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杨群峰 通讯员宋强 报道:一簇簇绚丽夺目的红柳花,似乎在用生命的激情告诉人们,南疆的5月是火热的。
5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民航住村工作组来到南疆的第三个月。走过“行动的三月”,送走“崭新的四月”,民航住村工作组心中流淌着真情,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走进了“火热的五月”,把身子扑在了基层,把根子扎在了乡村。
杏花开了,“民航的朋友来了”
每年春分时节,总是那热情似火的杏花,在南疆大地传递着春天的消息。今年杏花绽放之际,“民航的朋友来了”,消息伴随着南疆春天的脚步,迅速传遍了古勒铁日干村。
古勒铁日干,维吾尔语意为“鲜花绽放的地方”。古勒铁日干村,在策勒县达玛沟乡被称为五大队,有2180人,除一名汉族外,其余全是维吾尔族。由民航新疆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进带队的“三民”活动工作组,3月4日入住村里。
几乎是同时,新疆机场集团副总经理买买提江·伊布拉音带领工作组,入住于田县木尕拉镇阿热木喀木村,南航新疆分公司纪委书记湛先智带领工作组,入住皮山县皮西那乡加依托格拉克村。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关于在全疆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部署,首批2.4万名干部被派往南疆四个地州,住村工作一年。民航三个工作组,分别由5名干部组成。
“只有切肤了,才知道什么叫疼。谁没有困难,但是任务面前,没有人退缩。”住村工作组组建时的场面,深深感动了时任新疆管理局党委书记张忠华。
作为新疆管理局最年轻的党委班子成员,杨进中断了赴沪培训行程,赶回局里参加“三民”活动动员会。会上,党委班子成员表态铿锵有力,要求带头加入工作组;会下,干部职工群情慷慨,纷纷提交请愿书。只用了一天时间,被誉为“黄金搭档”的 “三民”活动民航新疆管理局住村工作组按期组建。
地处国家级贫困地区的和田市策勒、于田两县,是民航定点扶贫县。近20年来,民航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起 “民航渠”“民航新村”等惠民工程,在当地各族群众心中树立了一座座“丰碑”。这为新疆民航住村工作组开展“三民”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无论是沙尘弥漫的恶劣天气,还是维稳形势严峻、氛围紧张的时候,工作组住地的大门始终向群众敞开着
在杨进的手机里,保留着入住村里第一天拍下的照片,水渠里尚未融化的冰,水桶里沉淀了一夜的厚厚一层泥沙。村里街道几乎都是沙土路,走在上面,每一脚踩下去,都会溅起尘土,就像踩进小水坑溅起水花一样。
艰苦的环境、严峻的形势,超乎想象。但无论是沙尘弥漫的恶劣天气,还是维稳形势严峻、氛围紧张的时候,工作组住地的大门始终向群众敞开着。
在老乡家的炕头聊家常,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挥动坎土曼,在村委会大院的板凳上倾听村民的心声,与乡、村两级组织的干部座谈,参加驻村宗教人士周例会、重点人员学习培训会,访农户,问民情,开大门,访心门,工作组迅速进入角色。
在走访中,民航工作组先后为村里的爱国宗教人士家庭、特困户、残疾人家庭等近300户,送去了价值4万余元的慰问品。古勒铁日干村一位7岁的小朋友得了肾结石,工作组帮忙联系了新疆医科大医学院,并送去1000元慰问金;附近八大队一村民家的小孩得了脑瘤,工作组捐赠了3000元……
用心走访、用情帮困,村民们感觉到,工作组是实实在在地做事,他们有什么困难,也主动来找工作组;工作组倾听群众真实想法,获得了制定兴村之策、富民之计的第一手信息,“三民”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么好的衣服拿在手上,心里的幸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5月7日9时刚过,古勒铁日干村委会大院里,孙天平和组里的两位年轻人,正忙着在“爱心自选超市”横幅下挂衣服。 120多件衣服和少量的鞋,来自民航第23期中青班同学的捐赠。经工作组多方努力,民航系统各单位已经向民航住村工作组所在的3个村,捐献衣服、鞋子、书包等生活和学习用品4000余件。
