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全自助乘机来了 武汉机场越来越智能​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1-03-30 15:39:00

1分钟办好自助值机手续;2分钟完成自助行李托运;3秒钟通过人脸识别,“刷脸”登机。近日,不少旅客发现,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变得越来越智能。旅客自助办完值机手续,无须打印登机牌,只要刷身份证、配合人脸识别,便可轻松通过安检闸机和登机通道。据机场方面介绍,使用全套自助设备乘机可以节省20分钟~30分钟排队时间。

值机和托运行李3分钟搞定

3月11日,在武汉机场T3航站楼,旅客吴女士拿着身份证在一台自助设备上办理了行李托运手续。“以前在武汉机场坐飞机,总是要提前两个多小时出发,生怕各种手续耽误时间”。吴女士说,这次出行,工作人员向她推荐全自助托运行李设备,不一会儿值机和行李托运就搞定了。

湖北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机场新增了20台全自助托运行李设备。目前,自助行李托运柜台设置在四层国内出发大厅E值机岛东侧E13-E20柜台、F值机岛东侧F17-F20柜台、J值机岛东侧J17-J20柜台、K值机岛西侧K7-K10柜台。自助柜台还具有逾重行李自助缴费、“刷脸”办理托运功能。

武汉天河机场地服公司国内值机主任徐静介绍,该设备能够自动检测行李的尺寸、重量是否符合标准,极大地为旅客节省排队等候时间。“以前在人工柜台办理托运手续,每位旅客平均要花10分钟时间。现在旅客使用全自助托运行李设备,只需要3分钟即可办完手续”。徐静说,自助设备平均可为每名旅客节约7分钟左右的等待时间。

八成旅客尝鲜“刷脸”登机

“我现在都是刷二维码出行,不领登机牌可以省去麻烦,也不用太早到机场”。武汉市民杨先生经常乘坐飞机出差,扫码过检已成习惯。近日,他惊喜地发现,武汉机场的登机口也引进了自助设备,可以“刷脸”登机,“这样的服务科技感很强,也与时俱进”。

湖北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机场T3航站楼共计14个登机口分别设置了两条双门双向闸机通道,可以实现“刷脸”登机。

“使用‘刷脸’登机,平均3秒钟~5秒钟可以通行一位旅客”。该负责人介绍,自助登机闸机优先通过人脸识别比对,在人脸比对失败的情况下,辅助登机牌、身份证信息核对的形式。该设备能有效提高旅客登机通行效率,避免登机口前排起长龙,也能避免部分粗心的旅客走错登机口。

记者了解到,自助登机闸机要求每次一位身高1.4米以上旅客进入通道,系统具备防尾随告警功能。对于身高不足1.4米,怀抱婴幼儿及行动不方便的旅客,仍须使用闸机旁的人工核验通道。
数据显示,自今年初以来,“刷脸”登机的旅客已经占到了八成以上。

全程自助可节省近30分钟

3月10日,记者在武汉机场T3航站楼看到,其国内安检A04、A05和B04、B05通道安装了智能安检设备。安检验证闸机具有人脸识别和身份证比对功能,平均5秒钟~10秒钟通过一人,准确率高达99%以上。

此外,自助随身行李投放及回筐系统一次可以进入6名旅客同时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安检人员介绍,智能安检通道通行效率是传统安检通道的1.5倍以上,查验准确率提升了50%以上。

根据测算,旅客从进入航站楼到坐上飞机,如果全流程使用自助设备,至少可以节省20分钟~30分钟的排队时间。

湖北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8年6月,武汉机场便率先尝试了无纸化乘机流程,旅客可以使用网上值机生成的二维码完成安检、登机流程。通过人脸识别,武汉机场可以实现全流程人脸通关,替代传统纸质登机牌,支持无纸化以及旅客“无感通关”。2020年10月,武汉机场又推出自助行李托运、智能安检、“刷脸”登机3个自助项目,在智慧机场建设方面持续发力。

目前,武汉机场正在进行T2航站楼改造,将实现航站楼全面智慧化,围绕旅客出行全流程,重点从旅客值机、行李托运、安检、登机等多个方面推进自助设备建设,提供行程规划、值机、机场服务、离港全流程自助服务,自助设备覆盖率将达到80%以上,以提升旅客出行效率。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旅客出行关键触点的有效、实时数字化连接,为旅客提供及时、精准、主动式服务。推出基于人脸识别的全流程自助服务,实现行李全程可视可跟踪,为旅客提供自主、自助、无感、无障的便捷出行体验。同时,结合武汉机场中转旅客多的特点,在登机口处设置双向闸机,全面提升旅客服务品质。

此外,武汉机场正在规划智慧机场二期建设项目,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进行政审批“一网通办”、生产运行“一网协同”、旅客服务“一脸互联”、物流服务“一单互通”、通关放行“一站共检”、治理监管“一网共治”,促进机场数字感知、数据决策、精益管理、精心服务能力增强,推进系统化、协同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将武汉机场建设成为多方面达到全国标杆水平的新型智慧机场。(《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石倩、郑卓睿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