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发展,提出三点建议:加快构建有人无人相融合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推进航空应急救援力量的精细化布局与建设不断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航空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

本次大会设置专题报告、高端对话、联动启动仪式、报告发布多项内容,议题新颖、焦点突出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相关企业150位嘉宾就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在全灾种大应急救援场景中的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政策法规日益完善、行业标准有序建设、管理体制不断优化、专用装备进展显著、救援力量逐步加强、基础设施日渐完备、保障条件持续强化,整个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在国家大力推进大安全大应急的新形势下,新技术引领“智慧应急”快速发展,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目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存在一些短板,需要从建立实体化协调指挥机构、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加大航空装备科技攻关力度、完善和提升救援基础设施、拓展人才培养培训渠道、建设多元结构的通航救援队伍、健全完善综合保障制度机制以及强化航空应急智慧建设等方面着力,促进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和提升。

东北三省一区森林防灭火航空救援应急联动启动仪式

在本次会议上,应急管理部北方航空护林总站、辽宁省应急管理厅、吉林省应急管理厅、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共同举行了“东北三省一区森林防灭火航空救援应急联动启动仪式”三省一区将进一步加强航空救援队伍之间的紧密合作,强化航空救援的迅速响应能力,切实提高应对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省际间交流合作,优化联合工作模式,实现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和优势互补,进一步完善航空救援联合体系,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筑起更加坚实的防线

《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发展报告(2022-2023)》发布仪式(本文图片均为记者刘九阳拍摄)

会议现场还举行了《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发展报告(2022-2023的发布仪式。该报告由中国信息协会通用航空分会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写,是对近年来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发展状况、相关要素、具体成果、未来方向的系统梳理、总结和展示。(编辑:王亚玲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