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讯:东航云南公司积极响应东航2025年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以数字化为突破口自主研发的“天气分级预警辅助系统”。该系统通过自动解析气象报文并与航班数据集成,以红、黄、蓝三色直观展示航班目的地天气风险等级,全面满足分级管控需求,助力运行人员快速掌握气象动态、科学高效决策。

突破传统局限 构建智能预警体系
航班运行中,降落地天气突变、航路复杂多变、飞行员资质差异,加之原有信息系统难以完全满足本地化精细管理需求。传统运行模式高度依赖人工监控,存在效率偏低、标准不一、潜在疏漏等风险。
对此,东航云南公司主动破局:充分利用总部获取的航班运行动态数据、航站天气预报原始报文、飞行排班及机组资质信息等数据,攻克气象报文解析技术难关,成功打造集航班信息、机组动态与精准气象数据于一体的天气分级预警辅助系统。系统严格遵循云南公司分级管控要求,以红、黄、蓝三色实时标注航班预警等级:红色预警对应目的地可能出现严重影响安全的天气,公司将即刻启动航班改时、更换机组等紧急措施;黄色预警时,运行人员密切跟踪并提前备好应对方案;蓝色预警则作为早期提示,提醒相关方关注天气变化趋势。这一体系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快速精准掌握航班天气状况,大幅提升决策效率。

精准解析 夯实数据支撑
强大的数据支撑是数字化预警的核心,东航云南公司组织气象、签派、运行经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专家团队,深入解析各类气象报文,构建起完善的气象要素解析体系。团队每日通过精准提取风速、风向、降水量等核心数据,系统地将复杂的数据代码转化为直观的气象信息,为实施精准分级预警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同时,云南公司积极联动东航运控中心气象部门、云南省气象局、昆明机场运管委等机构,实时同步航班计划、运行状态与气象报文信息,确保签派人员能精准掌握航班在各时段、各区域的实时天气,为航班放行决策和运行监控提供全面、及时的数据依据。

(本文图片均由东航云南提供)
联合会商 前置运行干预
针对云南独特的气候挑战,东航云南公司开创性构建以“科学融合、决策前置”为核心的创新保障链,深度实施协同会商机制。每日联合云南机场集团气象中心及省内主要目的地机场气象台,开展制度化、多边天气会商。通过融合数值预报模型与本地化气象经验,形成精细化、高置信度的24小时天气预报。基于会商结论,实现预警信号与管控措施指令的同步下达,三级预警直接成为云南公司启动前置管控的“行动指令”,有效应对云南多元气候挑战,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干预的转变。
系统上线后,东航云南公司持续优化升级。今年旺季雷雨季节,公司制定实施《省内航班提前六小时管控措施》,利用系统数据提前6小时以上评估天气并制定预案。推出《每日24时后起降航班边缘天气专项管控措施》,精细化梳理夜间航班天气,提前与机组进行沟通提示。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复杂天气下,特别是夜间航班的运行安全性与正常率。
形成合力 工作卓有成效
经过实践,天气预警分级管控体系成效显著。运行人员借助数字化工具快速掌握天气、精准决策,有效缩短航班延误时间;潜在运行风险得到有效识别与控制,安全裕度显著提升;跨部门、跨机构数据共享与协同会商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据统计,在2025年1—7月东航云南公司执管航班数量基本持平(航班总数较去年同期下降0.03%)的情况下,航班正常率大幅提升了7.65%。特别是在进入旺季雷雨季节以来,6月和7月的航班正常率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0.64%和11%。此外,4-7月省内航班出港正常率均高于机场、民航及公司平均值(其中5-7月更是高出机场一个百分点以上)。
下一步,东航云南公司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加快推进智慧运行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预警标准和应对措施,为保障航班安全、高效运行贡献更多“数字力量”。(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