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3时59分,一场巨大的灾难在午夜时分突袭了甘肃积石山,从大地剧烈震颤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心也随着灾区一同颤栗着。
20日下午,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动身赶往甘肃兰州。向西北行进的路上,感觉在一步步靠近那些支离破碎的房屋、在残垣断壁中哭泣求救的人们。我们一边带着沉重的心情,为笼罩在阴霾下的灾区感到心痛不已;一边期盼着早点抵达现场,作为参与者和观察者记录下这次抗震救灾航空运输保障中每一帧动人的画面、每一个深刻的故事。
机场就是民航人抗震救灾的主战场。3天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不计其数的民航员工冲在一线,在驰援积石山灾区的民航战场上,义无反顾地为生命出征。

本报前方报道组在兰州中川机场记录民航抗震救灾保障工作
当满载救灾物资的吉祥航空航班安全降落在兰州中川机场,我们随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往机坪,见证了他们马不停蹄地卸载货物、运往灾区。体感零下二十度的机坪上寒气逼人,凛冽的冬风好像随时能割开皮肉、穿透骨髓,短短几分钟就已经让我们手脚麻木。可是他们却也一刻都没有停下,因为在百公里外、满目疮痍的灾区,还有很多民众在翘首以盼。

本报前方报道组在兰州中川机场记录民航抗震救灾保障工作
甘肃民航物流公司货站是救灾物资的中转点。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件又一件装有保暖物品、医药用品、救援设施设备的包裹被工作人员用力扛起,沿着传送带送入货车,再以最快的速度运往灾区。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注入了不竭的力量,也让我们相信,漫长的黑夜终将被黎明的曙光照亮。
在救灾保障现场,我们听到了太多发自肺腑的话语。地震的残酷,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更加懂得关爱彼此、珍惜生命。

本报前方报道组在兰州中川机场记录民航抗震救灾保障工作
“春秋8719兰州,得知你们的航班涉及运送救灾物资和人员,十分荣幸能保障你们的航班,我们代表民航甘肃空管分局对你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在塔台上,管制员清晰有力的声音透过话筒传向机组、向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机组成员传达出崇高的敬意。
“这次地震,受灾的是离我们最近的父老乡亲,我们全力保障好民航这个通道,确保救援人员、物资、设施设备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灾区,就是在这场灾难中我们最该做、也最能做的。”在工作现场,甘肃空管分局局长王世刚这样动情的表述,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感动。

本报前方报道组在兰州中川机场记录民航抗震救灾保障工作(图片均由前方报道组拍摄)
我们会始终记得那些在天寒地冻中全力投入救援保障的一线民航人,是他们用“民航速度”和“民航温度”证明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中国民航人的身影,祖国和人民的召唤,就是民航班机飞行的方向。(《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程婕 见习记者贾璞瑜 发自兰州中川机场)(编辑:张彤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