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中国民航报》飞机海上迫降 旅客如何自救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4-04-09 12:28:32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迎洪 报道:3月24日22时,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吉隆坡召开紧急发布会,宣布根据英国航空失事调查的通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已落入印度洋南部海域。纳吉布说:“根据新的分析,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和空难调查处得出结论,MH370航班沿着南部走廊飞行,其最后的位置是在印度洋中央,(澳大利亚城市)珀斯以西。”

  马航事件除了令国人为机上同胞感到担心,对马方在未见到飞机残骸的情况下,发布如此声明感到质疑外,也让人们开始关注飞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旅客的自救问题。那么,飞机在什么情况下会落在海上?飞机一旦落入海中,旅客又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求助和自我保护?

  飞机为什么会落在海上

  在海上,飞机入水方式有两种情况:一是飞机出现状况,机组人员经过努力无法飞往最近机场着陆,而不得不在海上迫降。但在海上迫降,对机组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难度也很大,因为飞机入水后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力而解体,能保持基本完整状况的概率很小。而最著名的成功实例,且被称为史上奇迹的便是于2009年1月,全美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20飞机成功迫降在纽约哈得孙河,机上146名旅客以及5名机组人员全部获救。

  如果机组已决定在海上迫降,机组和乘务组会有一定的时间组织旅客做好迫降前的各项准备。通常情况下,飞机入水后,旅客已穿好了救生衣,飞机自带的救生船已被乘务员全部或部分放出。这个时候,旅客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镇定,听从机组、乘务组的指挥。旅客要信任机组、乘务组,因为他们可能是客舱内唯一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并且了解飞机的结构,知道最佳逃脱路线,掌控着客舱的状况,能够快速打开紧急出口门,迅速指挥旅客撤离,并指导旅客使用各种急救、求生设备,进行自救和等待救援。

  另一种飞机入水的情况是,飞机失去控制,机组和乘务组来不及组织做各项准备工作,飞机高速入水严重解体,或者飞机入水前就已解体,飞机部件散落各处,等旅客反应过来,已是在冰冷的海水中。

  飞机解体后如何自救

  如果飞机在海上已经解体,旅客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冷静下来,赶快离开残破的机体,因为飞机的金属结构机件会很快沉入水中,就算是保存完好的机舱也只能在水面漂浮20多分钟。如果救生船没有被放出,且旅客没有穿好救生衣,那么当务之急便是找到漂浮物固定自己。旅客可利用的漂浮物有散落的座椅坐垫、救生衣、大件的行李箱、货包或者受力面积较大的残损的机翼等。

  接下来旅客需要做的便是快速离开燃油区域,因为飞机解体后,燃油会漂浮在水面上,易失火。在可能的情况下,旅客记得带上家人和帮助身边其他旅客,婴儿和儿童最好要与成人绑在一起。面对危险时,亲人之间的鼓励与支持很重要,可以消除恐惧感和孤独感,共同渡过难关。

  离开了燃油区,就要做好各种自救准备了:首先,要包扎好伤口和止血,各种柔软的布条都可以当做包扎带,务必使昏迷旅客的头部露出水面。其次,海上缺乏参照物,难辨方向,不易发现目标,生存人员很难判断所处的位置,风大浪高,且天气变化异常,生存人员要保存好体力,不建议通过游泳而期望到达岸边,而是应该在失事地点附近等待救援,这是搜救人员最容易发现的地方。

  如何在水中保暖

  人落入海中之后,关键是保持体温,因为遇难者绝大多数都是冻死的。无论什么海区,水温总是低于体温的。当人的体温降到二十几度时,人就会进入昏迷状态,除非离岸特别近,否则人落水后是不提倡游泳的,游泳只能使人体散热加快。那么,旅客如何在水中保暖以等待救援?

  首先,在冷水中尽量减少活动,保存体力。海上风浪大,抓紧漂浮物,随波逐流就是了,有可能的话尽量将身体置于漂浮物之上,减小冷水与人体的接触面,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并且不要在水中脱掉服鞋袜,救生衣一定要穿在所有衣物的外面,其颜色的反差易于被搜救人员发现。

  其次,向旅客介绍一种单人保暖休息法:即双腿向腹部弯曲,手抱住双膝于胸前,头尽量后仰,使自己像一个不倒翁的姿势。注意几分钟后要适当放松肢体,四肢自然下垂,头部在水中保持水平位,脸部恰好露出水面,以这种姿势保持呼吸,再采用保暖方式,以免身体发硬抽筋。切记,抓稳漂浮物。

  最后,是多人聚集保暖休息法:如果旅客旁边有其他人应聚集在一起,如有机组、乘务组人员更应毫不犹豫地靠上去,听从他们的指挥。几人组成一个面向中心的圆圈,手臂相搭,身体的侧面相接触,紧紧地围成一个圆圈,再采用单人保暖方式,这样做能在大浪中更好保持稳定。身强力壮者在外圈,将老弱病残孕围在内圈。注意,再疲惫也不能都睡着,要有人轮流值班,以及时发现救援人员。

  如何供给自己

  海上生存除了保持自己的体温外,旅客还需要食品保持体力。总体来说,旅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食物:随身携带的食品,为以防突发情况的发生,旅客最好随身携带一些简易食物;在离开飞机前,尽可能收集机上食品;飞机断裂后货舱内散落漂浮在水面上的可食用的物品;飞机上自备的救命包内的应急食品,这需要乘务组人员协助分配;海里的鱼类和海面上的鸟类,但这种食物获取难度极大。

  当然,在海上生存,水比食物更为重要。众所周知,海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即便加入部分淡水也不能饮用,否则就会出现快速脱水,对人体组织产生破坏。因此,海上生存,如何解决淡水的饮用是个大问题,所以旅客在离开飞机时,尽可能地收集机上饮料、矿泉水;或者利用各种物件,如衣物、毛巾、座椅头垫等纺织物收集雨水;也可以收集金属表面的露水;再有,便是取自飞机上自备救命包内的应急水源和海水淡化剂淡化海水。

  虽然有突发事件发生,但只要旅客能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紧急处置的方法,听从乘务员的指挥,在乘务员的带领下采取有效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小伤害的。

  如何掌握安全知识以备意外发生?旅客在每次乘坐飞机时都应该认真收看安全须知录像,或观看乘务员所做的安全演示。如果旅客没能听清安全知识,也无须担心,航空公司在每个座椅前的口袋里都为旅客准备了安全须知手册,旅客只需仔细阅读,便可掌握如何使用机上应急设备和了解应急出口的位置以及逃生方法。

  当海上旅客通过各种自救方式终于等到了救援人员和设备时,不要认为可以很容易地登上救生船。由于已在海上待了很久,旅客的身体已经很虚弱,根本没有力气独自登上救生船,特别是当直升机救援时,根本没有力气抓住吊索,因此一定要静等救援人员的帮助。

  最后,一定要牢记,在冰冷的海水中等待,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团队的力量和坚强的求生意志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大大提高生存的概率。

  链接

  海上饮水的注意事项

  1.先使用已有的淡水,再进行海水淡化;

  2.当淡水很少时,获取雨水前只能用水湿润嘴唇和喝少量的水;

  3.可在嘴中含一颗纽扣或口香糖,增加唾液;

  4.尽量少活动,多休息,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

  5.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饮用尿液,容易导致呕吐,更易脱水,非不得已时,要先用纺织物过滤;

  6.优先保证老弱病残孕的淡水供应。

责任编辑:邢路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