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方笑 报道: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民航局总飞行师熊杰就今年假期民航运行特点、服务保障措施等问题答记者问。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合并放假,假期时间长、文旅市场热、体育赛事多,给民航市场也带来了一些新变化。熊杰介绍,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民航运输市场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节日出行需求稳步增长。假期期间多种客流相互叠加,预计民航将迎来暑运后的又一客流高峰。据预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民航旅客运输量可能达到192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6%左右,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二是假期后半程客流更集中。假期前半段部分旅客选择错峰出行,运输增长趋势相对平缓。中秋节在假期第6天,探亲和旅游的旅客节后集中返程,预计假期最后两天将迎来客流最高峰,单日旅客运输量有望接近或超过今年暑期历史最高峰的256万人次。三是国内传统热门航线仍保持较高热度,一批旅游目的地的中小机场旅客量增长迅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间的骨干航线热度最高,预计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十个国际航空枢纽城市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1700万人次。航文旅融合吸引更多旅客出游,武夷山、湘西、吐鲁番、大理、嘉峪关等旅游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预计增长超过30%。四是国际航空客运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7月1日至8月31日暑运期间,全国民航保障中外航空公司国际客运航班12.3万班,日均近2000班。8月上旬达到高峰,每日执行国际客运航班量2100班左右。随着我国入境免签、离境退税、支付和出行等方面政策措施不断优化,以及国际口岸机场的出入境和中转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国际市场将再次迎来客流高峰,出行热点主要为东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旅游目的地,南亚、欧洲方向旅客量也将有明显增长。
围绕本次假期民航所采取的服务保障措施,熊杰表示,民航局将从安全、运力、服务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在确保航空安全方面,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部分地区对流天气和降水可能偏多,民航局指导相关生产运行单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排查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工作标准,确保运输飞行安全。同时,假期空中游览等航空娱乐飞行活动增多,民航局将强化“行业+地方”联合监管,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通用航空企业严格按章操作、合规运营。在合理调配航班运力安排方面,民航局指导航空公司科学做好航班计划,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运力供给,假期期间全国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89万班,同比增长3.3%;鼓励航空公司开发通程航班、航空快线、空铁联运等产品,丰富旅客出行选择;持续深化航空旅游合作,聚焦“入境游、低空游、研学游、亲子游、银发游”,壮大航空旅游消费人口规模和市场;进一步加强航空货运市场运行态势研判,强化突发情况的跟踪监测、组织协调及应急处置,确保航空物流通道畅通有序。在提升旅客服务方面,督促航空公司、机场加强运行协同决策,着力提高航班正常水平,降低恶劣天气对旅客出行的影响;在航班发生变动或延误时,及时告知旅客,并做好客票退改签等后续保障工作;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法律法规和行业价格政策,加强价格自律;落实“军人依法优先”要求,为军人乘坐航班提供便利;关注残疾人、“一老一小”、首乘旅客等群体的需求,做好帮扶引导;加强与海关等联检部门合作,进一步提升旅客出入境、中转等流程的便利化水平;畅通客服电话,及时回应旅客诉求;鼓励有条件的航空公司、机场开展中秋、国庆系列主题活动,如空地节庆装饰、赏月主题航班、机上特色餐食等,营造良好的假日出行氛围,全力确保人民群众平安便捷温馨出行和航空物流通道畅通有序。(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彤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