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天津机场:实现一千万增量 只用了四年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12-05 14:07:00

实现一千万增量,只用了四年

——天津机场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

1978年,素有“新中国民航摇篮”之称的天津机场仅是经停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始发航线,年旅客吞吐量5400人次。

2017年,天津机场已开辟国内外航线275条,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

40年,天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增长了3870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进入21世纪,天津机场全国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由第30位提高到第19位,全国民用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由第21位提高到第13位。

40年,脱胎换骨,凤凰涅槃。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提高机场整体工作水平,天津机场全面开展了创新、创业、创效、创优“四创”活动,弘扬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提高创效能力,提升创优品质。在2013年冲刺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目标的过程中,天津机场又总结提炼了无中生有、无孔不入、无计不施、无时无刻、无穷毅力的“五无”精神。通过从实践到理念、再运用到实践的循环过程,“四创”“五无”逐渐成为天津机场独特的企业精神,成为指导机场全部工作的精神动力。

渤海西畔,天津机场正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劲东风,振翼飞向新航程。

4年增量1000万

提质增效促发展

1978年~2002年,天津机场历时24年实现了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的突破。1979年4月,天津机场使用4架子爵号飞机,开辟了7条始发航线,结束了天津只作为经停站的历史。199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天津机场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1992年~1998年,每年在天津机场起降的不同国家的20多个航空公司的客货包机达2800多架次,使这一时期的天津机场货邮吞吐量大幅度增长。

从2002年加入首都机场集团到2013年,天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由109万人次增长到1000万人次,全国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由第30位提高到第24位,上升6位;货邮吞吐量由4.1万吨增长到21.4万吨,全国民用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由第20位提高到了第13位,上升7位。

2014年~2017年,天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从1000万人次增加到2000万人次。

实现1000万人次的增量,天津机场只用了4年。

在这4年里,天津机场安全形势持续平稳。机场原因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为零;杜绝了空防安全事故、重大航空地面事故和重大信息安全事故。截至2017年,已连续保障航空运输飞行安全58周年,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

在这4年里,天津机场航空客运高速增长。2013年,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2017年,旅客吞吐量达2000万人次,4年年均增长20.28%,列全国大中型机场年均增速第一名。在全国机场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24位提升到2017年的第19位。

在这4年里,天津机场航线网络迅速完善。2017年,共有51家中外航空公司在机场运行,运营航线275条,通航城市164个,分别比2012年增加19家、158条和83个。其中,国际航线49条,比2012年增加31条。

在这4年里,天津机场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4年~2017年,天津机场人均折算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11.6%;人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1.5%;航站楼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年均减少0.67%;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8%,而成本费用总额减去2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影响增长仅为7%,成本费用利润率由2012年的-20%提高到2017年的14.5%。

在这4年里,天津机场打造“同层级服务标杆机场”,树立了“经津乐道”服务品牌。天津机场把提升服务品质、打造服务品牌作为机场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2016年,荣获国际机场协会2015年度全球年旅客吞吐量500万~ 1500万量级最佳机场第二名、亚太区最佳机场第三名两个奖项。2017年,荣获国际机场协会颁发的最高奖项“机场服务质量卓越奖”。

服务京津冀

先行先试展新姿

风吹碧浪,烟波浩渺。

天津位于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大区域的接合部及环渤海中心,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天津机场由此成为服务京津冀、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

天津机场由此成为天津市的一张重要“名片”,成为许多人了解天津的“第一窗口”。

在天津机场航站楼出港大厅内,旅客能在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基地感受天津刺绣、毛猴等传统艺术文化;在安检区域,旅客能看到登机口指引地图和最远距离行走时间提示标志;在候机区,机场设置了特殊旅客专属候机区,包括母婴候机室、哺乳室等。

除了作为天津的名片外,天津机场还将机场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及推进。

2015年6月,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天津机场以落实国家战略为己任,将推动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作为发展机遇,成为首都北京的一扇空中大门。

