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吴秀山报道: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上海民航职院乘务学院教师吴江华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在为期一年半的时间里,她走进春秋航空,完成一场从三尺讲台到万米高空的非凡实践,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生动样本。
校企协同:师生同堂共学 夯实专业根基
2024年2月,民航乘务学院与春秋航空合作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吴江华不仅是项目负责人和2023级学徒制班级的“学校导师”,还多了一个新身份——春秋航空培训中心学员。她与学生们一同坐在培训中心的教室里,开启了客舱乘务员初始新雇员地面理论培训的征程。
在长达六个多月、近400个课时的集训中,她们一同深入学习民航规章、机型设备、高空飞行理论、安全规则等专业内容,参与医疗救护、应急撤离、灭火训练、水上训练、客舱服务等高强度实操训练。每日6-8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她先以“学员”身份消化吸收,再以“导师”角色带领学生复习巩固。最终,师生团队共同通过了30余项严格考核,成功获得“客舱乘务员初始新雇员地面训练培训合格证”。
一线带飞:跨越多重考验 淬炼“实战”真功夫
地面培训仅是第一步。为了进一步贴近实战,吴江华相继通过空勤登机证申办、入队考试、培训等多重关卡,终于进入带飞阶段。她被编入客舱服务部飞行班组,以“乘务学员”身份真正走上航班生产一线。
从航前协同到航后讲评,从客舱安全检查到服务程序执行,她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反复确认每个操作细节,立志成为“最有温度的乘务员”。期间,她数次与学徒制班级的学生同机飞行,书写了师生并肩蓝天、共同成长的佳话。在限定时间内,她累计完成20个航段、50多个小时的飞行任务,展现出优秀的职业素养与实操能力。

带教师傅(春秋航空客舱服务部质量标准处经理钱晓玲)培训讲解
双线并行:教学相长 知行合一结硕果
不飞行的时间,吴江华仍步履不停:既要完成校方教学科研工作,又需深入企业参与业务学习、各类培训和项目开发研讨等,持续追踪行业最新标准与动态。“讲台”与“客舱”双线作战,压力巨大却也成为成长的催化剂。最终,她以92分的优异成绩通过放单考核,成功取得“客舱乘务员训练合格证”,正式成为一名具备客舱服务资质的乘务员。

第一次飞航班的航前准备会

与学徒制班级学生一起执行航班任务时合影
这场从教育者到职业人的深度体验,不仅是一次角色破壁,更是一场对“知行合一”职教理念的身体力行。吴江华以“空杯心态”重回课堂,将企业最新实践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极大促进了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与资源共享,为推动民航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她坦言,“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段成长历程,让她对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扎实的职业能力有了颠覆性认知,更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