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瑛、冯智君 报道:2025年9月8日,“中国·广州2025年国际机场博览会”盛大启幕。本届博览会融合了中外机场协会的“双品牌盛会”与“双颁奖盛典”,民航专业设备展、民航工程技术及新质生产力展、机场服务创新产品展、航旅文体融合展、空港产业经济新业态展等五大展区各具特色。

19.2馆 民航工程技术及新质生产力展—— “未来基建”实验室
本展区聚焦数字孪生平台、3D可视化、AI调度/预测系统、5G物联与新能源技术应用等前沿技术,汇聚50多家行业企业与科研机构,集中呈现针对机场工程建设、设施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与模式。

17.2馆 航旅文体融合展——“跨界玩家”聚集地
展区20多家航旅文体机构,集中呈现“航空+文旅+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在这里,观众可沉浸式体验国际、国内特色航线的目的地风光与异域风情,了解国际国内航旅合作的新范式;旅行社展示智慧出行服务系统,呈现数字化出行解决方案。这些创新实践标志着航旅产业正在向“出行即体验”的生态化模式转型升级。

18.2馆 民航专业设备展——“硬核装备控”天堂
展区汇聚近百家民航设施设备企业,集中展示空管电子设备、机场地面保障、应急救援等领域的专业装备。重点展品包括新能源飞机牵引车、无人驾驶行李牵引系统、智能除冰车、高端机场消防车、精密行李分拣系统及跑道监测机器人等核心设备,全面呈现民航地面服务装备智能化、新能源化与数字化发展的最新成果。

研讨会活动精华
研讨聚焦智慧机场与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机场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它远不止是引入几项新技术,而是对整个机场的运营、服务和管理模式进行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智慧机场·数字建造》研讨会探讨了智慧机场建设运维新趋势、新技术和新应用,助力打造和提升智慧机场建设运维。

嘉宾观点认为建设智慧机场,要从设计开始巧思。如今的航站楼设计,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不只是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贴心体验。它关注旅客从进门到登机的每一个细节,用智能又个性化的空间与服务,让出行变成一种享受。航站楼也是城市的“第一张笑脸”,把本地文化特色悄悄藏进建筑形态、室内设计和景观之中,让你一踏入就有归属感。再加上自然光影的渲染、庭院空间的放松、与高效交通的无缝衔接……航站楼不再只是路过的地方,而是变成了舒适、便捷、有温度、有记忆的“城市客厅”。
比方说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就在方方面面融入了人文关怀。它既是体现岭南风情的城市地标,又是高效换乘的交通枢纽。室内设计打破传统,把商业、休闲、绿植与艺术完美融合,让赶飞机也变成一种沉浸式体验。再加上多元化的服务设施,真正实现了“人文关怀”和“文化彰显”的双重目标。
是进化为一个高度协同的智能生命体。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技术,机场中的跑道、停机坪、旅客流程等资源都被“唤醒”,变得可调度、会学习、能优化。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升级,更是一次理念与模式的大变革——智慧机场,正是未来航空发展的核心方向。
此外,研讨会精华聚焦与航旅融合实践与构建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两大核心主题,业内专家齐聚,旨在思辨未来民航发展,推动航旅生态融合与民航系统化升级。

《跨境协同·生态共建:航旅融合新实践》研讨会提供了一个探讨航司、机场、旅游局及服务商协作机制的平台,与会者在构建航旅融合生态圈的经验分享中碰撞出新的火花。研讨会期间,广州白云机场除了与珀斯机场、南航签署合作备忘录,还发布了打造旅游友好型机场白皮书,南航冬春航季澳洲航线产品发布,以及珀斯机场和西澳旅游局作旅游推介也不容错过哟。

《数智驱动·生态协同:构建民航高质量发展共同体》研讨会以“智慧化、绿色化、自主化”为方向,推动数智技术赋能全链条,实现系统性生产力跃升。在这里,可以学习到格兰富绿色智慧机场解决方案,还有创新节能技术以及绿色机场空港地面设备的电动化及新技术。(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彤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