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网专题>2016看山西
中国民航带您看山西:运城 寻踪古中国
来源:《中国民航》杂志2017-05-04 08:57:00

运城位于中条山与黄河环绕的黄河金三角地区,晋、陕、豫三省交界处,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这里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学会使用“火”、食用“盐”的地方,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和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的都城都在运城,“帝王所都为之中”,这里,被最早叫做“中国”……

芮城

圣火

火,是一切发现中最伟大的发现,它使人类能够生存于不同的气候中,造出众多食物并让自然力可以为人类所利用。西侯度是我国目前有考证的最早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早更新世"文化的代表。早在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使用火的痕迹。遗址中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的发现,昭示出他们已将"火神"征服在脚下,显露出"万灵之灵"的神韵。可以说,在山西南部黄河之滨的这个普通的村落,早期人类矗起了文明史上第一座不朽的丰碑。

也有人打趣地说,这里是人类BBQ(烧烤)的真正起源地。

大河

火焰为人类带来了光明,而被视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更是从古至今哺育着这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一直在学习如何与自然相处与抗争,为自己的种族争取生存下去的机会。芮城的大禹渡,便是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发生的地方,这里还有传为当年大禹亲手栽植、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老神柏和一座敬拜大禹治水功德的禹王庙。而新时代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则是一项称为"黄河明珠"的大型引黄高灌工程,这项神奇的水利工程被评为"新中国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十大成就"之一,用中国水利工程师的智慧创造了现代水利建设史上的多项第一。

1986年,是中国旅游业刚刚起步的时段,那时的大禹渡便开辟了国内第一条黄河旅游线路,堪称黄河旅游第一站。如今,人们更可以乘坐与飞机动力原理相同的"水陆两用气垫船"(当地人称"水上飞机")来重走这条黄金旅游路线。

从大禹渡出发,在"水上飞机"的嗡鸣中,我们一路欣赏着两岸黄土高原风光,沿黄河北上,直到有着"塞上江南"之称的圣天湖―这里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古称浢津渡,《诗经》中的《魏风》《伐檀》就诞生于此。圣天湖黄土高原地貌与江南水色的完美融合,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了完美的栖息环境,堪称我国北方少有的野生动植物基因库。这里更有"夏赏荷花,冬观天鹅"的独特景致,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摄影师到此拍摄创作。

壁画

在中国壁画史上,永乐宫元代壁画享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光耀千年的艺术瑰宝。

永乐宫壁画绘制于元代,年代略早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创作跨度长达数百年的敦煌壁画相比,元代绘画颜料与工匠技术的成熟带来的是稳定和易于保存的色彩。故而今人仍然能在429.56 平方米的壁画《朝元图》前惊叹其绘画的精美神妙。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址位于芮城县永乐镇而得名,是道教三大祖庭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元代道教宫观。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出生于芮城县永乐镇,永乐宫即为纪念吕洞宾所建。

1959年,因兴建黄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库,永乐宫被迫面临搬迁的命运。从原址搬迁后的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而从永乐到龙泉,从1957 年开始制定迁建方案到1964 年新永乐宫基本完工,这项历时8 年的巨大工程,也是我国文物迁移史上的一次创举。

永乐宫壁画总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入胜的一章。而占据着三清殿三面墙壁的巨幅壁画《朝元图》,绘有星宿、玉女、力士等仙道人物形象290余尊,场面壮阔,主次有序,人物从服饰、造型和面相神韵上都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严格的等级区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盐湖区

盐池

盐,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

也是运城这片土地上,又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恩赐。

因为运城盐池的盐基本上是露天的,并不需要复杂的开采技术便可供在文明开端的远古人类去食用。运城,即盐运专城,是中国唯一一座因盐立城的城市。汉代时期,中国政府便开始了"盐铁专营"制度,可见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它甚至关乎一个国家和一个王朝的兴衰。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唐代宗下诏,赐盐池名为"宝应灵庆池",封盐池之神为"灵庆公",并在盐池内的卧云岗上修建了池神庙。从此,历代王朝都对盐池之神封赐有加,而且不断壮大池神庙的规模,使池神庙成为一个宏伟壮观的建筑群落。现存的池神庙内主体建筑多为嘉靖十二年时遗构,是中国盐文化历史变迁的见证。

如今,在盐池的中心位置建有一处占地约100亩的漂浮浴场,人们可以体验和死海同样神奇的自然漂浮。据考证,盐池内含有8种微量元素,而古老盐池的深层黑泥中,更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能活化细胞,对皮肤有很好的滋养保健作用,吸引了众多游人前往盐湖放松体验。

关帝庙

在历史传说中,人们把运城盐湖的红色卤水称为"蚩尤血"。传说的背后,是中华民族有记录以来最早的一场战争-黄帝战蚩尤。在这场战争后,人们把蚩尤战败后被肢解的地方称"解",而民间读音为"害",即"害州",也就是今天的运城盐湖区的"解(hài)州"。

而今天,解州更被人们铭记的,却是因为这里是关羽祖庙和家庙的所在地。关羽,一名以忠义和骁勇名垂青史的武将,却在后世被推崇为中国唯一儒释道三家所共同祭奠、供奉的通神。或许海内外历朝历代修建的关帝庙不计其数,但只有解州关帝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因为这里是关羽的出生地,解州关帝庙也是我国现存规制最高、面积最大、历史最久、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

