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航”)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为民航业内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这一突破不仅是对厦航深耕航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我国民航业在专业人才梯队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多年来,厦航聚焦航空器机械维护、发动机修理、部件维修等核心技术岗位,同时覆盖民航乘务、地面服务等服务窗口,精心打造全链条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通过引入国际前沿培训理念、深化产教融合实践,厦航正以匠心浇灌人才沃土,持续为行业输送兼具精湛技艺与劳模精神的民航人才。
厚植根基 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厦航成立的40年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靠改革、舍得投入、服务规范、以人为本”十六字方针,并作出“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等重要指示,这一切成为厦航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十四五”期间,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设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以来,厦航进一步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训在促进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培训设施、更新培训手段、改进培训方式,为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训练基地,厦航培训部自1992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它坐落于厦门湖里高新技术园区内,占地面积超4.5万平方米,构建了以飞行、乘务、机务、签派、运输培训为核心,下设三个中心,涵盖教学及保障17个处室的完备机构。
“在教员队伍建设方面,厦航现有教员总数855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员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教员占比约10%,拥有高级职称(一级飞行员、高级工程师、乘务检查员)的教员占比达30%。”厦门航空培训部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为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员队伍,厦航建立了完善的“选培用留”培养机制。从基本教学技能如基本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点评、控场技巧、形体训练、课件制作等培训,到带教阶段的跟课、试课、实课,都有着严格且科学的流程。在带教过程中,对口教研处采用“一对一”辅导方式,须完成21课时的线下培训和至少14课时带教。此外,厦航还打造了“十佳培训师”荣誉体系,激励培训师不断从优秀迈向卓越,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在培训资质方面,厦航已拥有民航局颁发的飞行、乘务、机务、签派、运输等专业培训资质15项,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授权的培训资质2项,是国内民航业内资质最全的培训机构。其培训范围覆盖八大专业序列岗位,课程种类多达29种,共计1074门课程,能独立完成航空运输企业所有岗位员工的上岗培训和年度复训。从培训数据来看,2021年~2024年,厦航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人次和总培训人课时持续增长,2024年更开设培训班级4192批次,共培训7.91万人次,总培训人课时117.49万,彰显出厦航强大的培训实力。
硬核赋能 建设民航人才培育“梦工厂”
在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人才培育是企业腾飞的基石。厦航凭借前瞻性战略眼光,积极打造顶尖航空培训的软硬件体系,为民航人才成长铺就了“快车道”。
厦航机务培训中心堪称培育航空维修人才的“摇篮”。作为依据《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设立并通过中国民航局审定合格的专业机构,该中心从编写手册、制定大纲到组织培训、监督质量,实现全流程把控。中心拥有一流的设施设备,依靠真实航空器和各类维修技能训练台架搭建起实操舞台,其先进的虚拟维护训练器(VMT)更是“黑科技”担当。
“VMT能让学员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飞机中,并进行交互式学习,既增强了培训效果,又大幅降低实际操作风险和成本。”机务培训中心教员告诉记者。凭借波音737NG、737MAX、787和空客A320等主流机型的维修培训资质,该中心不仅为厦航输送专业人才,还助力其他航企和机务维修企业培育精英,为民航局各适航审定中心开设波音787系统熟悉课程,并为国产大飞机适航审定贡献了厦航力量。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其维修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航空发动机修理工培训领域,厦航另辟蹊径,以创新思维建立完备的教学体系。57间常规教室、多间VMT和(综合程序训练器)IPT教室,均搭配先进的训练设备,构建起完备的教学空间。教研处精心制作的三微资料(微信稿、微视频、微课),如同知识的“碎片拼图”,上传公司学习平台后,成为机务人员随时可汲取养分的维修宝库。而教学团队更是实力派,全员均持航空器维修执照及相应机型签署,85%的教员拥有航空器制造商原厂学习经历,72%的教员为工程师,他们将丰富的一线经验转化为课堂上生动的学习内容,带领学员紧跟行业前沿。
穿梭在云端的乘务员,直接代表着航空公司的服务形象。在民航乘务员培养方面,厦航培训部乘务训练中心是民航局认可的客舱安全训练机构,以严苛的标准实施训练计划。波音737-800客舱模拟器、空客A321静态客舱模拟器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从客舱服务到应急处置,能够全方位模拟真实场景。在中心的80多名教员中,14人具备乘务检查员资格,她们身兼多职,将丰富的飞行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不仅传授技能,更着重传递服务精神,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兼具的乘务人才。
“作为一名乘务学员,我深切感受到厦航‘精、尊、细、美’的匠心传承。无论是严谨的模拟舱实训,还是生动的案例研讨,都让我在飞行安全、服务规范等核心技能方面获得了系统提升。”乘务学员罗汐紫向本报记者分享自己的培训感受,她表示,中心的培训师团队不仅将丰富的实战经验倾囊相授,更通过情景化教学培养了学员们的应变思维和团队协作意识,这种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培养模式,让大家真正蜕变为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云端守护者。
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地面服务如同精密的齿轮,保障着整个航空运输链条的顺畅运转。航空运输地面服务员培训同样展现出厦航的专业与用心。厦航兼具客运与货运销售代理、危险品运输等多项培训资质,并拥有两间危险品运输专用培训教室和上百件教具,能够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培养学员们的专业能力。“在这里,学员能接触到最真实的工作场景和设备,毕业即可快速上岗。”厦航地面服务培训负责人表示。
辐射引领 拓展人才培养“朋友圈”
在职业技能竞赛方面,厦航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级技能竞赛,成绩斐然。2023年厦航集团共获得上级组织颁发的荣誉45项。在首届中国民航国际化人才技能大赛全国赛决赛中,厦航代表队荣获“全国民航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民航技术能手”“全国民航金牌员工”等多项重要荣誉。厦航每年还组织开展飞行、机务、乘务等各岗位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微课大赛、案例大赛、课程设计大赛等,为员工搭建技能交流与展示的广阔舞台,促进企业人才多元化、多维度全面成长。参赛员工兴奋地说:“参加这些竞赛,不仅让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技能,还能从其他优秀选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凭借自身强大的平台资源、专业实力和师资优势,厦航在对外培训领域也屡获佳绩。厦航常年承担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礼仪培训任务,积极保障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礼仪培训。厦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3年来,我们承担了各级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培训项目100余项,累计培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员5000余人次,深受主管部门、委托单位及参训学员的高度认可和好评。”此外,厦航还为中国商飞、国家会计学院等提供管理类培训,为顺丰航空、湖南航空等多家单位提供航空专业类培训,将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范围扩大至全国各航空公司。
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厦航与各大高校携手同行,开展深度合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与北京理工大学在大数据领域开展头脑风暴;联合空军军医大学,共同建设飞行员心理选拔实验基地;与多所高校开展博士后工作站申报合作;并与厦门大学EDP中心开展“双品牌课程合作”、建设案例企业基地,将厦航在财务管理、人才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倾囊相授。
此外,厦航还从中国民航大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挑选优秀乘务员,每年为乘务专业提供约1000人的实习和就业培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案例开发上,厦航共有7篇案例被收录进哈佛案例库和毅伟案例库,其中3篇案例荣获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奖,厦航的管理实践由此走进了全国乃至全球商学院的教学课堂。
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厦航在企业发展道路上树立的又一座里程碑。未来,厦航将以更高的追求、更严的标准,持续深耕科教人才培养领域,为中国民航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优秀人才。(《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