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陈慧芝、舒子曦 报道:我国民航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民航空素养的提升与青年力量的注入。宁夏机场公司地服分公司团委秉持“普及民航知识、服务青年成长、助力行业发展”的初心,将“民航知识进校园”作为长期常态化项目,持续为青年学子搭建认知民航、了解民航的桥梁。
近日,地服分公司团委再度走进北方民族大学,以一场干货满满、趣味横生的 “民航知识盛宴”,为同学们解锁安全出行密码,播撒航空梦想种子。
本次活动精准锚定大学生出行高频需求与认知盲区,打造了兼具实用性与知识性的全流程“出行攻略宝典”。工作人员从正规购票渠道甄别、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入手,细致讲解身份证、学生证等有效证件的使用规范,以及临时乘机证明的线上线下办理流程,帮助同学们从源头规避出行风险;行李打包环节,通过实物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清晰拆解手提行李与托运行李的尺寸重量限制,重点强调液体、锂电池、尖锐物品等特殊物品的携带规则,深入剖析“超规、超重、超量”行李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让“科学打包、安全托运”的理念深入人心;值机与安检环节,不仅详细说明航班截载时间、值机柜台分布、安检违禁品清单等关键信息,还现场演示支付宝“易安检”预约流程,助力同学们提升出行效率,享受便捷服务。
除了实用的出行技巧,活动更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民航科普之旅。从窄体机与宽体机的外观差异、客舱布局对比,到空客A320NEO与波音737MAX的燃油效率、环保性能亮点解析,再到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发历程、商业化运营最新进展,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生动形象的视频,带领同学们领略民航科技的魅力。当讲到中国航空工业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时,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外,活动还揭秘了民航安全体系的“硬核实力”——从严格的适航认证标准、常态化的飞机维护检修流程,到机组人员的专业训练与应急处置能力,多维度展现了民航人“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职业坚守,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民航安全无小事”的深刻内涵。
“长柄雨伞需要托运吗?”“行李未同机抵达该如何维权?”“值机时姓名拼音错误能登机吗?”……在趣味互动与有奖竞答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出行高频疑问,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逐一耐心解答,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并贴心分享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客服热线、行李查询流程等便民渠道,以活动讲解的核心知识点为题库,设置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多种题型,同学们在紧张刺激的抢答中巩固所学知识,收获精美民航主题礼品,让知识在欢笑中传递,在互动中扎根。
作为宁夏机场公司地服分公司团委的品牌活动,“民航知识进校园”不仅精准填补了大学生民航出行知识空白,为青年学子的安全顺畅出行保驾护航,更在行业与高校之间搭建起常态化沟通桥梁,具有深远的长期意义。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安全出行意识、提升生活实践能力,为其未来职场通勤、研学旅行、社会交往增添实用技能;从行业发展维度,通过近距离展示民航科技、服务与文化,让更多青年了解民航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职业魅力,为民航事业储备潜在人才力量。持续的民航知识普及有助于提升全民航空素养,减少出行中的不规范行为,助力构建安全、高效、有序的航空出行环境,为社会治理赋能。
宁夏机场公司地服分公司团委在深化“民航知识进校园”活动的内涵过程中,聚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课程内容设计,新增民航职业规划、机场服务礼仪等特色模块;同时扩大活动覆盖范围,走进更多高校、中学乃至小学,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让民航知识触达更广泛的青年群体。还将进一步加强与院校的合作共建,探索“民航实践基地”“职业体验日”等常态化合作模式,让“护航青春无忧飞”的承诺持续落地,为民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