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刊登在4月13日《中国民航报》二版
5岁儿童一个人搭乘飞机,独自坐着轮椅抵离机场,双宝妈“一拖二”出行……面对这些“特殊”旅客,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保障流程再细化,提高科学高效的保障水平,无缝衔接,实行全程“一站式”服务,让旅客畅行无忧。
“特殊旅客服务召援电话025—968890”,这样的显示牌被放置在禄口机场T2航站楼出发、到达等旅客非常容易看到的区域。为方便特殊旅客出行,禄口机场专门出台《特殊旅客一站式服务规定》,实行首接责任制,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接待特殊旅客,提供最优先、最快捷、最有效的“三最”服务。航站楼值机区C31、C32为特殊旅客专用的爱心柜台,优先为老、弱、病、残、孕等需要帮助的旅客办理乘机手续。乘坐轮椅的旅客通过安检时也被“特殊”对待,轮椅可以无障碍通过安检门,拐杖通过X光机,旅客则坐在特设的沙发上,由工作人员进行手检。进入隔离区后,一份清楚记录旅客姓名、航班号、目的地、座位号、托运行李、手提行李等出行信息的通知单会由各流程工作人员认真填写、反复核对、准确交接,直到旅客顺利登机。当所乘飞机停靠远机位时,及时提供残疾人轮椅升降车,方便残疾旅客上下飞机。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出行需求,禄口机场更加注重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无障碍衔接换乘,完善服务细则和服务流程,并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服务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
在T2航站楼内,活跃着一批身着绿色马甲的“无忧畅行”工作人员,他们随时为老人、儿童等特殊旅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寒暑假期间,年龄在5~12周岁的无成人陪伴、单独乘机的“无成人陪伴儿童”数量大幅增加,工作人员不仅作为“爱心妈妈”全程陪伴,负责安检、候机、登机等流程,儿童旅客可以在玩具、书籍丰富的“无成人陪伴儿童”休息区内阅读、玩耍,禄口机场还特别推出“微信瞬间”服务,在问讯处、登机口、舱门口拍照,通过微信实时向送行家属报告候机动态。
在禄口机场T2航站楼内,位于女洗手间旁边的31个母婴室门口有颜色鲜亮的文字和卡通图案标识,通过自动感应门进入后,可以从里面上锁,给妈妈提供一个安全、隐蔽的空间。母婴室内有洗手池、工作台、座椅、抽纸、插座,还有给婴儿换尿布的操作台。操作台分两种,一种方便小宝宝躺,另一种方便大宝宝坐。据介绍,禄口机场母婴室的覆盖密度在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中处于领先位置,对照《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推荐标准》要求,提档升级正在持续进行中。(《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吕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