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高星照 报道:11月3日,郑州机场今年货运量累计达82.52万吨,提前58天突破去年全年货运量,同比增长24.76%。这一里程碑式成果的背后,是河南空管分局自代管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北货运区机坪运行以来,以精准施策、创新赋能、协同联动交出的优质答卷,为郑州机场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注入强劲空管动力。
精准调度提效能,破解高密度运行难题
面对单日超百架次货机的保障压力,河南空管分局充分发挥代管优势,激活前期创新形成的灵活跑道使用机制,优先保障北货运区货机使用北跑道起降与滑行,大幅减少穿越跑道次数,单架次货机地面滑行时间平均缩短10-12分钟。优化航班放行排序算法,结合大数据分析动态调整调度方案,强化与机场货运、地勤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实现“起飞-滑行-装卸-离场”全流程高效衔接,确保高密度运行下调度不脱节、保障不缺位。
立体防控筑安全,筑牢全天候运行屏障
分局以“安全零事故”为底线,升级全景视频监控系统与电子进程单功能,实时掌控机坪运行态势,实现风险动态预警。管制员通过前期强化的英语指挥与特情处置培训,从容应对高密度航班下的各类运行场景。联合机场公司严格执行跑道侵入风险管控程序,标准化通话指令降低沟通成本,同步做好特殊天气应对预案,为超4300吨货物的安全、快速转运筑牢“人防+技防”双重防线。
协同联动聚合力,畅通全链条保障通道
深化与机场集团、航司等单位的协同机制,各方围绕航空器地面运行程序,提出特情处置的原则、就近机位移交原则等,敲定北货运区综合养护方案,共同研究制定向北区运行的移交程序及推荐路线、除冰雪保障车辆穿跑道程序。建立严格的跑道侵入风险管控程序,明确穿越跑道原则,加强指令规范,减少机组沟通负荷,降低跑道侵入风险。通过模拟、真机测试对北货运区进行了应急、反恐等特殊事件的处置演练,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创新驱动谋长远,赋能枢纽高质量发展
分局持续深化空管服务创新,积极探索创新空管服务模式,引入大数据分析优化航班调度,提高跑道利用率。积极应用自研系统辅助施工管理与夜间运行,更新飞行区施工地图化管理系统,确保施工安全。加强智能监控系统应用,验证运行助航设施智能告警系统,实现航空器运行精准监测,保障夜间运行。自研语音识别系统,主动识别机组通话意图并结合运行场景提供态势告警,提醒管制员关注机组的异常操作,增强针对性安全防护。推广自研语音识别系统与运行助航设施智能告警系统,提升安全预判与管控能力。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聚焦高密度货机运行调度、智能监控等关键领域攻关,持续优化代管区域运行程序。
未来,河南空管分局将继续锚定郑州机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目标,以更智能的调度、更坚实的保障、更高效的协同,助力地方航空经济持续领跑,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落地贡献更多空管力量。(编辑:张薇,校对:李季威,审核:韩磊)