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大凉山,寒风刺骨。在凉山州越西县瓦曲觉村会议室,正举办一场温暖的考学奖励金发放仪式,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的关怀,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不再寒冷。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脱贫攻坚的砥砺奋进,到乡村振兴的勇毅前行,中飞院这所培养了中国民航70%飞行员、80%机长的蓝天大学,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在实现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奋力书写时代华章。
忠诚担当,践行红色大学初心使命
中飞院脱胎于人民军队,是一所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由毛泽东主席任命军政领导,传承了人民军队“红色基因”的政治大学,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
当党中央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时,中飞院党委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多次召开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第一时间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前往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策勒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充分展现了红色大学的政治担当。
“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认真开展好乡村振兴工作。”中飞院党委书记李汉成要求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持冲锋在前、挺膺担当,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中飞院力量。
2021至2024年,中飞院党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乡村振兴工作汇报并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不少于3次,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到越西县调研指导工作不少于6次,组织师生员工深入越西县开展帮扶工作超过150人次。
“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正确认识乡村振兴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思考工作的切入点、落脚点。”作为分管领导,中飞院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维正时常教育驻村干部要强化政治担当,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做到精准发力。
截至目前,中飞院先后选派14名优秀党员干部参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虽然他们来自学校不同的部门、单位,却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的承诺,“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真情关心每一个家庭,助力帮扶地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固本强基,强化党建帮扶思想引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飞院党委始终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学校基层党支部与帮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指导帮扶村党支部强化理论武装,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切实建强村党组织,引领强村富民、乡村治理、为民服务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9月,中飞院乡村振兴工作分管领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为学校驻村工作队和帮扶村党员干部讲党课,指导帮扶村结合新质生产力创新质优的生态特征,扭住创新“牛鼻子”,厚植发展“绿底色”,下好改革“先手棋”,打造人才“强引擎”。
“对党的理论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奋斗的方向。”瓦曲觉村党支部书记甘瓦沙说。
为切实提升帮扶村党务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中飞院党委主动邀请帮扶村党务工作者和村组干部参加学校2024年基层党务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并先后选派4名思政领域教授、民航行业专家前往越西县为当地中青年干部授课。
“中飞院的专家教授理论水平高、授课内容针对性强,有利于提升我们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越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甫说。
有的放矢,聚焦教育帮扶优势发挥
作为国家全过程培养民航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中飞院培养人才范围覆盖民航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与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飞院党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发挥民航高校教育优势,聚焦教育帮扶,深化考助学金、研学活动、民航科普等帮扶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各项帮扶工作要更加‘准、精、细、实’,尤其是教育帮扶,要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中飞院党委主要领导强调,要完善学校帮扶工作计划,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各项帮扶措施精准落地。
2024年,中飞院共组织实施交流研学、民航科普、爱心捐赠等教育帮扶项目9个。其中,交流研学项目投入资金35万元,组织帮扶地师生来学校参观飞行训练、体验模拟飞行;民航科普项目组织青年师生分三批次走进越西,为帮扶地中小学生讲授民航知识;爱心捐赠项目共捐赠图书500余册,各类体育器材100余件。
“第一次近距离观看飞机起降并亲身体验模拟飞行,这种驾驶飞机翱翔云端的感觉真是太棒了!”孩子们渴望以后能够开上真飞机,在祖国的蓝天上展翅翱翔。
针对定点帮扶村的孩子,中飞院党委专门设立了考学金奖励制度,根据学生所考取学校的学历层次不同,分别给与中专、大专、本科新生每人500元、1000元、2000元的现金奖励。2024年,帮扶村共有54名孩子获得考学金奖励,合计金额59500元。
多措并举,推动消费帮扶路径创新
在做好党建帮扶、教育帮扶的同时,中飞院党委积极思考、主动作为,深入探索消费帮扶新路径、新举措,努力推动消费帮扶创新升级,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2024年,中飞院领导带队深入越西县相关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并结合学校教学训练中心工作和师生日常生活需要,现场签订消费帮扶协议2份,合计帮扶金额55万元。
中飞院及所属8家财务独立核算单位,通过“832平台”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推动消费帮扶落地落实。同时,以“消费帮扶金秋行动”为契机,举办“特色农产品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2024年,学校在越西县消费帮扶金额超过100万元。
“与奶茶相比,苦荞茶更健康,也更实惠。”对于习惯了喝奶茶的青年大学生来说,苦荞茶不仅让他们多了一种消费选择,也减轻了经济压力。
中飞院工会也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采购越西县农副产品作为教职工中秋、春节等节日慰问品。2024年,学校工会和各级分工会集中采购越西县农副产品50余万元。
凝心聚力,汇聚乡村振兴青春力量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中飞院团委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于2022年成立“志在蓝天,爱在越西”社会实践品牌项目,组织青年大学生深入越西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青年大学生对社情民意的了解,锤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年来,中飞院团委共组织208名大学生、25名指导老师开展科教帮扶等惠民实事9项,提出务实建议32条,撰写调研报告3份。“志在蓝天,爱在越西”社会实践项目也获评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2023年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全国示范性团队,连续三年获评四川省重点团队,累计被四川日报、中青校园“三下乡”专栏等多家官方媒体新闻宣传30余篇。
“对祖国大好河山更加热爱,更加坚定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参加社会实践的青年师生表示,愿意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中飞院团委还主动克服工作任务重、人员配置少的困难,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选派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专职团干部到越西县参加驻村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飞院与帮扶地携手共进、风雨同舟,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奋力书写时代华章。(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士刚、张浩)(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