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一如往年的航班保障旺季一样,内蒙古机场集团所辖各机场的保障量已进入高峰时段。在夏日繁忙的机坪上,在炎炎烈日的包裹下,机场内川流不息的人员、车辆和飞机是那么的井然有序。而在这些复杂运行体系下,倾注着多达上千人的相互通力协作和辛勤付出,才使得所有航空旅客能够安全、便捷、舒适的完成旅途。机务就是其中的关键岗位之一,主要负责飞机的勤务保障和维修放行工作,他们是飞机在机坪上起飞放行前的最后一道关口。
统筹安排 扎实做好战前准备
机务分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强化顶层设计,本着“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领导公司各部门扎实推进旺季攻坚战前的安全生产准备工作。6月份,机务分公司根据内蒙古机场集团202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细化责任落实,围绕“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的主题,结合“规章建设和执行”,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习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焦点访谈-安全生产红线不可逾越》等专题片,在“七一”前连续100天,每天推送1个党史的重要知识、1个国内外民航事故或严重事件,融合安全警示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以教育引导全体员工增强“三个敬畏”意识,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在即将到来的生产旺季和七一重要保障工作中确保机务分公司安全运行平稳可控。
此外,机务分公司结合周讲评会开展了旺季保障动员,并在年中工作会上着重强调了“六个起来”的工作要求,即脑要紧起来,“紧”在公司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心要细起来,“细”在梳理流程节点、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挖潜。眼要亮起来,“亮”在紧盯新发展阶段,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腿要勤起来,“勤”在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脸要红起来,“红”在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手要硬起来,“硬”在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确保各项措施坚决落地。各机务保障部管理人要在“勤”上下足功夫,经常性的深入工作现场,加强监督检查,要在“红”上敢于直面问题,加强面对面的安全教育,确保人员操作流程符合作业指导书和维修手册的要求,要求机务保障人员要严格按章操作,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折不扣完成所承担的工作;组织各部门开展了端午节节前安全大检查、旺季前隐患排查,顺利完成“七一”前“问题隐患清零”的目标。从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应急演练三个方面夯实安全基础,筑牢安全管理防线,加强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各机务保障部于旺季前完成工具设备类隐患的排查,重点对飞机牵引杆、登机梯、保障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旺季期间完好适用。组织开展旺季前应急预案的梳理和演练,完成“飞机占用跑道滑行道应急预案” “大风沙尘天气应急预案” “航班大面积延误”等常见应急情况的演练。
各司其职 全力保障旺季攻坚
在机务分公司所属的15个机务保障部之中,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赤峰4个机务保障部承担着机务分公司三分之二以上的航班保障任务,且人员数量和运行管控的复杂程度也位居各保障部前列。以呼和浩特机务保障部为例,随着今年航前航后保障业务的攀升(目前已增至每日6班航前航后),保障部在人员排班、工作调度、工具设备管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等方面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尤其对于每架飞机的勤务人员和维修放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生产运行安全平稳可控,呼和浩特机务保障部和机场各部门之间联动配合,各岗位人员尽职尽责,全力保障旺季攻坚。
七月下午的机坪上,机务人员刚经受过一白天烈日的“烤”验,灰白的路面上不断地向上翻滚着热浪般的气流,机身上各式各样喷涂的飞机正络绎不绝从不同的滑行道口滑进滑出。机务人员有序的分布在预先安排好的各个区域,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他们身着统一的深蓝色工作服,外套淡黄色的反光背心,有的正在查看手持机中即将落地的航班信息;有的正在机位内做飞机落地前的适用性检查;有的正在为准备出港的飞机撤除轮档和警示锥筒。离近一些可以清楚的看到,机务人员面颊两侧正不停的往下淌着汗珠,前胸和后背的衣服上,一大块区域已经被汗液浸湿,同时承受着来自飞机轰鸣的噪音和刺鼻的尾气,甚至打回来的午饭已经放了两三个小时还没来得及吃一口,但这些困难丝毫没有影响到每名机务人员谨慎细致的工作状态,旺季保障的辛劳在他们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到了16:00,上夜班的大部队开过班前会后准时前往各自的区域进行工作交接。为了保证工作交接的完整性,所有交接班的机务人员都需要在现场完成航班任务、车辆、工卡、工具、收费单的交接,以确保后续工作不存在任何漏洞。晚间22:30左右,航后飞机开始陆续到港。1名放行人员、2名勤务人员三人一组开始执行航后维护工作。因受到南方洪水、台风等天气的影响,近期航后航班经常不能准时落地,延误到后半夜两三点都是常有的情况。呼和浩特机务保障部的放行工程师尚彦军说,“作为一名机务,得为飞机的安全和旅客的生命负责,最重要的就是认真细致。比如一些轮胎的扎伤,外表看伤口很小,但是测量深度时,却又比较深,这时候无法看到线层,不好判断,就需要同事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加强光照以及借用合适的工具加以测量和确认。非例行工作我遇到最多的就是客舱故障,包括旅客音影娱乐系统,座椅,厕所;驾驶舱主要是一些故障信息的处理,所有夜间的维修工作都需要努力克服工作精力、环境上的不足”。每个夜班,尚彦军都要根据工卡要求,按照规定的绕机路线查看发动机、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天线和各种传感器,检查完以后还要上飞机查看驾驶舱和客舱有无故障并按需排故,经常整晚都睡不上觉,凌晨四点半还要接着开始执行航前工作。以东航空客A320系列飞机为例,仅航后工卡就有12页厚,上面用中英文对照列出了约40个检查项目,每做完一项检查,工程师就要在对应的空格里签名。每人每天要签上百次姓名,每一个签名,都需要保质保量的执行好相关工作,背后承载的是机务人“精益求精,强化责任担当”的作风观、“心怀敬畏,守牢依法合规”的作业观。
服务员工 扎实做好后勤保障
进入暑伏后,机坪好似“火炉”,最高气温接近50度,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给奋战在旺季一线的机务保障人员带来了更为严苛的挑战。机务分公司工会本着“以人为本,关心关爱员工”的工作理念,先后两次到呼和浩特机务保障部现场值班室,亲切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员工,并送去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等慰问品,叮嘱员工注意劳逸结合,确保旺季安全生产。此外,呼和浩特机务保障部管理人员为本部门员工准备了藿香正气水、胶囊等防暑药物,每日提供西瓜、雪糕作为消暑食物,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呼和浩特机场新建航站楼指廊投入使用后,廊桥区域东西跨度一公里多,工作在西侧区域的员工想要返回原有的办公区吃饭和休息变得更为费时费力,呼和浩特机务保障部在机务分公司的支持下于新建指廊办公区域安排了员工专用的休息室,提供桌椅、床、更衣柜供员工使用,切实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幸福感。
透过机坪上一幕幕机务保障的繁忙画面和机务工作者对旺季经历的亲自讲述,真切感受到他们身上凝聚的匠心以及过硬的维修工作作风。机务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浸透衣衫的汗水诠释着高温下奋战旺季的主旋律,在这场旺季保障攻坚战中,机务分公司将继续带领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努力守好责任田,持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踏实肯干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责任担当,保障好每一架飞机的安全适航,为今年的旺季生产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