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保障
“航油e云”走出一条降本增效的新路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12-10 18:04:00

在前不久IATA第77届世界航油大会上,IATA推选中国南方航空代表,对“航油e云”大数据应用平台进行了专题介绍。这是世界航油大会上首次由中国航空公司代表发言。中国南方航空向参会各方介绍航油e云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航油管理智能化和成本可预测化,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而在航油e云于国际航油大会上大放异彩光环的背后,则是南航航油e云团队5年来全面贯彻南航高质量发展要求,为推动南航航油成本管理实现一流国际水平而做的不懈努力。

降本增效航油一体化智能化管理

航油成本是航空公司主要的运营成本之一,受外部诸如油价、汇率、市场布局、保障能力等供应风险因素的影响,航油成本也因此极难实现智能化管理。

为优化管控模式,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帮助主业摆脱航油成本不可控化的长期困扰,南航人知难而上。自2013年起,南航团队以有效解决“油耗油”为突破目标,历时三年,终于研发出“航油e云”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并于2017年6月和华南蓝天航空燃料有限公司对接,成功实现试运营。

据孟庆柏介绍,航油e云是为航油管理相关单位搭建的数据共享云平台,目前已经成功实现了10秒钟收集即时加油数据的业内首创,可随时获取当日、当月等任意时段的航油成本数据。同时,航油e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建立分析模型,可自动生成科学合理的加油计划标准,为解决“油耗油”问题开辟新路。除了成本把控之外,航油e云还可对航油成本进行分析预测、精准核算,每年只需“一上一下”,数据平台可对各种机型、每架飞机、任一航段的成本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为运力网络布局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可针对中长期油价及其走势进行预测,形成对未来航油成本的预估。

航油e云的推行,使南航航油成本管理跻身世界一流水平,推动了南航国际化发展步伐。航油成本管理智能化为贯彻落实南航全面预算管理和市场航线布局提供了数据支持的同时,加油、结算流程地便捷化、高效化、精准化也大幅提升员工效率,降低了人力和航油耗费成本,提升了南航集团的整体盈利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的航空运输企业的战略目标添砖加瓦。

合作共赢 打通航司航油信息孤岛

航油成本管理智能化困难重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供油方和用油方很难实现数据共享。南航自2013年开始筹备航油e云项目以来,就将数据共享作为航油e云框架构建的重要一环。 

2016年起,南航和中国航油就开始进行沟通,就共同推动航油电子化进行讨论和规划。中国航油打造的“智慧加油系统”,对全国范围内的加油车实施改造,极大地提升加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电子化水平。在这之前,航油成本数据以纸质加油单呈现为主,每个机场都有较多专门人员进行航油成本核算。而南航“航油e云”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与“智慧加油系统”的成功对接,使航油管理数据实现了互通和闭环,双方都极大提高了航油成本核算的精准化,降低了人力成本。仅2017年6月航油e云在华南蓝天燃料公司试运营以来,华南蓝天和南航减少了超过10人的加油单人员处理配置,极大提高的航油成本核算效率。

2018年5月,航油e云成功与中航油ERP系统数据对接,实现了南航90%以上国内航班加油数据的整合。“对于航油成本智能化管理这个课题,关键词是合作共赢。” 航油e行项目负责人孟庆柏说,“实现数据共享对于用油方和供油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今后我们会继续深化和供油单位的合作,实现南航海内外航线航油成本的全面智能化。”

树立模版 通过管理规范化创造价值

2013年,为助力主业解决航油成本长期以来带来的困扰,南航成立项目组,开始了搭建航油成本大数据共享平台的规划。在项目组成立之初,打造这样一个航油成本数据共享的平台被看做是天方夜谭,因为在此之前,航油成本电子化被看作是一个未被攻破的世界级难题。

但是南航项目组依然知难而上, 实现内部意见上的统一,2014年形成行业内第一部《航油管理手册》,从此让航油成本管理有了规范性指引;外部则不断和中国航油接触和交流,争取达成共同构建电子化平台的目标,终于有了航油e云的搭建和顺利上下线。

“5年前,我们团队在开始规划航油e云时,我们就决定把责任抗在肩头,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个项目做出来。”航油e云的项目负责人孟庆柏坚定地说。可以说,航油e云在新加坡国际航油大会上所展示的光辉成就,都是航油e云团队责任担当、努力坚守的体现,也是南航人不忘初心,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缩影。只有每个南航人都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南航才能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的航空运输企业的愿景。

目前,航油e云已经基本掌握南航86%的航线油耗大数据,2019年航油e云团队将继续坚守初心、创造价值,深化推动航油e云对于南航全航线的航油成本电子化进程,争取在2019年实现南航海内外全航线电子化。(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逸实)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拓宽多元化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打好反诈“预防针” ...
“西云数据”助力航旅智变 数据科技重塑...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