2014年,天津机场北京南站城市候机楼正式运营,提供“空铁联运”服务,旅客从北京南站到天津机场2号航站楼,最短仅需63分钟。2014年5月~2016年6月,天津机场通过线下设置“空铁联运”服务柜台与线上销售“空铁联运”产品相结合的方式,共计为北京、唐山、沧州41万人次旅客报销了高铁车票。自2016年至今,天津机场空铁联运服务不断转型升级,当前服务范围已覆盖京冀辽鲁8个城市和天津1个区县,囊括6条高铁线路。

除北京外,天津机场对周边地区的延伸服务也朝着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向迈进。

在地面交通1.5小时的行程内,天津机场市场覆盖区域遍及北京、天津、河北等,可为近7000万人口提供航空服务。作为比较成熟的产品,天津机场的“空铁联运”服务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

一方面,天津机场积极争取航空公司在津投放运力;另一方面,天津机场加密了国内和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干线航班,打造“空中快线”,拓展有进入北京需求的国内二三线机场客运航线。与此同时,天津积极开拓航空旅游市场,建立华北地区航空旅游集散中心。

从筑巢引凤到有凤来仪,目前天津机场已初步构建了国内干支结合,国际面向东北亚、东南亚及欧美的客货运航线网络。截至2018年9月,已有55家中外航空公司在天津机场运行,开通客运航线232条,货运航线14条,通航国内外160个城市。

开启新征程

助力世界级机场群

抓住机遇,主动作为——这是长期以来,天津机场在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助力京津冀世界级机场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密钥”。

展望未来,天津机场的发展仍有无限可能,天津机场正持续找准方向,持之以恒,不断努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以及雄安新区建设的时代机遇中,天津机场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天津机场将积极践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坚守机场安全底线,建设平安机场;坚持可持续发展,将节能低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的理念贯穿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建设绿色机场;建立数据中心,搭建运行保障平台、服务平台、工作平台,前瞻应用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机场;坚守真情服务底线,提升旅客体验,巩固国内同层级服务标杆机场地位,建设人文机场。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意味着天津机场已经完全打牢承担区域枢纽机场、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功能的坚实基础。

站在2000万人次的新起点上,天津机场确立了自己全新的发展目标。

天津机场规划建设3号航站楼,延长东跑道,提高机场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发挥区域航空枢纽作用;天津市规划建设航空物流区,改善航空口岸通关环境,有效提高天津航空货运服务能力;规划引入其他城市轨道交通,不断提高天津机场地面交通辐射能力,着力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

在客运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天津机场全力实施航空物流发展战略,天津机场将逐步发展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目前,天津市正在规划建设7.5平方公里的航空物流区,设立大通关基地,改善航空口岸通关环境。未来,天津机场将着力建设“一带一路”核心航空货运枢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积极拓展航空快件枢纽功能,建成以天津机场为核心的京津冀航空快件集散中心。

天津机场还将进一步完善交通体系,打通客货集输通道。天津机场力图打造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客运枢纽,开通更多省际客运班线;增加京津冀航空货运班车,打造京津冀重要的物流通道,加快完善机场至京津冀地区的轨道和公路等交通体系。

在服务方面,天津机场将以提高城市候机楼行李服务、货运服务、卫星候机楼服务功能为基础,全力开辟客货多式联运大通道,不断创新空铁、空巴、空海联运服务;持续提升异地城市候机楼服务功能,建设标杆城市候机楼,发挥好异地城市候机楼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开放发展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向过去回首,四十年雄关漫道岁月如歌,与未来相约,天津机场正开启新的发展篇章。(《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芳芳、徐仲超)

责任编辑:wanglei 000
推荐新闻: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东航MU5198机组成功救助被毒蛇咬伤旅客
金鹏家庭会员同行可享额外积分奖励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程技术...
大庆萨尔图机场开展民航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七...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与...
江西民航消防专业培训圆满举行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应急演...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
郴州机场举办2025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延吉机场召开“航司乐·丝蜜达”服务品...
江西航空成功举办2025年度江西省“天工...
发力培育引入AI企业 东航滨江中心获“模...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