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吴秀山 报道: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认定名单。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罗玉梅教授负责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教师团队”成功入选,成为民航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

该团队由25名骨干教师组成,于2023年8月经遴选入围创建示范活动名单。团队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深耕飞机维修职业教育领域,聚焦交通强国战略,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为民航事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以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上海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团队构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四平台、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升级实训条件、深化国际合作,推进专业群建设。在专业群中,团队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教学内容与产业前沿技术融合、教学评价与职业标准融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实施“学历教育”与“航空器维修执照”相融合的“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累计培养2000余名民航一线技术人才。其中,多名毕业生参与C919、C909等国产民机的制造与运维工作。

(本文图片均由上海民航职院提供)
聚焦智慧民航数字化转型战略,团队瞄准国产大飞机“卡脖子”技术攻关与维修保障体系智能化升级需求,以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化飞机维修、复合材料维修等领域为主攻方向,构建“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创建示范期内,团队成员累计承担民航局和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9项,获批“上海市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和“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各1个,发表Ei检索论文2篇、中文期刊论文18篇。
团队还锚定产业链需求侧改革,构建“行业标准导入-企业真岗实训-定向人才反哺”三维协同育人体系,打造“校企双元、岗课共生”的民航特有专业人才定制化培养闭环,将飞机维修专业群“订单班”合作拓展至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培养的专业群学生入选“订单班”规模年均超200人。此外,其探索构建“课程+项目+竞赛+创业”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坚持以赛促教、以创育才。创建示范期内,团队教师指导学生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4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1项,建成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上海集训基地,有效推动工匠精神传承。
自创建示范以来,团队教师快速成长:1人入选教育部“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工程,1人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人才项目,1个上海市名师工作室和1个学院名师工作室获批成立,6人获得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团队获批上海市职业教育示范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上海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并在上海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竞赛、民航直属院校首届民航专业教师岗位技能大赛等多项教学竞赛中获奖。(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