解州关帝庙始筑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历朝历代均有扩建修葺,清康熙年间曾毁于火患,故目前主要保留为明清建筑。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慈禧太后亲书"威灵震叠"等匾额,均为亲笔御题,可见关帝庙地位之高。而其精华建筑"春秋楼",二楼为珍罕的"悬梁吊柱"结构,可谓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

除了解州关帝祖庙,运城还有位于关羽出生地的常平关帝家庙、常平关帝祖陵。目前,"关公信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也就是关羽的生辰,解州关帝庙都会举行盛大的关帝诞辰庆典祭祀活动,而每年金秋所举办的"关公文化旅游节",更是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在此观光朝圣、寻根谒祖。

万荣

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是清末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其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整体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另因西院院主李子用曾留学英国,并娶回英国女子麦氏为妻,故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既浓缩着中国北方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散发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气息,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李家大院,人们处处感受到的是李家的“善文化”。大院大门名为“广善门”,门楼上的牌匾题写着“修德为善”,满院屋檐下悬挂着标有“善”字的红灯笼,展厅里呈现的是赈灾义举的雕塑,别具风格的回廊内悬挂着“论善名言”,高大的照壁上镶嵌有365 个字体各异的“善”字,寓意为一年365 天,天天行善,这是李家的家训,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善文化遗产。也正因如此,这座晋商大院被称为中国慈善文化博物馆,是中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永济

永济古称蒲坂、蒲州,是舜帝的都城所在。“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也坐落于此。鹳雀楼为北周权臣宇文护为军事守望所建,却因王之涣一首《登鹳雀楼》而名垂青史。鹳雀楼建于北周,毁于元初,在存世700余年、消失700余年后,于1997年开始了重建工程。如今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气势恢宏,瑰丽雄伟。登临鹳雀楼,可将中条山余脉与黄河滩涂胜景一览无余,隔河相望的华山在薄雾之中亦呈现眼前,体验古人“目穷千里”登临感受的同时,突然也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置身“华夏”之间。

黄河开元大铁牛

大唐盛世的历史沉浮

距离鹳雀楼不远,便是蒲津渡遗址,也就是著名的黄河开元大铁牛的所在地。

因蒲州为唐朝"畿辅重镇",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下诏在此修建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浮桥"蒲津桥"。蒲津桥的建成可以说是集当时举国之力,耗铁数百吨,以8只重达50吨以上的铁牛为地锚,用铁链与桥身相连,分置于黄河两岸。桥身下,是数十艘浮船,利用水的浮力与铁牛地锚的作用力,共同托起蒲津桥身,使完工后的蒲津桥可同时通过数量马车。

《易经》中讲"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故而牛是镇水神兽。在铁牛的尾部、东北方位还出土了一组七星柱,呈天上北斗七星的布局摆放-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天地乾坤、阴阳对错、阴阳并存的一个典范。此外,8只铁牛还分别各配有8位牵牛人,面对面隔岸相望。目前出土的是河东岸的4只铁牛和铁人,神奇的是,根据对其服饰和面部特征的考证,有关专家断定这四位牵牛人应分别是吐蕃人、突厥人、回鹘人和汉人,而其中有一位铁人还身着带有"西装"领口的服饰,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西装"。

普救寺

中国最浪漫的寺院

很少有寺院会和"浪漫"挂上关系。但是永济普救寺却是一个让人们相信"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圣地。因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普救寺西轴线上,保留着一座明嘉靖四十三年重修的方形密檐式砖塔,原名舍利塔,因《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发生在塔下,故被人们称为"莺莺塔"。该塔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工艺而具有特殊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堪称中国四大回音建筑和世界奇塔之一。

闻喜

裴柏村

天下无二裴

翻开中国历史的年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数字,不同的人物,我们能感受到其中时间的流转,皇权的接力。但令人惊叹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堪称比任何一个皇族都兴盛得更加长久——2000余年间,这个家族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郡守以下官员不计其数,正所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除此之外,还诞生了"中国地图学之父"等数不胜数的杰出人才,令人惊叹。这个家族就是河东闻喜的裴氏家族。

在闻喜县裴柏村,一座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裴氏宗祠,展现着这个家族傲人的兴盛历史,如今,它已经成了陈列千年大碑的碑廊。裴氏家族的荣显,被视为是中国人才史上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榜样之一,好的家风家训无疑是可以经受住时间的洗礼而代代传承的,这也是裴氏家族能够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故而在今天,闻喜县的裴柏村依然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华人访客至此瞻仰裴氏荣光,接受启迪。

所谓人杰地灵,在运城这片最早被称之为"中国"的土地上,得天独厚的风土,令"首善之都"的气韵从未在此消散。从三皇五帝到司马光、廉颇、关羽、王维、王勃、柳宗元、关汉卿……这一个个读来就令人心生敬仰的名字,在俯仰之间,共同构筑了华夏的民族脊梁。或许我们可以说,在运城,见华夏。

运城关公机场

让华夏五千年文明飞向世界

运城关公机场是中国少有的以历史人物命名的机场。机场位于运城东北11公里处,目前运营航线15条,通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成都等23座城市,并且设有多项方便旅客的“空铁联运”服务举措,为国内外游客往来运城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王若思)

责任编辑:王蕾
推荐新闻: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