上午10时许,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古勒铁日干村委会大院。工作组与村里的贫困户结对帮扶仪式开始举行。工作组5个人从工资中捐出36000元作为结对帮扶基金,将以1对5的形式,与25户村民交朋友,进行重点帮扶。
“今天见面,和大家照个相,交个朋友。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大家生活上有好的变化,成为村里勤劳致富、宗教和谐、民族团结的典范。”杨进掏心窝子的表白,让村民们脸上绽开了笑容。
结对帮扶仪式后,受邀的55户村民代表开始到“爱心自选超市”免费挑选衣服和鞋,每人两件。买提吐尔逊·库尔班挑到了一件非常满意的T恤衫。他告诉记者:“以前没见过的,见了;没听过的,听了。工作组来了两个多月,村里变化很大。这么好的衣服拿在手上,心里的幸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扶贫不忘致富,输血更要造血。4月30日23时,古勒铁日干村开展了村里第一次“五一”表彰活动,鼓励引导村民勤劳致富。在工作组的协调下,比较富裕的乌鲁木齐地窝堡乡宣仁墩村与古勒铁日干村结成了共建对子,双方将在劳务输出、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开展合作。
新疆机场集团工作组副组长陈大鹏告诉记者,工作组筹资25万元,为村里打了一眼机井,还计划筹集30万元资金,为村里在315国道边再建一处门面房。
加依托格拉克村最近告别了没有路灯的历史。“我们希望能够调动各方的力量,真正帮助村民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湛先智道出了民航住村工作组的共同心声。
文明之花在村里绽放,村里多了忙碌,多了生气,多了笑声,多了希望
5月8日上午,策勒县组织“三民”活动现场观摩,新疆管理局工作组副组长梁绪勇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为题,向来自全县各住村工作组的70位组长,介绍了紧紧依托村委会和村小学“两个阵地”,大力加强乡村现代文化建设的经验,博得了热烈的掌声和好评。
“我们刚来时,村里的文化就像一池静水,我们工作组的任务就是要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这块阵地,抵挡宗教极端思想的侵袭,让静水动起来,让青年人在闲暇时有事干,让孩子们课余时间有地方玩”。梁绪勇有着多年的军人经历和22年的党龄,写得一手好书法,对工作组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倡导文明新风尚的使命,有着清晰的认识。
如今,古勒铁日干村委会大院的围墙,变成了文化墙,约90平方米的大幅画面上,民航飞机翱翔蓝天,人民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标准化的灯光篮球场建起来了,崭新的台球桌、乒乓球台支起来了,“三民”活动系列宣传展板树立起来了;村里的篮球队、乒乓球队、台球队组建了;文艺之夜,体育之夜,厨艺秀,一系列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村里男女老幼,在劳作、学习之余,与工作组成员一起踏着麦西来普、萨玛舞的强劲节拍,和着热瓦普、艾捷克、手鼓的悠扬旋律,跳起来,唱起来。公安干警出身的李纪峰,有着两年大学生村官经历的杨宁,都是“80后”,有激情、有想法,也是文体活动的骨干。“文明之花”在村里绽放,村里多了忙碌,多了生气,多了笑声,多了希望。
新疆管理局住村工作组目前已经投入30余万元改善村容村貌,购置文体器材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改善村小学办学条件。
“民航住村工作组进入角色很快”“村容村貌的变化立竿见影”,这是策勒县委组织部对民航工作组开展“三民”活动的肯定。
“住村工作能不能真正体现‘三民’活动的宗旨和意义,关键是怎么想、怎么干?民航住村工作组不仅带来了好传统、好作风,而且将先进的文化融入到村民生活当中,与群众打成一片。‘聚民心’的良好氛围正在村里形成。”策勒县委组织部基层办领导在5月8日的现场观摩总结讲评会上这样说。
小麦收割在即,杏子即将成熟,核桃树正孕育新的果实,枣树花期将至。告别火热的5月,民航住村工作组在6月份“三民”活动的工作主题又是什么?“花开总有时,梦想终成真 。”他们向记者表示,“暂时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