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联合飞机亮相长三角应急展 首发无人机应急救援体系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4-05-13 17:00: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人尹 通讯员周宵月 报道:5月13日~15日,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展会汇聚了来自海内外500多家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企业,共同展示全球先进的救援技术与产品。在这场盛会中,联合飞机集团携全新无人机应急救援解决方案与多款性能卓越的无人机产品亮相,为消防、通信、运投等多种场景给出了“低空新答卷”。


联合飞机TD550在展会中展示联合飞机供图

多款机型齐上阵 各显救援神通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发生各类消防警情共计213.8万起,直接财产损失高达61.5亿元。消防救援任务面临到达难、风险高、时间久、机动差、指挥难等痛点,升级消防装备,构建智慧应急系统刻不容缓。

随着低空空域的开放和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应急+无人机”成为低空应用的一大新趋势。联合飞机在此次展会上亮相TD550消防与应急通信两款应急无人直升机、TD220森林消防无人直升机,以及“镭影”Q20四旋翼平台,不仅为森林、高楼等不同场景的消防救援提供了新解法,同时为地震、洪水、危化事故等灾情的应急处置开辟了新路径,成为全场关注焦点。

TD550应急消防型无人直升机,以其6500米最高升限、8级抗风能力、200公斤大载重和8小时长续航等优秀性能,能够执行复杂任务,显著提升救援效率。该机型已在多场城市消防救援任务中展现卓越性能。而TD550通信型则专为灾区通信保障设计,该机型可集成机载卫通、公网基站、PDT集群基站和宽带自组网设备,即使在“三断”极端情况下也能快速部署,确保通信稳定,为救援行动提供关键支持。

针对自然灾害救援行动中存在的“人所不能近,人所不能及,人所不能为”的情况,联合飞机推出的TD220森林消防无人直升机能够迅速响应,深入复杂地形,有效执行灭火任务,同时降低消防人员的安全风险。并以其高机动性、大载荷长航时、先进灭火技术、自主飞行控制和实时监控能力,为森林消防领域带来了创新解决方案。

“镭影”Q20无人机灵活机动、智能高效,可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三维建模、障碍物避障、智能识别和路径规划,73分钟最大续航时间保障了任务连续性,最大抗风10级,10kg最大载荷搭配多种可选择挂载,使其在巡查、监测、测绘、疏散等场景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已广泛应用在电力、消防、海关、农林等行业领域。

消防通信运投  三大核心场景全覆盖

联合飞机扎根场景、立足实效,围绕消防灭火、应急通信、物资投送三大场景需求,通过无人机与智能空域指控系统的软硬件结合,为应急救援打造了空地一体化的全新解决方案。

消防灭火场景中,“镭影”Q20四旋翼平台可执行日常巡查任务,排查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当火情发生后,TD550无人直升机可以根据高楼、森林、危化园区等地形特点,搭载不同载荷执行灭火任务。当高楼火情发生时,无人直升机携带消防灭火药剂垂直升空,直击火源喷洒。每1公斤的高效灭火剂效力相当于数十公斤的水,能够覆盖5-10平方米的着火面积,救援效率大大提升。


联合飞机无人机在作业中(联合飞机供图)

当受灾区域因地震、洪水造成电路损毁、通信中断,四旋翼无人机能够执行建模测绘任务,及时回传指挥中心,为救援任务提供现场情报,同时搜索失联人员手机信号,以及悬停照明。无人直升机凭借航时长、载荷大等优势,可携带通信基站升空悬停,为受困人员与救援队伍提供信号保障。在去年夏季的北方汛情中,联合飞机无人机救援队为河北多地搭建起了”空中生命线“。

与此同时,无人直升机能够利用空中优势,投送食物、衣服和水等物资,为受困人员保障生存补给。以洪涝灾害为例,当有群众被洪水围困在房屋楼顶处,运投无人直升机可以通过吊索将救生艇投放至水面抛下,通过喊话器指引受困群众上船,脱离险境。

新质生产力赋能应急  科技担当安全重任

联合飞机无人机全新应急救援解决方案进一步打通了应用层到平台层的全维度架构,形成了包括通消防灭火、应急通信和运投救援在内的多型号无人机作战单元,搭配光电吊舱、照明灯、通信设备、喊话器与其他救援装备,显著提升了救援行动的效率与安全。

联合飞机集团副总裁孙立业表示,联合飞机作为无人机企业,肩负重要社会责任,将无人直升机、智能云平台等前沿产品与技术深度融入应急救援,有助于保障人员安全,为空地一体化救援体系注入新技术、新能量。

联合飞机在长三角地区实现战略布局,目前已经在上海设立研究院,在安徽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同时深入长三角的独特地理环境、行业发展,开展多领域应用,在安徽、苏州等地多次完成高楼、野外环境的消防演示,在湖州顺利开展山区电力物资运投,为电力产业赋予新能力,同时还在芜湖执行了江面物流运输与河道巡查等任务。

未来,联合飞机还将持续领航低空,以“造飞机”为核心,向“搞基建”与“抓应用”不断延展,在全国多省市开展试点与常态化应用,引领上下游协同发展,打造低空标杆案例。(编辑:张彤 校对:张薇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zhangtong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