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青海机场:用实际行动答好2023年考卷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4-01-11 13:16:00

在与疫情抗争3年之后,青海机场公司迎来了安全有序复苏之年。2023年,青海机场公司运输生产快速恢复,机场建设稳步推进,助力青海经济恢复发展。

2023年,西宁机场旅客吞吐量恢复至700万人次;玉树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6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14%;格尔木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7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20%;果洛机场旅客吞吐量恢复至10万人次。此外,西宁机场首次连续两个月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单日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4万人次;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实现封顶封闭,南工作区新建单体楼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完成,两条垂直联络道完工;果洛机场总体规划获民航西北局正式批复,旅客满意度测评达到3年最高水平,旺季服务效率达到4年来最高,累计获得国家级创新荣誉3项、省级创新荣誉17项……

一份优质又丰富的答卷,蕴含着青海机场人3年来积蓄的力量,饱含着青海机场人对重回高质量快速发展道路的渴望。

发起航旅联盟缔造“五个首次”

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机场发展不甘落后。在硬仗面前,青海机场人铆足了劲。

公司迅速着手恢复省内外航线航班。2023年1月6日,青海省内机场航班全面恢复通航。2023年春运开始后,青海省内各机场航空主业发展逐渐回暖,公司抢抓机遇,联合在青运营航空公司建立航班恢复动态监测、沟通机制,引进驻场运力,增加大型宽体机投入,增加客座供给。暑运期间,省内各机场共新增8个航点、40条航线。

运输生产的快速恢复、游客的大量涌入,让青海机场公司看到了谋划多年的“青海航旅联盟”问世的大好时机。2023年6月14日,在青海省政府的支持下,由青海机场公司发起的青海航旅联盟正式成立。这是一个由在青海省运营的航空公司、在线旅行平台(OTA)、文旅企业等航旅产业链各节点主体组成的,共同服务于青海省航空旅游市场发展的非营利性组织。在此前近两年的试运行过程中,已争取到36家航旅企业加入,联合推出的产品在市场上收到了良好反响,得到了参与各方的充分肯定。

公司依托青海航旅联盟平台,推出10项省内航旅产品,如1999元即可在省内各支线机场与西宁机场之间往返一次的“随心飞”产品,将租车公司引入各支线机场的“航空+租车”产品,推动联盟成员推出落地专享景区、酒店优惠的进港旅客权益卡产品,推出“畅行”果洛、“航空+团队”、首乘旅客购票直减等系列航线促销产品等。此外,公司以西宁机场宣传资源置换方式,获得省内4A级及以上景区门票免票4.3万张及折扣优惠,各类优惠总计带来民航旅客增量10万人次。公司组织航旅联盟成员在青海主要景区开展实景直播4次,直播观看、关注数量不断创新高。公司不断努力,让旅客享受到更好的航旅服务,让青海航旅链条更加顺畅,增强青海航旅市场吸引力,促使各方各出资源、各方皆可获益,从而推动航旅市场健康发展。

在航旅联盟成员的共同推动下,2023年暑运期间,全省民航旅客量达到2019年同期的118%,恢复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位居西北地区第二;西宁机场旅客量在全国500万人次至1000万人次级机场中排名第一,创造旅客吞吐量首次连续过百万人次、单日旅客量首次破4万人次、单日航班首次破300架次、驻场运力首次达13架、单日宽体机数量首次超过10架的“五个首次”记录,青海民航市场的巨大潜力再次彰显。

创新开路智慧统筹机场建设

从2023年初的钢结构初搭到年底的全面封闭,见证了全年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进度的每一个人都不由得期盼:终于快要与新航站楼见面了。

主业发展的不断加速,预示着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进展也要加快脚步。青海省机场建设指挥部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开展施工工序模拟研究,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充分采用钢结构虚拟预拼装、高性能钢材等新技术,让机场建设平安高效,预计节约工期125天、资金1300万元。

2023年5月9日,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混凝土主体结构提前20余天封顶,“三江之源、青海之钻”雏形初现;8月31日,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钢结构工程全面封顶,工程正式进入屋面、幕墙和室内装饰装修施工阶段;11月30日,历时1年9个月的精心建设和严格管理,西宁机场新建T3航站楼屋面和幕墙工程实现封闭。

与航站楼毗邻的综合交通中心项目同样进展迅速。2023年4月23日,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综合交通中心项目主体结构(N轴以南)顺利封顶;8月5日,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站前交通系统工程高架桥工程首联预应力砼现浇箱梁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站前高架桥上部结构现浇箱梁混凝土施工正式拉开序幕。

其他工程也毫不落后。飞行区场道工程新建B3-B4、B10-B14垂直联络道工程完工,南工作区新建单体楼主体结构施工也已全面完成。

高效只是结果,其根源在于机场建设的创新和智慧。结合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实际,建设者们应用后浇带提前封闭技术、钢栈桥高效运输技术、超长悬挑雨棚网架滑移施工技术等十余项新技术,解决了许多首次在青海机场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难题。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青海首个智慧建造工程,建设者们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航站楼、飞行区和相关配套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手段管理及应用,提供工程施工建设精细化管理方法,打破数字壁垒,提升工作效率,将“事后控制”变为“提前预警”“过程控制”,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还提升了项目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

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主业发展好,机场建设快,在两条腿奔跑的同时,青海机场公司从未忘记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

高质量发展,安全与服务是基础。面对运输生产恢复带来的保障压力和疫情后旅客航空出行需求的新变化,公司以企业服务员工为起点,以意识教育为抓手,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强化正向激励引导,根据旅客需求完善服务功能,公司服务质量实现了全面提升:旅客服务投诉率、网络负面评价信息数量降至4年来最低,旅客满意度测评达到3年最高水平,旺季服务效率达到4年来最高水平。服务质量提升不仅让客户受益,也增强了员工的获得感,全年收到旅客表扬员工1188次,评选服务标兵和服务明星超过1000人次。

服务提升的同时,公司狠抓安全发展,坚持党委会必讲安全,定期研究安全工作,领导班子成员与安全重点队伍“结对子”,编制全员履职尽责清单,压紧压实安全责任;推进安全机构设置,优化安全信息收集、自愿报告分级分类奖励,全年收集信息4200余条,统筹开展各类专项排查21项,排查各类问题隐患396项;制定21项核心风险标准清单库,实施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动态开展危险源识别,下发安全警示30期,通过环环相扣的安全服务体系,让旅客平安出行。

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青海机场公司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坚持自主创新和联合创新相结合,对内常态化开展创新‘金点子’征集、创新项目评审和成果推广应用,对外加强与科协、科研机构、高校协同合作,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开展高层次、高质量的创新研究,持续加大创新工作投入”这一思路,通过内培与外训两种手段,使全员创新思路从“要我创新”转变为“我要创新”,鼓励各创新小组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大赛。2023年,青海机场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级创新荣誉3项、省级创新荣誉17项,包括青海省创新工作最高荣誉——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

高质量发展,必须承担社会责任。2023年12月18日,在甘肃、青海发生地震后,西宁机场累计通过绿色通道快速保障抗震救灾相关航班19架次、救援人员87人次、物资1246件。公司党委号召全体干部员工踊跃捐款,累计募捐人民币22.6万元。公司党委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深挖定点帮扶石灰窑村村内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全力支持帮扶村加大产业自主发展,选派1名中层干部和2名基层党员干部接力驻村帮扶,从资金、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支持帮扶村集体经济,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青海民航人勠力同心,以执著为笔,以汗水为墨,一笔一画写出优质答卷。2024年,青海民航人目光如炬,信心百倍,将为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贡献民航力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吴博婷)(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