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瑛报道:7月3日,《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2024》正式发布,该报告由飞友科技主编,绿航时代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协作完成。作为民航行业碳减排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该报告自2022年首次发布以来,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并逐步成为推动民航绿色转型的知识平台和决策参考工具。
该报告延续了前两年报告的研究基础,重点聚焦中国民航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的低碳转型路径。今年的报告不仅展示了中国民航在碳排放管理、绿色治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还为行业各方制定未来减排策略和推进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报告认为,中国民航业已经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实现了多个方面的突破。从航空器制造、空中交通管理与航空公司运营优化、替代燃料的应用到零碳机场建设,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与绿色治理正在为中国民航的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航空器制造方面,随着新型低碳飞机的不断投入使用,民航的碳排放正在逐步降低。在空中交通管理方面,通过引入智能化航班调度系统、优化航线等措施,提高了运行效率,进一步降低了碳排放。
据悉,在全球范围内,碳减排已成为航空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民航组织(ICAO)等机构已提出了多项国际减排标准和政策,并推动各国航空企业与政府采取积极行动。该报告分析了全球航空碳减排的最新进展,并重点探讨了CORSIA等全球性减排机制的演变。报告指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未来航空业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将成为推动碳减排的核心力量。
当前,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已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框架。报告结合中国民航的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了ESG的理念与实践路径,展现了民航企业在绿色发展、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在未来发展中,ESG理念将进一步融入民航企业的战略规划中,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基于详实的行业数据,报告还全面分析了2023至2024年中国航空市场的恢复情况与碳排放结构变化,以及遴选了一批航空公司和机场的节能减排优秀案例。这些案例展现了企业在绿色技术应用、运营模式创新以及节能管理方面的卓越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通过飞友科技的CAPSE平台,报告还进行了行业“双碳”调研,收集了用户对于绿色出行、低碳航空的真实反馈,为政策制定和企业服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站在“双碳”目标新阶段的起点,中国民航绿色转型已进入关键时期。《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2024》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决策参考与发展指南,也展示了中国民航在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中的担当与努力。面向未来,报告指出中国民航将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三方面协同推进绿色转型,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球气候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薇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