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行业管理
【飞跃】从经验摸索到系统管理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11-16 14:03:00


从经验摸索到系统管理

——中国民航安全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11月13日9时,北京首都机场机坪。民航飞标监察员王新宇和同事正在国航CA1433航班上执行关于飞行人员执照、各项机载记录、应急物品摆放等的监察任务。在狭小的驾驶舱中,王新宇和同事严格按照民航规章标准进行检查,认真地在民航飞行标准监督管理系统(FSOP)检查工作单上记录。

王新宇在国航CA1433航班上执行监察任务

今年41岁的王新宇1999年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毕业后进入国航飞行总队从事飞行工作。2010年,他考入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飞行标准处,成为一名飞行标准监察员,如今是民航北京监管局飞标处处长。既是机长、飞行教员,又是飞行监察员、管理干部,在民航工作近20年的他,对我国民航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感受颇深:“上世纪90年代我刚进入民航时,才几百架飞机。如今,全行业的机队数量已经达到3500多架了。”

作为监察员,王新宇同样为我国民航“安全水平全球领先”而备感自豪。近年来,我国民航在保持蓬勃向上发展活力的同时,安全水平不断提升。2013年~2017年,中国民航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均为0,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约为0.0872、0.1745和0.0074。截至2018年10月,我国运输航空实现持续安全飞行98个月、6640万小时,创造了中国民航最好的安全纪录。在民航,安全是永恒的主题。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航将深化改革作为推动行业安全发展的不竭动力,实现了安全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行政管理为主、尤其是强调“八该一反对”等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和推广的经验管理阶段,过渡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行业规章为支撑的规章管理阶段,再到如今以SMS(安全管理体系)和SES(行业监管执法信息系统)等体系化管理工具为抓手、不断固本强基的系统安全管理阶段,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日臻完善,一整套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

“更为关键的是,行业安全管理理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王新宇的感受,其实也是很多民航从业者,特别是从事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人的共同感受。2003年,民航总局党组首次系统提出民航安全管理理念——“五严”要求;2008年,民航局党组提出持续安全理念;2016年,民航局党组提出“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要求全行业坚守飞行安全底线,在安全工作中突出“三基”建设,大力弘扬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和“工匠精神”。安全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有力引领了中国民航安全发展。

与理念创新相伴而生的,是更加完善的航空安全规章体系和大幅提升的安全监管效能。目前,我国已有空中交通管理、飞行标准、适航维修、机场管理、综合安全管理、行政执法等方面的100多部民航规章,其中有近90部与航空安全息息相关,实现了对国内所有民用航空活动的全覆盖。在民航行政监管部门,以前突击式、运动式的工作方式早已被安全审计、SMS审核等常态化的系统安全管理手段所取代,监管机制也变得“张弛有道,刚柔并济”起来。如今,重点监管、精准监管和差异化监管越来越普遍,以监管工具箱、FSOP建设为代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不断推进,以中国民航飞行品质无线基站建设为代表的“大数据+安全监管”走在世界民航前列,《中国民航安全失信行为管理办法》出台,实现了经济、行政、法律、信用等安全监管手段的整体联动。

如今,中国民航正实现着由基于规章符合性的安全管理向基于安全绩效的安全管理转变。在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安全责任主体单位,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SMS相继建立并不断完善,在满足规章要求的基础上主动提高安全水平;在飞行、机务、空管、签派、空防等安全岗位,关键专业人员队伍资质能力不断提升,员工严格按照手册规章作业,小到一个飞行记录本,大到飞机状况、飞行员资质等,人、机、环、管理链条中的任何安全隐患都不放过。在每一个民航人心中,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坚持飞行安全底线和“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已成为共识。

片刻过后,国航航班已经开始陆续上客。结束了这一航班安全监察任务的王新宇和同事,顾不上休息就“转战”到下一个航班的监察工作中。他们和每一位民航安全工作者一样,是安全理念的践行者,安全底线的守卫者,更是安全成效的受益者。

朝阳光辉映照的首都机场,一架架航班正有序地起降,更多的旅客出于对中国民航安全水平的信任,越来越愿意选择乘坐中国民航的航班出行。(《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肖敏)

相关新闻:

飞跃·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从走路到乘机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