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底起,一项关乎航空安全的重要新规正式实施——旅客携带未标注3C认证、3C标识不清晰或已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将禁止登机。
为切实守牢航空安全底线,确保新规平稳落地,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迅速响应、全面部署,在辖区内扎实推进充电宝乘机安全管理工作,以高效行动与细致服务保障旅客安全顺畅出行。
新规出台后,西北管理局第一时间下发通知,向辖区机场及航空公司提出具体工作要求。通知明确了责任分工,压实了工作任务,强调各单位要以航空器为中心,由外向内逐层开展宣传工作,确保新规信息能精准触达每一位旅客。与此同时,各监管局同步制定落实进度计划,围绕信息告知、人员培训、查验流程、应急处置等关键方面展开重点监督,为新规的落地执行筑牢制度保障。
辖区各机场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广播循环播报、电子屏滚动展示、公告牌醒目提示、乘机短信精准推送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向旅客传达充电宝新规内容,让旅客在出行前就能充分了解相关要求。为提升旅客处置效率,各机场不仅设置了充电宝暂存与自弃点,还专门开设快递服务台,方便旅客对不合规充电宝进行妥善处理。此外,机场还安排专人在现场引导旅客识别充电宝是否合规,有效提高了旅客的出行效率,减少了因充电宝问题造成的登机延误。
为确保新规执行到位,6月28日,西北管理局副局长石麟带领运输处、西北管理局公安局及陕西监管局相关处室组成检查组,赴现场开展专项检查。检查组聚焦旅客宣传知晓度、现场查验有效性、员工培训覆盖率、自弃寄存操作流程及应急响应准备等关键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要求整改,进一步压紧压实了各方主体责任。
据统计,6月28日至30日,西北辖区四个省会机场共保障旅客36.9万人次,累计查验充电宝超10万个。其中,自弃充电宝3.3万余个,寄存近900个,邮寄4800余个,各项数据充分体现了新规实施初期的良好成效以及旅客的积极配合。西北管理局将持续强化对辖区单位的督导检查,推动各机场不断完善查验机制与服务保障体系。同时,加大科技赋能力度,借助先进技术提升充电宝查验的精准度与效率,推动新规执行落实落细,全力护航西北地区民航安全稳定运行,为广大旅客营造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许健豪、于涛)(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